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光利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即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改变教师教知识为学生学知识。其中,最为关键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要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建立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这一基本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师生关系
今天,在人类以全新的面貌大步跨入21世纪,人们也更加意识到教育在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动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经济的腾飞,与1978年以来的中国教育改革分不开的。面对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浪潮中,教育必要要主动适应这一形势。
回首过去一个世紀的世界教育,人类足以自豪地看到,整个20世纪的教育发展已为人类的生存状况带来了极大的改观。教育作为人类的一项社会活动体现出对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道德精神的永恒追求。可以说,对很多国家而言,20世纪教育发展的一大成就在于完成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轨。
对我国而言,新世纪伊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功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点。十多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人人心,人们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因为这是一次顺应时代发展的改革,是广大中小学生和教师期待已久的改革。但同时它无疑也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原课程中,教师是知识的被动传授者,是教学的执行者,是知识的传播者,是知识的垄断者,是教育资源的被动使用者,是学生发展的传授者,是知者和教者。
而在新课程,教师是知识的主动研究者,是教学的决策者,是知识的探究者,是知识的促进者,是教育资源的主要开发者,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是行者和学者。
澳大利亚一位教730年物理的中学教师说:“在我教学生活的第一个10年,我认为自己是在教物理。在第二个10年,我认识到,自己不是在教物理,而是在教探索,教学生如何进行物理方面的探索。在第三个10年,我认识到我不是在“教学生‘如何探索,而是在对自己进行探索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是在‘提供支持。”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角色的变化对新课程的改革与具体实践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我们再一起探讨一下新课程实践中师生关系的转变。
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和受教者,二者关系构成了学校教育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不同的师生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师生身份的不同认识,也反映了不同的哲学观和价值观。传统师生的关系是种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授,需要把学生放在客体位置上进行客观认识,以对象化的思维看待学生,教师与学生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这种师生关系到主客二元分离的近代哲学认识论影响。这种认识论认为,要认识事物,发现真理,主体就必须保持独立,把认识的对象放在客体的位置上进行客观描述,“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认识到真理。就是说,为了达到客观认识的目的人们必须把需要认识的事物放在客观对象的位置上进行客观的价值中立的认识,才能达到真理。这种主客二分的对象化思维已经发展为一种压抑人的新的绝对。在教育中,教师作为认识主体,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上进行观察分析肥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教学,强化了权威色彩。因为近代认识论割裂了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使二者处于对立状态,体现出主体对客体的控制色彩。反映在教育上,近代认识论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必须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认识,才能有效教学。这种对象化的思维导致了9币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教师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而学生则处于边缘位置,笼罩在教师威权的控制之下。而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关键要对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进行重新定位。
在新课程体系中,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建立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新课程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主导着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资源的选择以及学校课程的开发等方面,体现出教的主体地位。为了发挥教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积极探索并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学生是学的主体没有人能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而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是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学生学习和体验,让学生掌握接受、探索、质疑、模仿、讨论、体验等不同的学习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革命。在这次革命中,深入我国教师骨髓里上千年的教师主体性意识是这次改革的核心。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主动融入这场改革中,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将教学主阵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合作者,新课程改革就会稳步推进,国家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才能真正形成。
好日子(下旬)201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