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身发展视角下建成环境的跨界整合研究

2018-06-11 06:30周静赵延敏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5期
关键词:体育

周静 赵延敏

摘 要:根据“诺瑟姆曲线”的发展规律可知,一个国家的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决定了其相应的社会发展特点。面对我国城市化人口超过50%这一里程碑式的社会发展转折点,我国将进入以休闲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理,该阶段体育作为一种集休闲、健康、娱乐与一体的综合性事物,必将正式登上重要的历史舞台,体育也必将成为人民群众一种共同生活方式,而作为承载大众健身发展的实施载体—建成环境需具备与之匹配的功能,才能促进建成环境在健身中应有的功能。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大众健身是一个以人为核心,它的整体性和跨界性极强,而现有的建成环境却有鲜明的条块分割,导致建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作用范围缩水,这也成为影响我国大众健身发展出现瓶颈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我们根据大众健身的发展规律,在整体思维和跨界整合的基础上认识和运作建成环境,将既有的条块分割的各部门职能进行跨界关联,以纠正现有职能的条块分割造成的建成环境功能和内驱力的低下。这一困境的破解首先需要我们重构宽泛而又全面的观念体系、协同联动的制度体系、发达完整的健身内容体系以及与之匹配的赛事体系等,才能为我国大众健身发展突出重围提供有效的动力体系。

关键词:体育 大众健身 建成环境 整体思维 跨界整合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196-04

在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不管我们是否承认“诺瑟姆曲线”三阶段理论是否能正确指引我国的发展,但我国前期和现在呈现的特点却让我们无法推翻与诺色姆三阶段中出奇一致的社会发展现实。近几年,我国社会呈现的休闲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绿色、健康、幸福指数等已成为目前我国大众重要的生活质量评价内容,并且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大众健身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大众健身的实践是作用于“人”,通过人来呈现,而人需要生理性的发展也需要心理的不断满足,这就决定了大众健身这个以人为中介的事物的发展必将呈现明显的综合性、整体性及跨界性的特点。而建成环境作为承载大众健身发展的实践载体,首先其应有与之匹配的功能。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惯有的职能部门条块分割已经根深蒂固,很难在一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跨界整合,这必将导致建成环境管理的分散化,给大众健身发展带来重重障碍,使得我国大众健身发展出现诸多的发展困境。所以,在国民体质30多年持续下降的今天,需要我们重新慎重思考大众健身最基本的外在因素需求,建成环境在体育强国战略目标下新的发展思路,从宏观上用整体思维的方法对我国大众健身和建成环境不能同步发展的内在原因进行理性分析,运用跨界整合理论指导建成环境的发展与完善,为我国大众健身的快速发展和促进全民健康突出重围挖掘新的路径。

1 大众健身视角下建成环境发展出现的新特点

从广义上,“建成环境”包括了住所、工作地、学校、商业区域、公园/娱乐区域以及从地下废弃物、电传输线、地铁/列车以及各种形式的道路,也涵盖了各种形式人工创造的空间、建筑和产品,以及室内/室外的空气质量、气候条件、社会环境等,如居住区容量公民参与和投资等[1]。从狭义上,“建成环境”隶属于“实体环境”的范畴,是社會环境的对立面,主要指城市规划环境,包括建筑密度和强度、街道衔接性、土地混合利用、景观审美质量、街道密度和区域空间格局等[2]。

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进程,城市的发展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加速阶段和稳定阶段[3]。其中我国在2011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0%,标志着我国城市产业结构即将发生重大的调整,此时服务业将逐渐登山城市发展的舞台,而体育作为服务业中的重要向在此阶段也将得到凸显。并且,为适应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体育的组织化程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所以,我国的大众健身发展在该时期将获得全面繁荣,受城市辐射作用的影响健身也将成为整个国家共同的生活方式。根据“诺色母曲线”理论可知,下一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将会朝着城市网络的方向发展,这些革新必然带来建成环境与大众健身融合的改变。又因大众健身是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最为基础的保障,所以我国大众健身发展的载体—建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切合度必将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1.1 大众健身视角下建成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跨界性

