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几点浅析

2018-06-11 11:17罗明超黄桂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课堂教学教育

罗明超 黄桂

[摘           要]  教学本身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对教师而言,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启迪引导学生的前提,教师拥有高尚的人格情操是关爱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从课堂教学准确把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106-02

上好课是教师的本分。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主战场,课堂教学则是教师的主阵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步在课堂教学中生根发芽。教师要关爱学生、爱岗敬业、注重学习、最终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名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

一、对教师的期待

教师的本意是启蒙学生的思想,传授学习方法,教会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告诉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教会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博爱、慈悲的种子植于学生的内心。而教学则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品德的潜移默化,文化的传承,学习方法共享,心灵的碰撞的桥梁。

(一)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启迪引导学生的前提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教师的知识储备正如俗语说“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为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等一点也不为过。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更要能够启启迪引导学生,在点上要精深,在面上要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用来完成承担的教学任务;广博的支撑知识是用来育人。而广博的支撑知识包括人文、心理学、教育学等。

如何引导,就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发现学生的缺点并引导学生改正。

(二)拥有高尚的人格情操的老师是关爱和尊重学生的基础

教师的行为举止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要做好这个榜样作用,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另外,我们要知道,成就学生,不仅仅需要渊博的知识,还需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也要求有教学组织能力。教师要做到甘于奉献,潜心教书,品德育人,努力做让学生和国家都满意的教师”,要有“淡泊名利”的心,践行终身学习的思想。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传递关爱。要把关爱和尊重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有“亲其师而信其道”。

另外,知识渊博、人格情操高尚是教师的必修课,然而想要做好一名优秀的教师,终身学习也很重要。

二、课堂教学准确把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

(一)营造关爱和阳光的学习氛围

如何做到关爱和尊重学生呢?应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营造出充满阳光和温暖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当教师用微笑的面庞为学生授课,用信任的目光看着每一位学生,用激励的言语鼓励学生,用竞争的激烈引导学生。这样,教师把关爱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充满阳光和关爱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也让教学氛围也显得宽松和谐。而这也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理念”的体现。

教师带着像爱自己孩子一样去喜爱学生的心态走进教室。懂得爱与尊重学生的教师,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喜爱与信任。因为你的关爱和尊重会让学生记忆深刻。这样,可以和学生之间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感到轻松愉快。传承知识的同时更传承实现课堂教学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的培养的升华,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如何关爱学生,对学生的关爱就是用爱与阳光去引导学生学习和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能感受教师的爱,这样就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学生也会热爱知识,将对知识的追求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热爱学习。

(二)找准兴趣点,培养“爱学真学”意识

如何实现做到让学生“爱学真学”。如同“人体某处痒了就要挠痒一样”,教师的任务是告诉学生痒处在哪,学生的任务是去挠一下。从兴趣入手,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现实生活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找到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的课堂思考题,并创设与之相关的意境或悬念,这就是找“痒处”。学生的年龄正是思考的全盛时期,学生要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学会在思考中寻找答案,这样学生才会热爱学习,才会真正去学习。改变了传统教育中“要我学”“逼我学”,转变为积极主动“我要学”。这就是学生要“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想象力就是知识的源头。如同人体某处痒了就要挠痒一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必须满足学生的感性形象和理性知识。学生脑子里储存的形象越多越容易引发想象,丰富的知识也是产生想象和兴趣重要推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经常找一些有想象话题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找到学生的“痒处”,另外鼓励学生要敢于异想天开。做到新奇和扣人心弦,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望。

“痒处”与“挠”的问题解决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重在点拨,即主导,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用好导学、导读、导练等“授渔”功夫,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强化“会学、学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教法必须为学生的“会学、学会”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关键。学会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海无涯,面对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以学生为主体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至关重要。

1.勤实践,变知识为能力

个人的能力如何来?自主大量的学习是基础,独立的思考是过程,更重要的是个人勤实践。做到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认识复杂问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来检验,把知识内化为能力。

2.会精简,由“厚”到“薄”

学生要从一本书把其最核心的部分找到。功夫下到家,就能达到“大道至简”的境界,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越读越薄了,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认识将会越来越深刻。

3.善总结,变经验为智慧

善总结就是通过实践把得来的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从中发现带规律性的东西,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够举一反三,把经验变为智慧。善于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也是深入学习的必备功课。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把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挖掘出来、创造出来,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效果。

(四)鼓励质疑,养成独立思考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发表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修课。学生对某一个问题存在疑问,才会有探索心理,这就需要学生有耐心,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学习的关键,换句话说,独立思考是你走向成熟的标志。

教师要正确认识“讲”“学”和“练”的关系。一是学生掌握的知識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学”来的;二是学生的能力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正如武功秘籍中“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一是要多问。学生若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学,遇到不会的问题不知道像老师请教,那么学生思维就会形成定势,没有求异心理,更别说举一反三了。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对事物存在依赖心理,不会正确的判断问题。二是要大胆质疑、争论。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争论、敢于发表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质疑就是要标新立异,拓展思想;而不是墨守成规,盲从权威。三是要主动独立思考。通过独立思考、勤思考、善于思考,变“他有”为“已有”。正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对不懂的问题提出质疑并勇于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适当开展“我的课堂,学员主讲”活动

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合理选取部分教学内容(指内容涉及面广,难度不大,拓展性强,易于学生自学和讲解,也便于学生研讨)。采取“我的课堂,学员主讲”。(1)选好主讲学生,挑选自主学习能力强,知识比较宽,性格活泼开朗的学生。(2)做好主讲学生的参谋助手,接受授课任务的学生,一般通过课前自学,预习,讨论,备课,练讲等环节。(3)学生课堂讲解及讨论,让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使他们进入学生的课堂,同学之间多些互动,以促进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4)教师总结讲评,教师可以评价学生讲解情况,也可以点拨解题思路方法。整个过程教师起到把控全局,始终引导学生在教学内容开展各种自主性、研讨性学习,同时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合理调控。

通过“我的课堂,学员主讲”活动,教员清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地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实现检验教学效果的目的。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创造性。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地落实“教员主导,学员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结语

近年来,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层出不穷,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调整和更新,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势在必行。“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探索,运用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要让他们“会用知识”,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崔玉波,乔志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0(10).

[2]范纯琍.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10(3).

[3]孔详珍,浅谈高校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教新导刊,2009(22).

[4]徐新华.高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8(1).

[5]万厚军,彭铁强.任职教育自主创新学习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10(3).

[6]邝永辉.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四步策略[J].教育导刊,2010(10).

[7]史燕波.浅谈士官任职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法制与社会,2010(3).

[8]余志卫.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

[9]邹帆,于丽琴.对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10]王菲.论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J].中州大学学报,2010(10).

[11]李栋.对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学报,2011(4).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课堂教学教育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谈独立思考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