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雯婷
[摘 要] 幼儿英语教育是众多中国父母关心的话题,很多家庭正在实践英语启蒙教育,以促进幼儿英语习得。将在分析主要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从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修正性语言输出三个阶段探讨二语习得的规律,并从良好的情绪氛围、浸入式语言交流环境、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纠错反馈四个方面为中国家庭英语启蒙得出启示。
[关 键 词] 二语习得;语言输入;语言输出;纠错反馈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150-02
一、主要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一)语言输入
大多数二语习得研究者都认为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中起很大的作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是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Krashen认为二语习得不同于词汇、语法等具体语言规则的有意识学习,是类似于发展母语的自然而然的潜意识学习过程。“输入假说”认为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经大脑语言习得机制加工处理成为语言吸收是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即如果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大量接触稍稍高出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他们便会在理解信息的同时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习得新的语言知识。根据“输入假说”及其相关理论,理想的语言输入具有如下特征:
1.输入质量。可理解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只有可理解的输入才能让语言习得者把注意力集中于语言形式传递的信息,才能将语言输入内化为语言吸收,才能促进外语学习。Krahen认为语言输入必须处于i+1水平(即着眼并略高于语言习得者的现有语言水平i),才能促使习得者自然实现i+1语言水平。如语言输入材料难度过高,习得者无法理解语言材料,不仅不能提升语言水平,还会打击习得者的学习积极性;如语言输入材料的难度过低,习得者无法走出自身“舒适区”,同样无法提升语言能力。
2.输入数量。Krashen认为要实现语言能力的i+1水平,必须为语言习得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3.输入方式。自然顺序假设中,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者是以一种自然的顺序习得语法结构,语言输入必须在真实语言环境中自然接受,注重语言意义而非语法秩序。
4.输入条件。情感过滤假说中,Krashen认为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转化为语言吸收。学习动力强、状态放松的语言习得者情感过滤屏障较低,获得的语言吸收多;而学习动力弱、焦虑感强的语言习得者情感过滤屏障较高,获得的语言吸收少。
(二)语言输出
在强调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Krashen认为语言输出只表明语言习得已经发生,并不能促进语言习得。这一理论受到以Swain为代表的语言学家的质疑。Swain认为语言输入主要传递的是语言意义,而语言输出则基于对语言形式(如语法特征、句子结构等)的掌握。仅仅理解了输入语言材料的意义不代表语言习得者能够将目的语的语言形式准确、流利地表达出来,并不能算成功的语言习得。
Swain在其“输出假说”(the Output Hypothesis)中指出输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输出活动不仅能够通过循环反复的语言操练提高习得者语言使用的流利程度,输出可理解性语言的交际需求还将通过引起注意促进语言的习得。Schmidt和Gass同样强调了这种注意的重要性,认为注意到自身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差距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注意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促进语言习得:
1.注意表达空白。尝试进行语言输出能够使习得者注意到自身的“表达空白”,从而在后续的语言输入中有意识地补充自己输出中不知道或不确定的部分,巩固现有的语言知识并生成新的语言知识。
2.注意语言形式。语言输出活动中习得者能够通过交谈对象的反馈注意到自己语言使用中语言形式和语义功能等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原始语言输出进行修正,使其更接近目标语。
(三)修正性语言输出
Long的“互动假说”(the Interaction Hypothesis)强调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互动在联结语言输入、语言习得者内在机制、注意语言形式、语言输出这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认为互动,即围绕语言输出过程中交流障碍进行的意义协商,是使语言输入变为可理解语言输入的决定性因素。Mackey进一步指出在有益的互动中语言习得者不但通过对话交流意义,同时也能从交谈对象的纠错反馈中意识到自己语言表达中的错误,促使习得者调整修正其语言输出,使输出更加准确。
二语习得理论将纠错反馈分为显性糾错反馈(如元语言反馈、明确纠错、澄清询问等)和隐性纠错反馈(如重述、引出等)。普遍认为显性纠错反馈能向习得者提供清晰的否定信息,纠错力度较强,但有可能破坏自然的会话语流,引起紧张、焦虑甚至羞愧情绪,提高语言习得者情感过滤屏障。与之相反,隐性反馈能融入会话交流中,在会话语境中将语言意义和形式结合起来,保证对话的自然进行,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否定信息,纠错力度较弱,有时并不能让语言习得者注意到反馈中的纠正意图。
二、二语习得动态规律假想
综上,本文认为二语习得遵循“语言输入——语言吸收——原始语言输出——修正性语言输出”这一动态过程(如下图):
该动态过程中外界可施加影响的关键因素包括:情感过滤屏障;语言输入、输出、互动的量;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纠错反馈。
三、二语习得规律对中国家庭英语启蒙的启示
幼儿阶段对英语的学习是无意识、潜移默化的吸收,是一种隐性的学习,即习得。这种习得遵循上述二语习得的动态规律。以下是根据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得出的几个启示:
(一)建立良好的情绪氛围
1.语言材料或辅助媒介应具有趣味性,能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动力中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充满趣味、贴近实际的语言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幼儿在最自然、最快乐的状态下实现英语习得,达到这样的学习成本低、效率高。
