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胡,发音是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初学二胡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很难把二胡拉好,由此看来,二胡的发音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在掌握正确的持弓方法后,运弓要做到平、稳、直,要尽量避免持弓的右手上下晃动或前伸后拖,弓毛与弦要形成十字形,不要拉成扇面形和船头船尾形或弓毛离弦过远,要平贴琴筒运行,做到拉成一条线,不要拉成一大片。有了平和直的基本概念以后,就要讲运弓的协调性,这是一项不太好掌握的技术。运弓动作不单纯靠手指用力,也和手腕、上下臂的活动紧密相关。进行拉弓时,首先是手腕动作先行与手臂起一个缓冲的作用,其后小臂缓缓移动,待移动到中间弓时大臂紧跟运行,拉成一个半圆形状(如芭蕾演员练习伸臂的基本动作)。这时,手腕动作由内屈变为外伸动作,准备下一步的推弓动作,推弓时大臂缓缓回收,带动小臂、手腕向左缓缓推进,这时右手腕由外伸动作缓缓进入内屈动作。这一过程整个动作要协调、圆滑、连贯,在换推拉弓时切记不要猛带手腕的拉法,发音要平稳,力度和速度要均衡,避免出现噪音。理解了运弓的基本方法并不等于会运用好,下面我们就详细讨论这一重要问题。
一、二胡的发音
发音的三个因素 :
1.运弓的速度,2.弓毛对弦的压力,3.弓毛和弦的接触点。最后一个因素称之为“发音点”,这三个因素是紧密相关的,其中有一个因素起了变化,就会改变另外的因素。它们之间是怎么相互联系的,我们用下面的例子,简要加以说明,这并不是这个问题的全部。弓毛增加了发音点的压力,就要加强运弓的弓速,反之,减少了弓毛的压力也要放慢运弓的弓速,这是一个正比例的关系。如图:
由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弓速和压力完全是正比例的,如违背了正比例的关系,发音点就会发生变化,加强了压力弓速不变就会出现震动过剩,发音点就会出现噪音,反之,加快了运弓速度,减轻了弓毛对弦的压力,发音点就会不时出现声音过于空虚的问题。由此可见,当这三个因素一起改变的时候,其中弓速和压力对发音点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下面对这些因素,逐个进行讨论。
(一)弓速:弓速走得快,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力量传递到二胡演奏上去。如果压力保持不变,改变了弓速也就是改变了力度;加快弓速就意味着加大二胡的发音音量,弓速减慢的同时弓毛对琴弦的压力也会减小,也就减小了二胡的发音音量。所以演奏一个或是几个音量相同的音最简单的、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均匀的弓速,在这种情况下也要使用均匀的压力和不变动的发音点。这样的发音点是最合适的,发出的声音最好听,这是在音乐的时值和弓速压力都处在相等的情况下进行的。
还有一种情况,当音符的时值和弓速、压力不对称的时候,发音点就会出现强弱的变化,例如在演奏二分符点音符加一个四分音符时,那么符点音符就要使用四分之三的弓段,用四分之一的弓段演奏四分音符,四分音符的音就会出现弓速加快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弓速中的特殊问题。要解决四分音符弓速的问题,不去改变四分音符的弓速,就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了,就是说要用演奏技巧去解决这一特殊问题,具体方法是:在演奏四分音符时,回弓时只回四分之一弓段,剩下的四分之三弓段空回过去,就是说在不改变弓速和压力的同时,把弓毛抬起来在两弦之间空回过去,这是最好的处理手法。
例:1=D 4/4
这样的问题是弓速中的特殊问题:
1 - - -│1 - - -│1 - - -│1 - - -│
(二)压力:压力来自于右手自身的力量和弓子自身的重量,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右手的力量,或来自上述这些因素的结合。弓子作为一个杠杆,是受杠杆原理所支配的。它的重量感觉一般在弓尖的位置最轻,在弓根处最重。这个原则也适用于从控制肌肉动作而来的压力或是从右手和手臂的重量而来的压力,它的运弓规律是越是靠近弓尖越轻,反之,越是靠近弓根越重。当弓拉到弓尖时,力度也减弱了,当你从弓根拉到弓尖时,在弦上的压力是不同的。所以,当需要均匀的声音时,右手给弓毛的压力或是重量必须是不均匀的。在拉向弓尖时,要加大弓毛对琴弦的压力,以平衡弓在这部分所失去的重量,相反地,到弓根处时,由于弓根的重量最重,所以右手要有控制地减少弓毛对琴弦的压力。在很多情况下,要根据音乐作品感情的需要而定弓法推拉弓的走向,有时候弓法的安排不是以弓子的自然规律而安排的,而是以音乐感情的需要而安排的。