在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我们习惯于将不同的问题界定在不同的行政部门,如土建局、交通局、环卫局等,以便明确责任主体,使问题能够明确化,解决问题专业化和快速化。然而,今天困扰我们的大众健身问题,在建成环境上却具鲜明的跨界特点,如大众健身开展需要合适的场地、卫生与安全的环境、便利的交通、科学的健身与竞赛内容等,而根据我国各职能部门的划分,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在一个部门内一次性解决,所以大众健身的发展在建成环境的配套方面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会出现“既是,又不全是”这样的问题负责主体。就横向关系而言,它们既是教育局的问题,又不是教育局的问题;既是体育局的问题,又不全是体育局的问题;既是交通局的问题,又不全是交通局的问题;既是环保局的问题,又不全是环保局的问题。所以,在大众健身的开展上,经常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例如自推行《全民健身训练计划》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呈逐年递增的特点,但国民体质健康状况却在持续下降。经过我国三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发现:影响我国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原因基本未变,主要是缺少时间和缺少场地设施。在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中显示,全国体育场地占地面积增加了11.8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了5.5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0.38平方米,增长了58.46%[4]。但是通过前人对三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对比分析发现,20~50岁年龄段上班族体育参与情况没有改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晓光研究员表示:“在中国20~44岁的成年人中,有83%的人没有参加体育锻炼[4]。”在我国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差现象,这和我国大众健身的问题很多是出于各主体间、部门间、系统间和层级间的“界间”地带造成的。因为大众健身涉及到的是多个系统和部门(如教育局、劳动局、体育局与社会保障局、交通局、城市规划局等),既与某一部门有关,但又超出了该部门的责权范围。

1.2 大众健身视角下建成环境具有明显相互依存的整体性

大众健身的发展引发了建成环境的跨界性问题越来越呈现出多维度和多关联的发展态势,因其成因盘根错节,复杂而综合,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整体性成为建成环境的鲜明特征。这就意味着需要相关部门的有效协同,仅凭某一部门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应对今天我国大众健身所出现的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大众健身问题其表象似乎是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方面出现的问题。但究其根本,其成因却主要是集聚在领域之间的联系上。而体育部门、城市发展与规划部门或其他任何部门在缺乏整体支持与配合的条件下,仅针对大众健身开展的场地缺失进行大量的政府投入,想在管理的这一范围内进行局部求优,打造相对完善的建成环境,这是无法真正做到促进我国大众健身发展出现质的变化。

由于大众健身本身具有的跨界性与整体性,使得建成环境显露出的问题不再仅仅是“场地缺失的问题”,而是各系统、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需要通力合作解决的共同问题。于是,今天我们对大众健身问题的应对,其成效并不仅限于场地和时间。在大众健身体这个体系中,即促进了改变我国各职能部门的绝缘化和边缘化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激发各职能部门的协作能力创造出更大的社会贡献力,使各职能部门承担起它更多更人性化的社会使命,使其快速进入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战场。

2 大众健身视角下我国建成环境遇到的新挑战

2.1 健康中国的时代主题使建成环境在促进大众健身发展上遇到新的挑战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我国的主要矛盾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也向全社会正式表明我国已经到了通过促进整个国家内生力量的提升来提高整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的“内化”阶段。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对内因和外因的涵义及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作了系统的论述。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它决定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外因能够发生作用的基础条件。外因作为事物的外部矛盾,只能通过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而发生作用,不会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所以,今天中国国民体质下降看似仅仅是体质健康的问题,但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基础保障。从表面上来看,一直困扰我们的国民健康问题其表象易辨,但真正的成因确是很复杂的,许多问题并不仅仅是表面呈现的健身场地、器材及闲暇时间等方面的缺失问题,而是有很多背后隐藏的自我、他我、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如人们意识观念的错位,使重智轻体的现象越发严重;社会审美价值观的扭曲,过度标榜瘦的美丽,使大量女性陷入过渡的求痩焦虑状态;科学健康知识的缺乏与错误的健康评判标准,使大多数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运动习惯的缺失,汽车、电视、电话及电脑等设备成为人们的亲密伴侣,使人们不知不觉成为“久坐人群”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深深的根扎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无法自拔,如运动习惯缺失的问题。互联网+时代使人们足不出户可以解决吃、穿、住、行的一切问题,并且随着我国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人们更加讲求品味、档次、时尚及舒适等精神层面的问题。所以,现在一头是政府逐年加大大众健身服务投入,一头是国民体质的持续下滑,两者之间的矛盾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很多问题看似简单,但一经接触,便感到治标不治本,如重资打造的大众健身公园常常是一开始人们因为感觉新鲜而参与,但半年后却闲暇大半。众所周知,我国真正健身的群体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很多人尤其是20~50岁的年轻人,他们更多的是“宅”在家里。所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向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真正通过大众健身的发展以提高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素养水平,建成环境并不能被动的仅仅作为一个静止的场地提供者,而要学会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扮演更加生动丰富的“活化”角色,主动承担起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知觉的文化熏陶,以便引领和激发我国大众健身的意识和积极性,从物质、文化及精神等多个层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正能量传递,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大众健身的发展。

