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梁 曹根凤
教学督导的目的是推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要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经过教师的发展和进步,再实现教学督导的目的。所以,怎样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教学督导机制,推动教师专业进步,是高校加强效率管理的核心问题。笔者尝试通过分析“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学过程中,如何分专业进行教学督导做进一步的探讨。为提高教学督导队伍的综合素质,保证教学督导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提供理论依据。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的一个必然选择,中国如果想迈入中高端,升级转型,务必要使万千中国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双创”的作用正在于此。
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一直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方向,使学生在已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倾向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能力和实际工作技能。应用型是指实际工作技能纯熟,高级指的是基础知识扎实。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与一般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也不同,它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因此高职教育不仅是要符合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准,还要在专业与课程的设置上,师资队伍和督导团队的建设上,教学环节和实践内容上都要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发挥出自己的特色。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教学督导在促进高校三风建设、确保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师资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是目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的方式之一。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相关专业课程的教与学产生了尖锐矛盾,已有很多高校提出依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理论基础,实施专业分层次教学。
一、督导团队建设的研究和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设有督导机构。但是其中大部分督导力量都相对薄弱。督导人员一定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水准,才能符合督导工作对导向性、专业性和评价性的要求。督导人员大部分都是自学,很少有培训活动,因此对教育法规政策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刻,工作能力有效,工作效率也不够高,在管理和教学方面都不能给与一定帮助和知道,督导团队的整体专业程度还有待提高。
因为高校教学督导制度建立时间还很短,缺少一定经验,所以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目前,较为突出的矛盾呈现在学科专业无法匹配。由于督导人员数量不够,高校专业开设的细化,加之督导员的教学、行政任务繁重,故督导只将工作重点放在常规听课上,无暇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学科专业建设中,对年轻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也多是停留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仪态的展现以及教案的分析解读上。客观上造成了专业不对口,指导效率低,也因为自身工作的因素,针对性的督导工作很难展开。虽然有些教师是从一线退下来的,但是不可能对每个科目都能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也会致使教学督导的效率降低。
二、督导团队的不足和建议
教学督导工作是一项有特定目的的系统工程,要有效地开展教学督导,需要从新教师岗前培训入手贯穿整个在校执教期间。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综观各高职院校近年来的教学督导情况,目前,高校教学督导的指导对象还只是针对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老师。认为教学督导只是一种形式,但是在长达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教学工作中,“老”教师更容易被“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束缚。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更应该在“督”的过程中开创教学思维,让课堂氛围活跃,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将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当前多数情况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个是在教师常态課堂监控中“格式化”现象重。巡课记录内容简单,基本是填写是否缺勤,有无教师上课,只看到课堂的“量”,没能发现“课堂准备、教学活动设计、师生互动”等课堂教学“质”的问题,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促进作用不大。二个是教师常态课的听课密度不大。多数督导人员的听课记录都体现在教研课、公开课或指定课上,基本没有专业教师常态课的听课记录,缺乏对专业教师常态课堂的教学指导。致使个别教师每次常规检查存在相同的问题;教学常规检查中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整改,弱化了常规检查的督促整改的作用。
当下,有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督导制度依然缺少对教师的个人意愿、个人需求和个性的关注,依旧采用着行政主导,古板又片面的评价方式和理念。当前,督导工作主要是聚焦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通过听课发现问题。监督的一方往往是一脸严肃,而被监督的一方则战战兢兢,难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也正因如此,教学督导工作不应再沿用单纯的评估方式,重心应该偏向调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积极主动性。其次,教师教学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与教学督导工作有着密切关系,如果这些管理制度不够科学有效,必定会对教学督导工作的展开有影响。(作者单位为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柯梁(1983—),女,农业推广硕士,高级农艺师,一级职业指导师,高校创业指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