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摘 要:跳绳作为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体育运动,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跳绳它不受场地限制、不受年龄限制、方便携带等特点,使跳绳运动更加迅速发展。跳绳不仅趣味性强,并且通过训练,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速度、协调能力、耐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肺能力、灵活性。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将跳绳作为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但是目前来看,我校的跳绳整体成绩不够理想,有待提高。本文对目前的跳绳训练教学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跳绳创新性教学训练方式方法,旨在能有效的通过跳绳运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我校跳绳运动整体成绩。
关键词:跳绳 训练 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b)-0144-02
跳绳运动在我国已经有千年历史,是一项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体育运动。跳绳有“跳大绳”和“跳小绳”两种,大绳需要多名参与者进行活动,而小绳则是自摇自跳的单人运动。我国中考体育跳绳项目通常都是采用的“跳小绳”,时长通常为一分钟。目前我校的跳绳整体成绩较不理想,且在体育考试跳绳过程中常常出现失误,导致学生体考成绩“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为此,笔者跳绳就的特点、跳绳运动训练在体育中考中的重要性和我校跳绳运动教学训练现状,分析我校体考跳绳运动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创新性教学训练方法。
1 跳绳运动特点
(1)跳绳运动不受场地限制,室内室外均可开展活动,活动占地面积小,仅需约3平方米就能进行,对人数无限制,单人多人均可开展活动。
(2)跳绳运动灵活多样,各类花式跳绳,灵活多变。
(3)促进身体的协调性发展,跳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参与的肌肉群多,虽然没有大负荷的力量训练,但是能有效的刺激肌肉,提高相关肌肉群力量。
(4)跳绳方便携带,可随时携带运动练习,并且它价格低廉,经济实用,参与者几乎都能支付跳绳的价格。
(5)安全系数高,运动伤害系数低,参与者还可通过身体状况随时调整运动强度。
2 跳绳运动教学训练在体育中考中的重要性
在中考中,一分钟跳绳运动作为体考项目,主要是为测试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耐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考成绩,跳绳运动教学训练“课课练”,以保证学生在体考过程中能提高成绩、少失误,提升学生跳绳成绩的整体水平。
3 跳绳运动教学训练在我校现状
3.1 专项练习少,训练时间短
跳绳作为一项从民间发展起来的体育活动,学生从小就开始进行这项体育活动,几乎是人人都会的运动。所以跳绳虽然作为体考项目,但是专项的跳绳训练却很少进行,时间上也多是抽出体育课中的前十分钟进行跳绳训练,时间较短,没有专项的运动训练,难以保证学生体考成绩。
3.2 对跳绳运动不够重视,教学方法手段陈旧
一分钟跳绳作为中学体考项目,由于其自身特点,对跳绳的重视程度一直稍逊于其他运动项目。教学方法上也只是最开始讲解动作要领,便开始不断训练、加速,训练成果不尽理想。
3.3 重视速度,不重质量
跳绳运动常常因为有动作不规范从而失误,使得运动暂停,成绩不达标。但是在训练过程中,一昧图快,忽略了对动作要领的教授和常见错误的纠正,导致训练速度确实提高,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
4 跳绳运动的创新性教学训练方法
4.1 制定跳绳运动训练的教学策略
有策略的进行跳绳运动教学训练,制定训练目标,然后根据教师自身、学生本身和班级学校的特点,制定一套对教学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由于中考生学习压力重,为了提高文化课成绩,体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这导致体育活动减少,跳绳运动训练则更少了。
跳绳训练教学过程中,训练内容需针对性强,需要學生“课课练”,增加训练时间。老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问题,充分发挥整合机制,让跳绳训练的课堂不再枯燥,变得生动有趣活泼。
老师在跳绳运动训练课堂上,需要注意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分步进行、循序渐进,课堂灵活变通、内容从易到难、要求从低变高,系统性的进行训练。才能使跳绳运动训练不至于太过枯燥、使学生生厌,将课堂变得灵活有趣。
4.2 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心理问题,将情感教育放入其中
跳绳运动一直作为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但是频繁的训练也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去认真学习和训练。在教学训练过程中,不能将体育教学内容硬塞给学生,调整教学方法,把跳绳运动变成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或者放松活动,削弱学生将跳绳看作繁重学习训练内容的心理,化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训练。
中考文化课学习压力大,体育也成为了学生宣泄感情与压力的出口,所以这时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在课堂上需要兼顾个体差异,以表扬、激励为主,教师运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训练积极性,和谐课堂氛围,在充沛的情感体验中完成教学训练内容。
4.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训练
初三学生文化课学习任务重,学生身心繁忙劳累,所以体育内容更是要行之有效。尝试多种教学方法,除去体育课堂上常见的示范教学法、语言法,也要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法、电教化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法,系统科学并且综合的进行学习训练。老师能够灵活的运动各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学、会学、乐学。
4.4 运用音乐声音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跳绳是一项有节奏有速度的体育运动,在这样的周期运动中,可以发挥音乐的功能,寻找合适的节奏音乐,使运动节奏和音乐节奏吻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初期使用稍慢的节奏音乐,使学生适应跳绳节奏,再开始逐步加快音乐节奏,提升学生的跳绳速度。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4.5 详细讲解动作要领,错误的纠正
由于跳绳运动机会人人都会,老师往往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就会忽视跳绳运动的动作要领讲解,或者讲解内容不够仔细,容易忽略一些小问题。在动作要领的讲解中需要注意跳绳的量法、摇绳的方法动作、摇绳时的上下肢动作、跳绳的停法和放置问题。只有正确的掌握了跳绳运动要领,才能避免体考过程中少范错误,提升体考成绩。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训练中的错误,如果在体考过程中,一分钟跳绳出现一次两次失误,便能大幅度的降低体考成绩。所以在学生训练过程中,错误一定要及时指出。常见的错误如摇绳时精神不集中、摇绳时低头看绳、摇绳时用手臂发力、两臂握柄高低不同、跳绳时不用前掌落地、动作不协调,没有节奏。
参考文献
[1] 章严.浅谈体育中考一分钟跳绳的训练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6(2):164.
[2] 曹冲.提升中考体育跳绳成绩的方法总结[J].新课程(中学),2015(10):140.
[3] 黄福友.提升九年级体育中考跳绳水平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0(7):127-128.
[4] 梅庆芳.体育中考跳绳项目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4(33):58.
[5] 谢业涛.提高中考跳绳成绩的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1(10):52-53.
[6] 俞英俊.关于中学生跳绳运动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1):82,84.
[7] 吴海.提高初中学生跳绳成绩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5(17):114.
[8] 钱霞.变多种练习手段 促跳绳高效课堂[J].运动,2015(21):124,75.
[9] 魏玲玲.探索初三体育课堂中如何开展速度跳绳“课课练”[J].体育师友,2015,38(6):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