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瑛琦
[摘要]初步探讨在现代中职语文教育中如何突破常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188-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如何进行创新,可能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局面。我认为创新的基础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人类的思维则决定人的发展。所以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在长时间的语文教学中,我逐渐认识到:语文教学要想取得真正的效果,语文教师就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最重要的是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把语文教学的重点从重视学生的课文知识的掌握,深入学生的培养思维形成。
针对以上观点,我在教学中尝试着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我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
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由此带动了学生其他能力的提升。在这里,我把我的一些做法归纳如下,和大家探讨研究。
一、以课堂为主要阵地,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战场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课程标准》
1.导语。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引人入胜的导语是吸引学生快速进入教学的“先锋”。
例如,我在上《伯格曼法则在北极》一文时,利用多媒体上课,在导入时就用了一段北极动物的视频,憨态可掬的北极动物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2.人脑的思维具有跳跃性,思想的火花随时可以迸发出来,我们的学生一旦进入学习状态,他们思想之活跃是令我们为之惊叹的。所以我在课堂上随时注意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思维的迸发,马上因势利导,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例如,在上《落日》一课时,我结合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9.3”阅兵给学生讲解。其中有几个学生对军事很感兴趣,在回答问题时,就由阅兵时武器谈到了抗战时中国军人武器的简陋。我就顺势结合这点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作者对日本的感情的感悟。
二、注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适当创造增强学生思维的方式方法
我校的学生大都处于十七八岁,其心理具有明显的青春期特点。加上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达,从而造成学生心理具有一定复杂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1.当今之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反映在学生身上最明显的就是“手机的普遍化”。学生对外界信息的获得不再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和报纸杂志的传统手段,而是利用手机通过网络获得。他们对新信息的了解和接受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是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网络上错误的信息,以用来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增强思维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
例如,我在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课时,在介绍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时,我就加入了“网络流言”。我列举了当今网络上种种的流言,指出其错误性和危害性,启发学生思维对待这样的网络流言应当具有辨别力。
2.“百花齐放”的思维。我们每个人都追求个体的独立。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不喜欢教师和家长“道理式”的说教,更多是希望平等地交流。因此,我们无法做到学生思维的“统一性”,也不可能要求他们“千篇一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在教学中更强调思维的独立性。
例如,我在教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文中,抛弃传统讲解,而是设置多角度、多层次、多导向的问题。“如果你是作者,你会辞官么?”“村民们会怎样看待辞官的陶渊明?”等问题的提出,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独立性。“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具有自己独特的效果。而笔者在上文所提一些方法也仅仅是个人的一些见解,仅供读者参考。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路国荣.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之我见[J].职业,2012(9):167.
[2]乔鑫,赵彩枫.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之我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0):124-125.
[3]莫凡,李燕.中职语文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6).
[4]刘年华.中职语文素养培养之我见[J].祖国,2017(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