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实验研究

2018-06-11 06:30申顺发李会超谢丹王谦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高校实验

申顺发 李会超 谢丹 王谦

摘 要:本文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个性化运动处方在素质体能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对学生教学前后的体质测试结果的比较,得出在高校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实施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具有明显的改善和促进作用。通过对学生体育学习的不断引导及反馈评价,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的评定更加常态化、科学化,高校大学生个性化处方的研制与实施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关键词:个性化运动处方 高校 体质健康 实验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b)-0050-03

2016年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并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健康理念被纳入了国家统筹战略。学校体育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总体来看高校学校体育教育仍是整个高校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仍不乐观,依然是高校学生体育素质的明显短板。《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监测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仍继续呈现下降趋势[1]。近30年来大学生体质持续下滑,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当今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一方面,高校学生体育课时不足,当今大多数高校学生每周只有一节体育课,更有高校在大三、大四阶段没安排体育课;另一方面,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传统体育教学只注重运动知识技能的传递,而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体育需求偏好,因此,发展高校学生体质需要寻求差异化、个性化甚至定制化的高校体育资源供给,积极推进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使高校体育教育更具“锚向性”[2]。运动处方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选择性和控制性的特殊运动疗法,由美国的卡波维奇于20世纪中期提出,运动处方的练习周期往往为2个月左右(6~8周),能够有效促进身体体质和运动能力的提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對象

中国民航大学2017—2018第一学年,选取身体素质相接近的周二、周三5、6节素质体能课程,共87名学生,其中男生48人,女生39人。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通过“实验前后测设计”开展我国高校体育个性化处方教学实验,并对实验前后取得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将周二5、6节班级作为实验组,周三5、6节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形式的体育教学。实验组运动处方实施内容为:个性化运动处方制定、实施与评价、素质体能基本知识、素质体能基本动作技术以及各方面的身体素质练习,并根据学生体育参与的反馈情况加以总结指导,增加运动处方的反馈和评价,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

1.2.2 数理统计法

研究采用SPSS 13.0软件,对高校体育开展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教学前后,学生体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个性化运动处方实施前后身体形态及成分变化

BMI指数是指用体重数除以身高数的平方,所得出的数值,是当前各国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及健康的标准之一。BMI主要应用于统计,当比较和分析一个人的体重体重身高比对人的健康影响时,BMI数值是一个可靠的指标[3]。成年人的BMI数值划分:过轻(<18.5)、正常(18.5~23.9)、过重(24~27)、非常肥胖(>32)。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研究表明:个体BMI指数的增高,冠心病和脑发病率也会随之增高BMI指数超高是冠心病和脑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BMI指数每增加2个百分点,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分别增加15.4个百分点、6.1个百分点和18.8个百分点。一旦BMI指数≥24时,就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患疾病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

从表1和表2的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组男生在经过8周实验后BMI指数、体脂率及肌肉重量较实验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男生经过8周常规教学后在体脂率和肌肉重量两项指标与实验前相比略有差异,学生在体重、身高、BMI三项实验数据与开展个性化处方教学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女生在开展个性化处方教学后体重、体脂率、及BMI指数与实验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在肌肉重量上呈现有差异性提高;对照组女生实验后在体重、BMI指数上与实验前相比有差异,而在身高、体脂率及肌肉重量上较实验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数据显示,经过8周个性化处方教学后,男学生在BMI指数及体脂率上呈现出下降,而女生的BMI指数出现增加,达到或趋近亚洲人最理想的BMI指数(22),表明学生在心肺功能上有了一定提高。

男生在开展个性化处方教学后较女生在肌肉重量上的增加更具有显著性,而在体重变化上并无明显差异,表明普通高校男生在实施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中脂肪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表明了男生在开展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时,受运动刺激使肌纤维的数量有所增加、围度有所增大、肌肉横截面积也增大的趋势,且锻炼效果要好于女生。实验表明经过8周的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普通高校大学生实验组男、女生相比较对照组,降低脂肪含量,提高了自身肌肉的重量,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个性化处方的研制与实施有利于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体魄和强健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适应能力。

2.2 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个性化运动处方实施对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心率是指心脏在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普通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在60~100次/min之间,平均心率为75次/min。心率与个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生理状态和训练水平等有关,与心脏的肌肉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心肌好的人,心率一般会比较慢。从表3、表4可以看出,实验组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8周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后,心率都发生了显著性改变,而对照组学生则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能有效促进普通高校学生的心肌功能,增强学生体质;肺活量体重指数是指人的肺活量除以体重的数值,是肺活量与体重的相关程度,在高校学生的体质综合评价中具有一定参考作用[4]。从上述两表可以看出,学生在经过8周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后,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得到了显著性改善,而对照组学生经过8周常规教学后,肺活量体重指数也有了一定改善,但相对实验组学生在改善幅度上存在一定差距,说明个性化运动处方在提高学生有氧运动能力上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握力体重指数是指每公斤体重的握力,即肌肉的相对力量,主要反映人的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是反映肌肉总体力量的一个较好的指标[5],握力体重指数越高,表明个体的肌肉相对力量越强,反之则肌肉相对力量越弱。从上述两表可以看出,学生在经过8周个性化运动处方体育教学后,学生的握力体重指数得到了显著性改善,而对照组学生经过8周常规教学后,握力体重指数也有了一定改善,但相对实验组学生在改善幅度上存在一定差距,说明个性化运动处方在提高学生肌肉总体力量上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是指人每分钟用最大力吸入和呼出的气量,其数值的大小取决于胸廓的完整性、肺泡弹性、肺部呼吸肌的力量以及气道阻力[5],它反映机体的呼吸功能的储备能力。从表3、表4可以看出,经过8周教学试验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每分钟最大吸气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由于实验组学生在8周个性化处方教学中,在体育参与的主动性,运动强度、运动密度都有一定的增强,所以无论实验组的男生还是女生在机体运动能力、身体机能以及运动素养上都得到了较大提升与改善。

2.3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个性化运动处方实施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

由表6,表6可以看出,实验组男生在经过8周的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后,在5项指标上均取得了显著性提高,而对照组男生在1000m、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上成绩有所提高,与开展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前相比具有差异性,但测试成绩的提高并不显著。另实验组女生也在5项实验指标上取得了显著性提高,对照组女生只有坐位体前屈一项得到了提高,具有差异性,没有达到显著性提高。

从实验前后的结果比较来看(见表5、表6),实验组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表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个性化处方教学具有较明显优势,对发展学生心肺功能、提高有氧运动能力、增加肌肉力量、发展柔韧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也表明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个性化运动处方,符合学生的体育发展需求偏好,对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性、树立终身体育价值观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热情的提高,对实现“健康中国2030”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3 结论

(1)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实施,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等指标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韧性及心肺功能,对发展学生体质具有重要作用。

(2)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实施符合我国高校学生体育需求偏好,可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使得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

(3)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实施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客观评价自身锻炼效果和锻炼水平,培养终身体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国民体质检测公报[Z].2015.

[2] 戴健.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8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成人体重判定[Z].2013-04-18.

[4] 周志刚,邓蜀李.我国藏、汉族体育系学生呼吸机能部分指标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7):925-926.

[5] 王純,邵平.西藏自治区世居藏族青年BMI与身体机能指标和素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6,52(2):62-70,79.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高校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