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茜
【摘 要】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身为语文教师,我会经常与孩子们品词析句、抒发情怀,更多的与语言文字打交道。当我走进综合课程时,欣喜地发现这门学科的内容是那么地丰富多彩,它深深地吸引着我、引领着我……
【关键词】实践 引领 多彩
一、研究背景
演员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常常会深入到各阶层的生活中观察、体验、学习,以充实自己的表演创作。正因为如此,观众才能在荧幕和舞台上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生活给予了演员无穷的创作灵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综合实践课程更是如此,研究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同于教科书,学生学习的概念十分狭窄。老师的备课也仅仅意味着事先将学科的静态知识体系分为一个个单元,并规定出完成各单元的时间。学生在课堂上仅仅与教材做了“蜻蜓点水”式的接触,课堂仍旧没有脱离陈旧的、浓厚的说教味。
二、研究过程
1.沮丧
为了上好这课,我认真研读了相关教材、资料。语文课上我可以带着孩子品读秋天的诗歌,记录秋天的文字,朗诵秋天的散文,搜集秋天的佳句。可是综合课上我究竟该如何呈现活动内容,如何让孩子在課堂上有所得呢?“秋天”总是给人无尽的美感,那层林尽染的山峦,金光闪闪的田野,一碧如洗的天空、硕果累累的果园……我想只有通过欣赏大量精美的图片,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认知,拉近秋天与学生的距离。让孩子阅读展示的温度图表,讨论秋天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
课堂上孩子们对答如流,一幅幅精美的图片焕发了他们积累的所有好词佳句,秋天在他们的口中是那么令人心驰神往。课前预设的内容孩子们也都一一达到。可我的心里却一直在打鼓:我究竟上得是什么课?语文?综合?孩子们似乎好多时候都在进行看图说话,描述秋天的美。所有感受的内容也都是我给予图片等资料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的思维被局限了,回答的内容也拘泥于一个层面,综合课的活动性在哪儿?我全然没有了之前的兴致勃勃,陷入了沮丧和迷惘。
2.沉浸
听课老师与我进行了交流,他们觉得我的课堂上语言很优美,过程很流畅,但却忽视了孩子的真实生活,没有将孩子置身于活动过程中。这突然点醒了我,我的确考虑了孩子的生活现实,但那样的生活现实是我单方面呈现的。于是,我投入到了学习、研究中。
突然想到语文教育家李吉林老师的一番话:“学校的教学活动,应尽可能与儿童生活沟通,与应用相联系。学生的良好品德习惯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可以使有目的的教学行为,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得到实现。”教育也应该是相通的吧!
找来课标,细细研读:从课标的表述中,不难发现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定位就是“儿童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
3.欣喜
于是我将儿童真实的生活引入课堂,使课堂与生活有机融为一体,将学生的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家庭、自然界、超市、课本等一切生活领域,这样就在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一座相互贯通的桥梁。课前我让孩子们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去找寻秋天的身影,如果愿意还可以用写、画、拍的方式。课堂上分享展示的时候,孩子们跃跃欲试,各抒己见。
孩子们说:
“秋天来了,爷爷奶奶的经常腰酸背痛。”
“秋天来了,我家的宠物狗换毛了。”
“秋姑娘在阿姨的脖子上,阿姨围上了丝巾。”
“秋天到了,商场里的衣服开始换季了。”
“妈妈早上上学会关照我不要乱脱衣服,防止感冒。”
“我们语文课上还进行了秋天诗歌朗诵会呢。”
“稻田里一片金黄,玉米也成熟了。”
“我的鼻子特别容易出血,妈妈说因为秋天天气干燥。”
“对的,我的嘴唇也是,都起皮了。”
孩子们各个细微地方入手,从多种感官所感知的现象中,极力搜寻秋姑娘光临的足迹。学生的发言精彩迭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课前我布置孩子们记录了一周的天气情况,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积累了生活经验,很自然就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出了“早晚温差大,要学会照顾自己,不要乱脱衣服”等。
孩子们课堂上的表现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这就是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课堂上探究的过程让每个经历过的人都感畅快,即便偶有表述、认识错误也没有关系。孩子生活的参与就是课堂最精彩、最实效的。
三、经验提升
1.引入孩子的真实生活
作为综合老师,要有“生活即教育”的观念,时刻关注“儿童的生活”。让孩子以亲历的生活为基础展开观察与积累。适当地进行一些课前观察的准备,引入孩子最最真实、鲜活的生活。这是课堂交流和对话的基础,没有观察形成的经验和经历,课堂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丰富的感受。
2.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
课程教学应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整合;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学习中,充分调动和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3.活动提升儿童生活经验
课堂上运用形式多样、具有创意的活动提升儿童的生活经验。课程基于儿童的生活而展开,但必须要高于儿童的生活。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都说“教育是遗憾的艺术”,相信在解读这一个又一个遗憾中,我的成长脚步会迈得更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