2.创设轻松愉快的英语习得环境,关注幼儿情绪,对其语言输出及时给予回应、肯定和鼓励,避免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低压力、低焦虑的情绪氛围意味着语言习得过程中较低的情感过滤屏障,有利于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吸收,是语言习得的基础。
(二)创设真实自然的浸入式语言交流环境
对于有英语语言能力的家长,可以采用“一亲一语”(OPOL)双语输入原则,即一位家长从幼儿出生开始始终对其讲英语,另外一位家长讲汉语。对于英语语言能力不理想的家长,也应尽量多地在各种生活情境与幼儿用英语交流,并通过英语原版读物、英文歌曲童谣、英文电影动画等方式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有三个主要作用:
首先,保证了语言输入的自然秩序,语言输入在真实语言环境中自然提供,将英语习得融入日常会话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英语。
其次,在宏观汉语环境下保证了足够的英语语言输入量。要实现语言能力的i+1水平,必须为语言习得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再次,产生了实际的交际需求,鼓励幼儿进行英语输出与家长互动。创设真实自然的英语输出环境能够让幼儿对英语在各种生活情境中的使用做好准备,以后处于类似的环境就能快速反应,形成英语思维。
(三)提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1.语言输入以幼儿的认知和语言水平为出发点
把握语言内容的难易程度,使语言输入着眼并需略高于幼儿认知和语言水平(即i+1),在幼儿可理解的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注意发音清晰,多使用简单指令、具体词汇,而非复杂指令、抽象词汇。使用英语儿歌、绘本等辅助材料作为语言输入的载体时需与幼儿的认知理解能力和语言发展阶段相匹配。
2.语言输入围绕“当时当地”话题
研究表明,针对幼儿使用的儿童语言因具有“当时当地”的特征,有利于语言习得。也就是说,当语言输入围绕幼儿正在做的事情或者正在幼儿身边发生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东西和事物时,幼儿能更好地注意并理解语言传递的信息。这要求家长尽量多向幼儿描述看见的东西、正在做的事情,使语言输入围绕“当时当地”的话题。
3.语言输入以实物、图片、手势、动作、表情、语调等辅助理解
0~3岁期间,幼儿主要通过听觉、视觉、身体接触等来感知语言,因此对幼儿进行语言输入需有实物、图片、手势、动作、表情等教学辅助。要建立画面、声音、动作在大脑中的联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看图指物识音法和全身反应法。看图指物识音法是指一边看到物体或图片,一边听到对应的英语发音,从而建立物体、图片与语言之间的联系;全身反应法指听到英语指令,用身体作出相应的动作或表情,从而建立动作、表情与英语之间的联系。
(四)提供纠错反馈
在幼儿进行原始语言输出后,针对输出中的语义和语法错误,家长应给予纠错反馈,使幼儿注意到其语言表达与目标语的差距,从而产生修正性语言输出。值得注意的是:
1.在以意义传递为基础的幼儿语言习得中,为保证会话交流与意义传递的连续性,同时为避免打击幼儿语言输出积极性而产生高情感过滤,纠错反馈应以隐性反馈(如重述、引出)为主,即不使用否定词语、不明确指出幼儿表达错误,而是直接提供或引出正确的表达。
2.由于隐性纠错反馈在引起注意方面不如外显性纠错反馈有效,可使用多次重复正确表达、解释正确表达与错误表达之间的关系、升高音调、采用副语言暗示(如手势、表情等)等方式进行强化。
综上,本文认为幼儿二语习得遵循“语言输入—语言吸收—原始语言输出—修正性语言输出”这一动态规律。为做好家庭英语启蒙,父母可从建立良好的情绪氛围、创设真实自然的浸入性语言交流环境、提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提供纠错反馈等方面着手,帮助幼儿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习得英语。
参考文献:
[1]Stephen D.Krashen.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Pergamon,1982.
[2]吴晓昱.任务型教学在儿童英语学习“语言输出前期”的应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4):150-151.
[3]郭莉.语言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对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启示[J].读写算,2012(31):201.
[4]秦芳.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对幼儿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学实践研究,2012.
[5]Swain.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G. Cook and B. Seidlhofer (Eds.),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125-144.
[6]P. M.Nina.Lightbown Spada. N.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7]黎彦,梁智.語言输出的作用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柳州师专学报,2005,20(1):71-73.
[8]Long.M. H. 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n W. C. Ritchie and T. K. Bhatia (eds):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96.
[9]Mackey. A.Feedback:noticing and 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Applied Linguistics,2006,27(3): 405-437.
[10]蔡露.显性与隐性纠错反馈:功效与应用[J].龙岩学院学报,2016,34(3):58-60.
[11]吴万华,单兴缘.宏观汉语环境下儿童汉英双语习得的可行性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2010,23(4):111-113.
[12]雷慧昱.儿向言语及其对儿童英语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2):124-126.
[13]蒋乡慧.婴幼儿英语习得策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0):244-245.
[14]盛绘.二语习得中的纠错反馈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26(1):112-115.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