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交
【摘 要】[原题回放]2018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目如下: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习技艺,修品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方式的“充电”。习近平主席就曾经提出一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电一次的时代已经结束,只有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充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关键词】中考作文 评析 阅读
2018年中考作文题是:《充电》,延续2017年中考命题形式,采用了“标题+要求”的命题作文形式。作文提示语简约,内容涵盖范围广,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的写作空间。作文创设情境,引发思考,鼓励尝试不同方式的“充电”,创造积极而有意义的人生,充满正能量。材料来自习总书记提到的关于学习“蓄电池理论”,即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材料选材价值取向正确,文质兼美,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了育人功能,既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又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第一,细审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一步。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重点一是审请标题的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二是揣摩标题与主旨的关系,三是揣摩标题与人物的关系,标题是否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與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等。“充电”的本义及比喻义。“充电”原意是把直流电源接到蓄电池的两极上、使蓄电池获得放电能力。也泛指用其他方式补充电能。这里是比喻义,指通过学习补充知识、提高技能等:为适应新的形势、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可以说,命题者让我们捕捉中学生生活中的正能量——学习,话题指向明确,中心内容谈“学习”。可以从为自己充电这一方面来写,不仅仅局限于读书,还可以从学习技能、旅行经历、品德修养、完善自我等角度切入;也可以从他人为我充电这一方面来写,选取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等角度,去展现他人的关爱给予自己的精神鼓励。还可以叙写他人的事例带给自己的感悟启示,最后在结尾处最好有点题的总结和议论,进行升华,去体现素材与题目之间的联系,这样文章才有深度。
第二,抓关键。要注意材料中限制性的关键词一是“不间断” “ 持续” “ 充电”。一定要把这些关键词抓住并运用好。“充电”的言外之意就是学习,我们就会想到从“向自己学习”、“向别人学习” “向生活学习”等方面。“不间断” “持续”,告诉我们学习要有一个过程,要写出学习的过程。比如可以记叙“我”或别人善于认真学习、勤奋积累新知识、克服许多困难,从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感人故事。“充电”是一个动词,是动作过程,文章想要完整,必然也要写出“变化过程”,比如写我“没电”了感受到苦恼,我经历了什么给自己充了电,我充到电有能量了,将这三个部分扩充,就是完整篇章了。这样的思路可以让你写起来顺手,出文清晰。关键词二是“技艺”,包含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是体音美的特长,也可以是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技能。“习”就是形成人的基本,是为提高素养而“充电”。关键词三是“品行”,即待人接物方面的日常礼仪修养,“修”的过程就是充电。比如写在志愿服务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表达充电对自己未来人生的作用。关键词中的“不间断”、“持续”、“充电”及“释放能量”,还可以写出在叙述过程中展现人生不同阶段或者不同领域的提升,并且写出充电的收获、意义。
第三,巧构思。构思,又称“布局”。是写作活动和应用写作活动中承前启后的一个环节,对写作成果水平的高低有着重要作用。在孕育和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是在作者想象中形成的、贯穿着一定思想的关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总观念。
写记叙文,一是让我感到学习的快乐或者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来立意,重点写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精神层面的提升。还可以写自己阅读的书籍所带来的感受。可以具体到科学、化学、人文、或者对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等等方面,避免不知从何切入的难题。比如在语文课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诗情画意;数学课的学习训练了我心思缜密;英语课的学习让我领略了西方世界的风情;历史课的学习让我通晓古今;政治课的学习让我足不出户也可知天下事……,这些都让我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二写写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比如可以写自己学习上遇到困难,通过自己的勤奋,取得了学习上的进步,告诉人们“勤能补拙”的道理,明白后天学习努力的重要性。比如写自己按时温习学过的知识,从中认识到以前还有更多的知识没有掌握,让你更加努力,从而明白了“温故而知新”的道理。或者写出一定的思辨性,对学习的态度原来是怎样,通过补充学习,学习的认识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而告诉大家,学习对提高自己的重要性。三是议论文可以围绕“活到老学到老” “坚持终身学习” “为断充电,勇于担当”“做新时代故事的主讲人”等观点来立意。还可以写出充电的深层含义,为何充电,以及如何充电等。比如写终身学习的观点,可以从什么是终身学习、为什么要终身学习、如何终身学习的角度来写。作文题旨在强调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态,保持探索探索精神,进行知识结构的更新,应对时代的进步。还可以运用正反论证的方法,如写从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到张大千先生“拜天地为师”的广博积累,从齐白石先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开拓创新到梅兰芳先生每天看飞鸟、观金鱼的勤奋学戏……正面事例丰富多彩,同时,也可列举反面事例加以佐证,伤仲永不注重后天学习“泯然众人矣”就是很好的反面事例。
总之,细审题是第一步,抓关键是重点,巧构思是难点。中考作文考量了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力。如果选材新颖、立意高远,感悟深刻,甚至在谋篇布局上有独到之处,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唐仕伦.把握寓意 深入骨髓——2013年江苏盐城市中考作文试题及满分作文评析[J].语文知识,2014(0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