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关 键 词] 体育;有效教学;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139-01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反复练习和训练一直被视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怎样使体育课堂教学有效呢?笔者在此谈一些策略。
一、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使学生“兴奋”。可以通过看教师的示范、同学的演示、录像和挂图等方式让学生动起来。如,前滚翻的学习,学生开始可能对其兴趣不高,但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资料或教师现场演示后,情形可能就会大不相同。当人在跑或骑自行车的过程中摔倒后做前滚翻,身体可能不会受伤或减轻伤害。当学生知道前滚翻是在非常情况下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时,他们就会有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内在“需求”后,才会主动参与,积极学练。
其次是兴趣的保持。让学生创造性地玩出花样是保持兴趣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例如,教师先示范快放快收的游戏,然后要求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数量尽可能多的游戏,学生对此类活动一般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在激发学生兴趣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操作:二是要体现集体智慧;三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搞好调控工作。这样,就可在学生积极参与下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传授并充实鲜活的教学内容
(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生多学或少学一些竞技运动技能,学生掌握的运动动作是否规范都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自己的体能和运动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以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为基础
以健康作为第一目标的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让学生学会走、跑、跳跃、投掷、攀登、爬越等动作的技巧与方法,积累在紧急情况下选择正确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规避危险的经验,懂得健康和安全是对个人、家庭、社会负责任的表现等为人之道,具有重要意义。
(三)体育技能教学要有美的熏陶
体育可以塑造形体美,也可以展示动作美。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美学价值提高教学有效性。首先教会学生观察、发现、欣赏美的事物和动作的方法;其次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通过经常性的锻炼和训练塑造美的体型,使男生表现出阳刚美,使女生表现出曲线美;最后是引导学生正迁移,从对行为动作美的塑造进而过渡到对心灵美的塑造。
三、掌握并运用有效的教学程序
(一)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一是应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应促进学生实现从学习运动技能到学会体育进而达到会学体育的转变;三是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参与体育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还要为学生表达与交流、承担与分享创造条件。
1.接受学习法。在教学体操动作和韵律体操动作的起始阶段,都需要采用接受式学习法。
2.自主学习法。现代体育教学越来越关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越来越关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也就是让学生学会針对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练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与指导,取得最佳效果。
3.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对一些运动技术与方法的原理或练习方法进行探究是很重要的。如探究表明,在蹲踞式起跑时,不仅要步幅小、频率快,而且身体要向前倾斜,同时还要注意跑直线。
4.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能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和“孤学”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和“群学”,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还有利于促进互助性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5.游戏学习法。竞技技术教材化,不是不要技术,而是要把用于竞技的动作变成学生生活、生存所必需的生存能力;而教材游戏化,则是让学生在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中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进而形成生活、生存技能,所以,游戏教学法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合理安排教学方式
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也要认真对待。一是适时调整。体育教师在编制与执行教学计划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如学生的学习情况、场地情况、天气情况等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二是灵活安排。提倡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形式。因此,要着力开发并利用好课内外的体育资源,以促进学生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建立并实行科学的激励机制
我们十分重视对学生体育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强调在评价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指标的同时,更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和健康行为等,以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从机制上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调动和保护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具体的评价方法有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具体的评价形式有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和家长评价等。
总之,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体育理念,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并发展体能,这样的体育课堂教学才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