2.2 各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已成为建成环境服务大众健身发展的现实障碍

马克思认为人是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与一体的动物。所以,大众健身逐步登上社会历史舞台的今天,承载大众健身发展的建成环境必然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跨界性与整体性。然而我国职能部门既有的条块分割却使得建成环境的整体性和跨界性大打折扣。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大众健身因其具有全社会的参与性,即包括了人、财、物的方方面面,又包括了有形和无形的种种内在关联,所以大众健身的发展必将涉及到全社会多方面的“条条块块”。我国依据建成环境各组成要素间其功能的不同,分别配备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如一个健身公园的规划、建设及运行至少涉及到三个以上的职能部门,而各个职能部门有独立的权利和职责范围。在大众健身发展的道路上,因其建成环境自身的条块分割已经造成建成环境整体宏观规划不够合理,管理方式上出现松散和脱节现象,最终造成建成环境成为“耗资不少,主题不明、盲目与呆板”的角色。

3 整体思维下建成环境的跨界整合成为我国大众健身发展新路径

建成环境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满足全社会不同群体的生活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物质形态。因为人们对建成环境的需求既多样又综合,所以从本质来看它是开放的、综合的、整体的、跨界的。因此,既有的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方式人为地割裂了建成环境本身内在的有机联系,使得建成环境的内力外化功能受到抑制,同时,也阻碍了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发展。所以,在健身视角下讨论建成环境就要充分依据大众健身自身的发展规律来认识和运作建成环境,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我国大众健身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建成环境整体性的统筹思考和跨界整合,已明确现有的条块分割带来的大众健身发展出现的障碍。这将有助于我们跳出惯用的“条块思维”,从全新的角度重新思考我国大众健身发展在建成环境中受阻的真正原因。

3.1 构建宽泛而全面的观念体系

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5]。对建成环境的认识与定位将决定着对建成环境可能開发和利用的宽度和深度。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对建成环境进行整体性的思考与整合,首先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宏观的观念体系。目前,健康中国虽已成为我国的时代主题之一,但对建成环境整体性认识的不足导致我们限制自己的发展视野,使建成环境的功能与价值定位更多局限在健身场所与交通路径的设定上,这不仅致使各职能部门的有效范围进一步窄化,而且使得诸多与大众健身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由参与者变为无知的旁观者,失去了该有的效能。大众健身的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系统构建跨界整合的多社会部门联动的发展体系,为大众健身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与帮助。所以,当前我们应当着力强调建成环境在推动全民健身意识与健身行为的形成中的错误健康概念,从文化侵入和实践强化双重的路径推动我国大众健身的发展,以促进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3.2 构建协同联动的制度体系