在发音中所依靠的不是压力的重量而是压力的质量。这是由传递压力的方式所决定的,主要是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要人为使用死板的重量。没有韧性的压力会把弦的振动压死,即使不出现噪音也只能是发出很低质量的音。反之,手臂和手的重量与使用肌肉产生的压力,会很好地把韧性的系统传递出来。韧性可以把重量或是压力变成一种冲力,能敏感而有活力表现做出各种最好的音调变化。身体所有的肌肉韧性动作都要加入进去,从指尖到肩部的任何一个关节如果僵硬的话,就会妨碍力量的传递。其他任何地方的僵硬也会有很大的坏处,参与动作的韧性越少,整个传递压力的系统就变得越是不听话,越是缺少应用的弹性。
关于发音结实的问题,这个韧性系统有时会变得非常结实,但永远不能失去韧性,演奏者對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正确选择,恰当的松紧度,肌肉压力和手臂重量的适当比例是不能通过计算来取得的。不能预判肌肉用多少压力和用多少重量,手和手臂用多少重量,手指和手腕用多少弹性等等。重要的是所有的韧性都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能有不同的弹性,整个右手臂的动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起作用。之后的运用音乐想象力,根据对某种声音的要求,耳朵认真仔细地听着所演奏出来的效果,会自动把各种因素协调起来。因此,听觉的能力在确定需要采用的手段方面有着突出的重要性。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压力控制得不好会破坏正常准确的音高概念。因此,错误的运弓动作直接影响着音准。
(三)发音点:前面已经讲过了,发音点是指弓和琴弦接触并能发出最好听的声音的点。弓速不同,压力不同就要使用不同的发音点。由于琴弦的细度、长度不同,发音点也有所不同,有些厂家生产出的琴弦粗细度不标准,在推拉弓时所发出的音高也有所不同,拉弓和推弓的音高不稳定,拉弓音偏高,推弓偏低,这是属于物理现象的问题,主要是琴弦的张力不够所导致的,因此,不要买一些不合规格的琴弦,以免在演出时影响音乐效果。运弓时弓子走偏的问题,也直接影响着二胡的发音,弓毛靠近琴杆处发出的声音厚实,远离琴杆时发音偏薄,在前面一段提到过,弓子是走弧线而不是走直线的,所以,运弓的平、直是非常重要的,有这么多的发音点的因素,看来在某一具体时刻找到正确的发音点也是所有学习二胡人必须掌握的技能。对于运弓习惯了走弧线的学习者来说,这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是对于那些有很好的技巧的学习者,以及有很好的音乐听觉,有着完美音乐直感的人来讲,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要在拉琴的时候,心里始终考虑着运弓的正确方法,久而久之养成一种习惯,或者说找到肢体本能的第六神经感。这里说的第六神经感也就是肢体的运动记忆,在运动中获取一种肢体动作定型的一种记忆模式。
二、弓法的运用
二胡的弓法种类很多,这里只讲常用的基本类型的弓法。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关于直线的运弓、韧性的系统以及与发音有关的弓速、压力、发音点这三个因素,这些原则对各种弓法都适用。
(一)连弓:用一弓拉出两个或是更多的音,我们称之连弓。连弓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左手换手指,另一个是右手换弦。关于手指的问题,其基本要求是左手在按弦时不要影响右手的运弓。
如果在这方面出了问题,要练习一下在一弓之内有若干音的练习曲,也可一弓两个音,一弓三个音,一弓四个音等等。当连弓的音符中包括有許多换把的话,就会引起一定的复杂性。这不仅需要不断地改变它的发音点,而且在进行重要的换把时也时常需要运弓的帮助。这包括左手换把时把弓速稍稍放慢、弓的压力也要稍稍减轻一点。在学习这些东西的时候,必须细心地注意不要破坏连弓的流畅性。
连弓不仅是用一根弦上的时候,下一个问题就是连弓的换弦。首先在换弦的过程中,运弓的速度要稳,手腕的动作要婉转协调,切记不要猛地往弦上撞,应避免出现噪音,要像打太极拳的动作一样轻柔委婉,回弓动作自然协调,当弓要在两根弦中间进行多次换弦时,应注意指、腕的灵活性,连弓中的换弦的问题还可能是由于左手的配合不得当造成的,常见的错误是换弦前的左手指抬起过早造成的,或是换弦后手指抬起太晚了造成的,换弦时一定要在弓接触弦的一刹那,左手指已经准备好了在自己的位置上,这时换弦左右手就吻合了。换弦的快速乐句所产生的配合问题,最好是把换弦单独挑出来在空弦上练习。假如不是双手配合的问题,而是乐句声音的问题,那么先把一个饱满的、悠长的、流畅的空线声音演奏几遍,然后接下去演奏原来的乐句,并尽量保持运弓的右手同样有流畅的感觉。
(二)分弓:一弓拉一个音符,运弓是平稳的,从头到尾没有压力的变化,音和音之间是不断的;因此每一弓都要延续到下一弓的开始。简单的分弓在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完成,也可用弓子的任何弓段来完成,从长弓到短弓。简单分弓的演奏方法是要根据不同的长度、速度和力度而进行调整。用长弓演奏出不太快的音乐,就使得我们的运弓动作保持直线运动,弓子在演奏比较快的音乐时,手臂的摆动幅度就少。在演奏分弓的重音时,我们把这种分弓称之为带棱角分弓,也可称之为音头弓,演奏时每一弓的开始都要带一个重音,其运弓加大力度和加快弓速,演奏这种弓法是和击弓有点区别的。
