张莉萍
一天,孩子们告诉我在种植区发现萝卜叶子上出现了一些小洞,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引发孩子探究的教育契机。于是我请孩子们猜测小洞的由来,他们各有各的理由。“这些小洞可能是被风吹出来的。”“我觉得是小朋友用手扯出来的。”“我知道是被虫子咬出来的。”从孩子们的回答来看,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清楚小洞是怎么来的。于是,我对活动可能发展的主线作了如下预设:了解萝卜叶子上出现小洞的原因—讨论除虫的方法—运用适宜的方法除虫。
沿着预设的路径,孩子们通过细致观察、与父母一起查找资料等方法了解到萝卜叶子上的小洞是毛毛虫咬出来的,并分享了自己想到的除虫办法。乐乐说:“可以把毛毛虫从叶子上抓下来踩死,再扔到垃圾桶。”豆豆说:“在萝卜叶子上喷点农药,毛毛虫就会死。”奎奎说:“用灭蚊器把毛毛虫电死。”加加说:“毛毛虫也是有生命的,可以把毛毛虫移到有野草的地方,这样它们就去吃野草,不去吃萝卜叶子了。”
加加的意思是,只要毛毛虫不吃萝卜叶子去吃野草,我们就应该给它生存的机会。于是,我就跟孩子们一起讨论起“要不要杀死毛毛虫”的话题。这次除了加加外,很多孩子也表示不想杀死毛毛虫:“把毛毛虫饲养起来,它会变蝴蝶,蝴蝶很可爱的,我很想看毛毛虫怎么变成美丽的蝴蝶。”“毛毛虫死了很可怜。”“虫子也是有生命的,只要不吃我们的菜,就不用杀死它,给它吃野草,毛毛虫就会变蝴蝶。”
对此,我很矛盾:如果支持孩子饲养毛毛虫,是否等于告诉孩子们要保护害虫?会不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观念?如果否定孩子饲养毛毛虫的想法,支持孩子杀死毛毛虫,会不会无形中在孩子心中埋下残忍、冷酷的种子?最后,我决定求教于学前教育及昆虫学方面的专业人员,他们都认为饲养毛毛虫对孩子不会造成伤害,可以支持孩子饲养,满足孩子的探究需要,帮助孩子实现美好的心愿。专家的意见坚定了我原先的想法。
就这样,在我们班级的自然角里饲养了毛毛虫。孩子们用干净的瓶子和纱布给毛毛虫准备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家,每天给毛毛虫吃新鲜的菜叶,持续观察毛毛虫的生长变化过程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在饲养毛毛虫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毛毛虫的情感和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例如,一开始,有些孩子害怕毛毛虫,后来却觉得毛毛虫特别可爱。孩子们经常边观察边讨论:“你们看那只毛毛虫在拉粑粑。”“毛毛虫拉的粑粑是绿色的。”“那只毛毛虫肉乎乎的,爬起来好可爱。”……与毛毛虫相处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更加关心毛毛虫的需要了,比如饿了吗,渴了吗?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毛毛虫吃好、睡好,过得舒服?毛毛虫在茧里也要吃东西吗?毛毛虫最后是怎么从茧里出来的?蝴蝶破茧而出时会流血、会疼吗?把蝴蝶放飞到什么地方,它才有东西吃?
最终,孩子们见证了毛毛虫的生命历程,为毛毛虫破茧成蝶而欢欣。当我看到破繭而出的蝴蝶被孩子们放飞,它们在花丛中抖动着翅膀飞翔时,我庆幸自己及时调整了预设方案,帮助孩子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和理解别的生命的存在,表达对生命最纯真的爱。而这正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