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形势下高中古诗词鉴赏的有效教学策略

2018-06-11 11:39王艳艳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策略

王艳艳

【摘 要】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是渗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古诗词鉴赏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难点,如果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促进古诗词鉴赏教学的作用发挥。基于当前高汇总古诗词鉴赏教学水平,我们还是需要继续深化教学研究,因此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对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有效策略展开分析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古诗词鉴赏 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强调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性,既是课改要求也是文化传承的客观需要。但是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没有得到重视,当然鉴赏教学质量也不高,这对高中生的文化底蕴强化、审美鉴赏能力提升不具积极影响。据此,本文对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所作出的探究,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的习惯

古诗词朗读教学是鉴赏教学中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读者的情感宣泄。在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词,则更利于学生情感体验,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比如在对《蜀道难》进行教学时,整首诗虽篇幅不长,但作者通过山川之险隐喻蜀道之难,让人能够产生荡气回肠之感。另外该诗还表现出作者浪漫主义精神以及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因此,学生在对这首诗进行朗诵时只有融入丰富感情才能对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更好感受到,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因此教师就可以将朗读教学融入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为古诗词鉴赏奠定基础。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这就要求教師可以转变灌输式教学模式,建立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将翻转课堂构建理念应用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师生关系的合理化。例如在讲解《短歌行》之前,教师可收集相关影视作品的片段、名家朗读,做成导学案。导学案中除了对诗歌本身进行鉴赏,还对曹操揽才、惜才的一些典故进行介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课前收集的关于曹操的一些典故进行分享,这样的翻转课堂模式较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效果也相当好。可见,转变教师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给古诗鉴赏的有效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法

将多媒体教学方法应用在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和生动化特征凸显,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途径之一。比如,在鉴赏古诗《望海潮》时,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绵延无边的江河,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等图片,让学生沉浸在美景之中,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杭州山水的美景以及人民和平安定的欢乐生活。在鉴赏《雨霖铃》时,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雨后初霁,折柳相送的画面,并且配以长亭送别的柔美音乐,让学生感受到送别时的不舍与凄凉。多媒体教学法能够更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直接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而为古诗的鉴赏创设一定的情境,更加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四、应用归类比较法

归类比较法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并对类似的知识进行比较,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古诗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古诗鉴赏的学习效率。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录的诗歌类别主要有送别诗、咏史诗以及一些闺怨诗。我们可以根据各种题材的诗歌做个归类讲解,然后再让学生具体学习,把同类题材的诗进行归类、分析、鉴赏,总结出诗人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用的手法,是借景抒情还是借物抒情。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寻找共同性和差异性,可以更好地提高古诗鉴赏水平。

五、应用情感体验法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传统的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其观念不能转变,喜欢直接讲解翻译。可是由于学生社会生活阅历浅,对人生的思考不深入。因此,在阅读诗歌的时候,习惯于完成指令性的任务,缺乏审美能力的培养。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以及在古诗词中的一些零散的信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进行整合。如学习苏轼的《定风波》时,先做到知人论世,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总结出苏轼的生活情况。然后让学生在课前分小组进行探讨,讨论苏轼写作此词时是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其情感是如何体现在诗词中的,并找出同一阶段的苏轼的其他诗词,进行对比阅读。然后再布置课后小组作业:若你是苏轼,此时会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采用这种代入式的情感体验阅读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习惯,也更适合新课标的要求。

综上,新课改影响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性逐渐突出,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本研究认为强化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意义十分重大。但是纵观当前的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质量,我们还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教学策略,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所以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改变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丰富教学手段,同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共同构建一个高效的古诗鉴赏课堂。

参考文献

[1]黄晓娉.诗词养目,鉴赏沁心——探究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2(23):214-215.

[2]罗志才.知人论世下的“文本细读”——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教学方法初探[J].广西教育,2015,10(02):109-110.

[3]徐乃罗.畅想思维解读意象——高中语文诗词中的意象教学[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12(08):352-353.

[4]彭丽娜.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J].才智,2015,22(18):321-322.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