迄今为比,建成环境的设计、建设及管理己有大量制度和政策出台,但是未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源于这些设计多限于“条块”分割的范围之内。条块分割管理的优点是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确、执行速率快等特点,但伴随的是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损坏了建成环境发展所需要的整体性和跨界性。所以,具有极强整体性特征的大众健身在片段化的建成环境中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事实也证明,基于“条块”分割而出台的制度和建成的建成环境,无法应对今日中国大众健身的发展不良问题。建成环境整合的关键在于将各职能部门由条块分割的碎片状态,转换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状态,重新进行制度安排。例如,不是将体育为切割为学校体育和校外体育切割,而是为了青少年发展建设需求需要而切割,将学校内外的体育整合为青少年体育,使之形成一个互补的整体,为青少年的健身提供一条完整的家校一体化的健身服务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中央多次提出的“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圈的任务。所以,今天我们需要从制度整合的视角,重新认识和梳理既有的建成环境中各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大胆解放思想,从现代互联网+的宏观思维进行现代化、系统化、跨界化的平台设计,为大众健身发展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3.3 構建发达完整的健身内容与赛事体系

大众健身发展的实际效用是由实践中的大众健身活动承载的。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可知,大众健身发展的是否合理,只有通过大众健身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才能检验其成功与否。而一个事物的茁长成长不仅需要良好的外在营养,还需要内部结构体系的完善。人的发展急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同时竞争也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再加上体育本身的社会呈现不仅仅是运动健身,而更令人震撼和为之狂欢的是其在公平、开放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追求。所以,作为体育运动形式之一的大众健身要想立足社会蓬勃发展,也需要建立完整的健身内容为基础促进不同群体横向健身的需求和同类群体纵向健身发展的追求,同时还要建立完整的赛事体系,以满足人们竞争的天性和美好宣战的精神愉悦。又因现代社会的体育种类繁杂,内容极为丰富,令人目不暇接,但在不同的健身环境中开发合理的健身内容,既要满足该辖区范围大众健身的需求,又要能发挥建成环境所能实现的功能,达到健身内容各地有主题,整体有规划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更具不同的地域特点和经济基础设计合理的、不同层级的赛事体系,最终实现建成环境“金字塔”式的大众健身活动服务体系和发达完整的赛事体系,实现大众健身与建成环境发展的互促性。

4 结语

经过30多年来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并且塑造一个全民健康的国家也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国家战略性的发展目标。而大众健身作为健康中国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主要路径必将成为我国大力推崇的发展策略之一。而大众健身中人的跨界性与整体性的鲜明特征,使得多年来惯用的条块分割职能部门的设定模式在新时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有职能部门的角色清晰划界导致我国大众健身治理出现碎片化和不适化。同时,这种格局也使得有效现有资源无法发挥更加高质量的效能,反而在资源紧缺的条件下还会造成部分资源的浪费现象,同时也无法有效的激活市场和社会活力,最终导致建成环境的内驱力的下降,影响了大众健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大众健身要发展,就不能仅增加体育场地与设施的投入,而且要克服建成环境中各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改变这种封闭分散的发展格局,对建成环境进行整体性的统筹思考,实行跨系统的、跨领域的整合,并通过观念整合与制度整合,实现大众健身与建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我国大众健身突出重围提供新的方向,也为中国建成环境改革提供思想方法和实践途径。

参考文献

[1] Mudarri D,Frisk J.Public health and econmic impact of dampness and mol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2017,29:227-231.

[2] Handy S I, Boarnet M G,Ewing R,et al.How the Built Environment Affects Physical Activity Views from Urban Planning[J].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2,23(2S):64-73.

[3] 邱雪.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体育运动——英美经验与中国路径[D].北京体育大学,2013.

[4] 李国,孙庆祝,刘超.我国三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4(2):27-31.

[5] 杨桦,任海.我国体育发展新视野:整体思维下的跨界整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1-8.

[6] 张莹,翁锡全.建成环境、体力活动与健康关系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体育与科学,2014,35(1):30-34.

[7] 翁锡全,张莹,林文弢.城市化进程中居民体力活动变化及其对健康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14,35(1):35-40.

[8] 李丽萍.国外的健康城市规划[J].规划师,2003,19(B06):

40-43.

猜你喜欢
体育
体育运动
《体育教学》40年大事记
我们的“体育梦”
《新体育》六十五岁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 最美妙的娱乐
体育一家人
看体育圈的“美女现象”
体育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