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健
[摘 要]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多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直出现“重教书,轻育人”“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作为德育主要渠道的德育课堂教学效果较差。从社会、家庭、学校课程设置、师德修养、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就提高德育课堂实效性作初步探讨。
[关 键 词] 德育;实效性;趣味性;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242-01
在黨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长期以来,德育工作实效甚微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对学生影响巨大
曾有人提出“5+2=0”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学生在学校接受五天的思想教育,星期天回家两天的所见所闻后,效果全抵消了。毕竟,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最终也要融入社会中,成为社会的一分子,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将更广泛、深刻。
(二)家庭因素
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有的家长往往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作为教育孩子追求的目标。这种教育方式无形中歪曲了学生的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提不起精神,学不进去
有的教师缺乏责任心,不钻研教材,不注重创新教学教法,上课时只顾自己海阔天空地讲,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如此教学,岂能有效。
二、提高德育课堂实效性的方法
(一)净化社会环境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建全社会监督机制,给家长、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
教师是思想道德的传输者,是学生心目中的道德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增强事业心,转变教育观念,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事业。教师要有责任心和爱心,要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把学生看成自己的艺术作品,细心雕琢,精心呵护。
(三)课程设置要有科学性,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要有时代感,要与时俱进
如今,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领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与此相适应,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要求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修养,尤其是要组织教师学习“十九大”精神,使教师的思想得到提升,将“十九大”精神进融入课堂教学中。
2.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要学以致用
德育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德育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情感出发,将学生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更具有针对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顺从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掌握知识,发展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悟生活世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崇高,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回过头来,我们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我们的德育课堂教学是否考虑到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我们所传授的内容是否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目前,学校所使用的教材虽然在内容设置上考虑到中学生实际关注的一些问题,如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时代对人的要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就业观念、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就业准备、创业实务知识、创业基本程序等,但理论性太强,学生在阅读时,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德育课教学要有针对性,要学以致用。
3.课堂教学要增强趣味性,要寓教于乐
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德育课的教学资源丰富,生活中的事例、网络上的事件、社会的热点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课堂资源,那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关心的话题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快乐学习。另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可以通过采用角色扮演、辩论会、模拟法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置身于比较悲苦的氛围中,你会产生一种悲伤的感情;当你置身于欢乐的气氛中,你会产生愉悦的心情,这就是情境对人的影响。在德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搭起一个发现问题的平台,通过问题情境组织教学,在协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让学生的理论学习回归生活实践。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调动人的情感,激发人的思维,而且能引起人的共鸣,使人自觉融入情境之中。所以说,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
总之,影响德育课堂实效性的因素有很多,作为德育教师,只要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发展,就一定能改善德育课教学现状,提高德育课堂的实效性,取得良好的德育课堂教学效果,把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张铭凯.努力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1):3-9.
[2]廖志诚.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探究[J].教育伦理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