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江 赵月 李立 王润 李媛
[摘要]方志敏精神的主体内容是“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互联网、自媒体等新时代特征带来的冲击,产生了诸多新特点、新问题。因此,大力弘扬方志敏精神,努力推进方志敏精神与新时代精神相结合,使之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 键 词] 方志敏精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246-02
一、引言
江西省红色资源可以概括为“一个人物,四个摇篮”,其中“一个人物”指的就是方志敏同志[1]。在中共党史和江西党史上,方志敏同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特别是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在2005年成立之后,社会各界开始深入研究方志敏同志和方志敏精神,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近年来,以方志敏同志生平事迹和精神内涵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得到广泛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和2016年七一讲话中都讲到了方志敏同志和方志敏的著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过他多次读过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清贫》,每次读都能受到很大的启示、教育和鼓舞,《清贫》中描述的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回答了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和革命者的伟大信仰。由此可见,方志敏同志及其精神内涵有着划时代的教育意义。本文通过综述相关学者对方志敏精神的研究结果和定义,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现状,探讨方志敏精神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以及方志敏精神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方志敏精神概念与内涵
关于方志敏精神概念与内涵的研究,相关学者给出了见解。刘金菊、陈莲提出:“方志敏精神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方志敏精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方志敏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斗争历程中所培养和形成的革命精神的总称。”[2]在《试析方志敏精神的内涵与形成》一文中窦春芳认为,方志敏精神就是对方志敏的言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提升到一个精神层面上,要浓缩成几个为大众所认可、为大众所熟悉的字,字数越少越好,便于人们去记忆和被世人所接受。[3]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杨子耀认为方志敏精神可以概括为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爱国是核心,清贫是灵魂,创造是精髓,奉献是基石,这四个方面是有机的整体,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4]本文比较偏向于采用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杨子耀先生的观点,把方志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清贫、创造、奉献”为主体的一种精神。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很多人认为只要让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成功掌握专业技能找到工作就算成功了,忽视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人格的形成、人品的培养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国家已经迈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互联网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自媒体等多种网络交流平台,冲击着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西方的文化思潮不断输入,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还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落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在当前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状况的调查与了解过少,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和思想辅导,不能很好地解答学生的困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四、方志敏精神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一)方志敏精神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在方志敏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的研究方面,很多学者已经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周泰山在研究赣东北根据地经验时指出,赣东北省创造奇迹的重要原因就是方志敏式思想理论教育[5]。赖文玉指出方志敏精神在和平年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并没有过时[6]。江西省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万建强认为,发扬方志敏精神有助于树立共同理想,有利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李康平[8]、于国丽[9]、康厚德[10]等认为,应充分挖掘和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形成时代性的教育成果,构建适时性的内容体系和实践性的德育基地,大力开展有明显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独特优势。
在方志敏精神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方面的成果却较少。方志敏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爱国、清贫、创造、奉献”,实际上这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思想基础相一致,与《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也存在不谋而合的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方志敏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学生坚定信仰、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安于清贫;知行合一、敢于创造;牢记使命、乐于奉献,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方志敏精神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毛泽东早在抗战时期就说过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就是掌握思想教育。[11]改革开放之后,随着高等教育逐渐恢复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12]。尤其是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议的召开,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习和运用方志敏精神,对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来看,方志敏精神内涵丰富,是我们党和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方志敏精神集中体现为“爱国、清贫、创造、奉献”,其中爱国是核心,清贫是灵魂,创造是精髓,奉献是基石,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是相一致的,教育价值巨大、影响深远。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繁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尤其在高职院校中,大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势在必行。将方志敏精神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途径,从而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从实践上来看,将方志敏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符合党中央2016年31号文件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创新创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将方志敏精神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途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五、结语
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多高职院校都采取了一定的方式嫁接红色资源的平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对红色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流于形式等种种原因,导致出现了“为学习而学习”的现象,并没有把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很难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思想素质。本文研究方志敏精神和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探索出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的方式方法,希望通过与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共建方志敏特称团支部,利用特称团支部的平台对方志敏精神进行深入研究,把方志敏精神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丰富育人内容、改进育人方法、创新育人形式,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进行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国云.近年来方志敏精神研究综述[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32(1):55-59.
[2][3]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方志敏精神与执政党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
[4]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方志敏研究文丛(一)[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
[5]周泰山.论方志敏式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1):10-12.
[6]赖文玉.方志敏清贫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J].中国商界,2009(7):338-339.
[7]万建强.方志敏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9(9):196.
[8]李康平.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的价值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67-70.
[9]于国丽.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路径探讨[J].学理论研究,2009(28):181-182.
[10]康厚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46-48.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李春梅.长征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