(三)击弓:击弓也称之为砍弓。击弓是从重音的分弓分离而来的,但是击弓的重音是把弓子很快地从琴弦上抬起来,再突然用力地在琴筒上猛砸下去,通常都是用拉弓开始推弓砸下去演奏的,也有用推弓开始的拉弓砸下去的。往往击弓在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控制不了弓杆,演奏成抛弓的效果,主要是没有控制好弓杆自然的弹力,使弓毛在琴筒上跳了起来所致。
(四)快弓:快弓也称之为快速的分弓,是由分弓演变过来的,即快速的小分弓,一般是用十六音符奏出的弓法。演奏快弓时,右臂要做到摆动协调,不能僵硬,类似扇火时的动作,大臂、小臂及手腕的动作要掌握得合理,持弓要呈现中间状态,保持推拉弓的力度一致,左右手的配合动作要敏捷到位,摆臂时不要呈现画大圈的不良倾向,做到快而不乱,奏出干净颗粒性的音质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二胡这门乐器走向了大学的课堂走向了正规的科学性的教学,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二胡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五)抛弓:抛弓也称“马蹄弓”用推拉弓开始都可以,一般情况拉弓较常见,奏法是将弓子提起,下落时产生自然的跳音,类似乒乓球落地时的弹跳声音,如“得儿……”演奏时,右手将弓毛绷紧提起时先拉响一个音,这时手臂悬起但不要太高,手臂悬起的过程要正确,这一过程不是硬掂,而是右手内旋的作用,内旋指的是肘向内、右手向外,这一过程要迅速有力。当推弓下落时,右手稍加控制使弓毛自然弹跳,从而发出类似马蹄声的声音。抛弓也可用较快的速度,也可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演奏,主要是根据乐曲的要求而定,演奏抛弓时使用的弓子的部位一般是在弓子左半弓部位三分之二的地方,越靠近左半弓速度越快,越远离左半弓速度就越慢,抛弓的越是动作大越慢,越是动作小越快。最好的弹跳效果应是右手把弓毛崩得更紧,使弓杆的弹性加得更大。用推弓开始比用拉弓开始容易些,但力度没有用拉弓开始大。一般情况下,初学者用哪种方法开始练习都可以,要看乐曲里对弓法的具体要求了。不管是用拉弓开始和用推弓开始,这两种方法都必须要掌握好。
(六)顿弓:顿弓顾名思义就是停顿,类似八分休止符的一种奏法,奏法是用腕力控制弓子,奏出每个音都用弓毛在弦上一触即停,出音短促有力、富有弹性,有不同于跳弓的效果。往往都是一弓一音的奏法,顿弓的姊妹弓法连顿弓则是用一弓奏出若干音,故称连顿弓。
(七)连顿弓:快速的连顿弓也叫飞弓,这种弓法是用一弓演奏完若干音,演奏时弓毛始终是在弦上的。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三五小节以内的演奏,推拉弓开始进行都可以,每一弓都是在很结实的状态演奏的,演奏连顿弓时,应特别注意节奏的掌握一定要像演奏快弓一样的稳定,在演奏快速的连顿弓时,大臂和小臂始终是在紧张的状态中进行的,结合手和手指所产生的肌肉震动。震动的速度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快,有的人慢,没有具体的标准要求,演奏者的震动速度是建立在每个人的可以驾驭的范围之内的,以便找到可以把肌肉震动转化成为演奏连顿弓弓法的最好方法。
(八)颤弓:颤弓也称抖弓,奏法是用大臂的力量带动小臂、手腕和手指,使弓毛贴住琴弦,均匀地擦弦,颤弓的用弓部位多在于弓尖或中弓部位,常常用以表现背景,在乐队里用颤弓来衬托音乐主题或用来表现情绪激昂的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江河水》等。
(九)自然跳弓:自然跳弓是快弓的姊妹弓,是由外来拉弦乐的一种快速跳弓演变而来的弓法,自从二胡引进这种弓法以来受到了专业二胡演奏家们的青睬,也受到了业余二胡爱好者的喜欢,这是一种不太好掌握的弓法,它和快弓的不同点在于演奏自然跳弓时,跳的动作主要是在弓杆上,这种弓法的位置也是不同于快弓的,不同的位置弹性也不同。一般自然跳弓的位置是稍稍靠左半弓的位置处,但也要去根据弓子的弹点位置决定。每把弓子的弹点是不一样的,在演奏自然跳弓时,如果使用弓子的位置不对的话,弓子也不能很好地跳起来。由于自然跳弓的握弓方法略快于快弓的方法,实际演奏起来有学习者因中指顶弓杆的力度不够和弓毛过松,使得弓子跳不起来,弓毛没有离开琴弦,自然跳弓一定要强调中指和无名指是叠在一起的,否则就不可能有很好的跳弓效果。
作者简介:刘双军(1962.5—),男,汉族,吉林农安人,本科,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器乐演奏、音乐艺术探讨。
作者单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