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问题成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8-06-11 08:33宋泽忠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宋泽忠

【摘 要】高中数学具有典型的专业性、逻辑性特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性,需要学生投入足够的精力,融入足够的热情,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进行学习。但是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也是很容易产生乏累感的,所以教师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设计不同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发与精心的引导,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感悟,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鲜明的意义。

【关键词】问题设计策略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常态,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成为广大教师的一致追求。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教师从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方面进行了切实的转变,从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创新,从课堂教学的模式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进,从学生的学习活动内容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对问题进行巧妙的设计,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升。

一、于教学内容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处设置问题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之前都会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的设置,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的编排,对教学的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对课堂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及难点进行充分的渗透,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有一个更加透彻的理解与把握,保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教学的重点内容予以明确与突出,把教学难点内容让学生得到精准的把握与深度的理解。也只有实现了这一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得到了突出,難点得到了突破,学生理解透彻了,教学的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当然更是如此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任务为根本目标,围绕着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展开问题的设计,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保证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例如在《函数单调性》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就这样设计了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函数图像是一种把数字与图形进行融合的形式,那么如果我们从数字的角度出发,函数的自变量的变化对于函数值的变化来说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那么从图形的角度出发,增减函数会在图形中出现怎样的表现呢?假如我们已经知道了函数的单调性,那么我们能不能从函数值大小的变化进而推导出自变量的变化规律呢?”提出了问题之后,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以自主探究为基础,和其他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就理解了函数的单调性的具体的含义,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环节当中巧妙设置问题,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二、于教学内容的新旧知识衔接过渡处设置问题

数学是一门前后衔接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对旧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理解和新的感悟,新知识的学习也就完成了,同时这样的学习过程也是最有效的、最有意义的。但是也正是这个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也就成为学习的关键节点。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进行平稳的过渡,保证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进行了融会贯通,自然教学效果就会很理想了;反之,亦然。例如在学习《函数的概念》一部分内容时,因为高中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函数的基本意义与图形的基本结构了,因此在高中再次学习函数,其实就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与细化,所以教师可以完美结合原有的知识设计问题,促进学生的由此及彼、推陈出新。教师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就曾经学习过函数了,你们能说出函数的定义吗?那么我们在初中阶段又学习过哪些函数呢?”学生会回答出有两个变量x、y,x在某一个范围之内取值,x的每一个值y都会有一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我们就把y称作是x的函数,其中的x就叫做自变量。之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按照我们中学的标准来衡量的话,y=1算不算一个函数呢?y=x和y= x^2/x是一个函数吗?”学生瞬间迷茫了——对呀,y=1当中连自变量都不包含,又怎么会是一个函数呢?y= x^2/x如果进行约分,可以得到y=x,但是实际上真是这样的吗?一系列的疑问涌上了心头。学贵有疑,学生产生了知识上的疑问,才会具有学习的动力,因此学生才会在问题的激励下开展更加深入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更有保障了。

三、于教学内容的发散创新环节节点处设置问题

高中生具有较为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样具有较为积极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逐渐受到束缚,越来越变得循规蹈矩起来,思维形成了一种定式,发散创新能力逐渐受到制约,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引导,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的节点上设置问题,保证学生发散能力的持续提升。例如在学习概率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组织学生对双色球的玩法进行了探究:假如某期彩票一等奖的奖金已经累积达到了2500万元了,那么花上2元钱购买一注彩票就能够中得大奖的概率是多少?那么假如我们筹集资金,把本期所有的数字的组合都买下来,那样能不能获得很大的收益呢?你能用我们学习的概率方面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吗?学生们纷纷开展了讨论,有的经过计算说本次彩票的数字组合一共有8347680组,所以购买一张彩票就中奖的概率极小,但是如果筹集到16695360元把所有的组合全部买下,就可以收益了;有的说那样把所有的奖金加起来,都不足购买的本金,肯定要亏掉1100万左右。学生们的讨论非常激烈,因为教师的问题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运转与发散,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结束语: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首先对整体的知识架构进行全面的把握,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巧妙的问题设计,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指导、点拨、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的顺利开展,成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廷聪.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206-207.

[2]张丕信.基于提问设计探究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8):152-152.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