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探讨

2018-06-11 01:49乔慧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2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实践教学互联网

摘 要: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思政实践教学成为了我国高校思政教学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互联网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打破了传统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也能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水平。借助互联网共享性与共赢性,提高思政实践教学的创造性,这对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改革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思政;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院级教改项目“基于高职学生习惯养成视角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17014YFC)的阶段性成果

引言

高校思政教育应该发挥思政实践教学的作用和价值,结合当前的改革形势和要求,进行自我变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全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互通共联的电子网络格局,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的平台,为高校思政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一、互联网为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带来的影响

1.拓展了知识传播途径

当今各种新媒体蓬勃发展,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学生能够借助互联网了解更多时事新闻以及前沿的政治思想。传统思政课堂上,以教师的口头传授为主要形式,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思政教育思想传播受到了一定局限。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共享性为思政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途径,拓展了思政教学范围,也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思政学习的热情。

2.思政教育环境更加开放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教育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离不开网络,与外部世界互联的渠道更加通畅、便利和及时。校园不再是封闭的环境空间,已经由传统的较为封闭的学校教育环境转变为现代的比较开放的社会教育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教育的空间和平台被拓宽,网络教育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面临新的挑战。

3.符合思政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 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现在的大学生活跃在各个自媒体和网络社交平台,创造着层出不穷的网络用语和网络技术。相较于灌输式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已难以适应现在学生的需求。作为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直面科技带给传统工作模式的巨大冲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采用 QQ、微信、博客等新媒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新的交流模式,充分满足多样化、个性化、自主性需求,更加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

二、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对策分析

1.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增强实践教学的主动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理论教学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保障为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精神和学习动力,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在被动实践活动中趋向于主动发展。在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进行结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推动学生自助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对社会进行了解和认识。

例如,在学习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論》内容的过程中,就需要将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和思想内容以及实现方式等相关知识向学生阐述之后,还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青春梦融入到中国梦中,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绽放自己的青春。首先,可以在课余时间,展开有关青春共筑中国梦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互联网技术,将相关知识呈现出来,从而激发大学生对如何实现自己的青春梦进行探讨和研究,促使大学生可以从自身内心深处,逐渐认识自己所担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其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关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的活动,发挥榜样的作用,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尤其对一些能力较强和拥有梦想的大学生,要进行特别鼓励。总而言之,要运用互联网技术自身开放性和透明性的特点,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打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增强实践教学的自觉性

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互动性和参与性的特点,不仅实现了教师的交互式教学方式,也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这个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在网上听课,然后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除此之外,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来说,不仅是对知识进行传输,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对知识进行处理和转换,运用聊天、访谈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在网络中完成了传统的实践教学过程。

例如,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生活道德规范的内容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身边生活的道德规范进行了解,并且通过互联网技术,让学生对生活中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进行调查。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维护生活秩序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引导大学生将自身的经历融合进去。另外,大学生还需要将课堂中的内容和课外知识进行融合,并且在网络和课堂教学中进行分析,将自身实际的经历进行分享,从而培养大学生自身的优良美德。实践教育更多的应贯穿在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中。

近几年,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慕课”的浪潮之中,并形成了果壳网、中国大学 MOOC 等中国本土“慕课”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好这些优秀的网络平台,建设一批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选取自己关注的内容,在教学课堂上能够跟同学、教师开展大量的沟通与互动,从而内化教学知识内容。学生还可以在网络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心得体会,要积极鼓励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完成传统意义上的实践教学。

3.利用互联网的共享性和共赢性,增强实践教学的创造性

通过对互联网技术自身共享性和共赢性特点的运用,促进网络教学,使之逐渐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辅助手段。这就需要将传统思政实践教学模式贯穿到网络社会的发展中,保证其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高校思政的实践课程会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社会公益志愿活动、专业技能的培养等,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教学“随时随地”与“异时异地”相结合,有效给予大学生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据调查,一些高校学生通过设立不同类型的社团,并改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的日常教育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有更大的自由。并且通过移动学习的方式,开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范围,通过网络平台在服务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例如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职业咨询等服务,创新教育模式,积极掌握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除此之外,微信中的分享功能,也为思政实践教学提供了比较方便的传播途径,有助于形成自我教育、朋辈示范的积极氛围。

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客观要求。互联网平台为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教学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料,不仅能够提高思政实践教学质量与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总之,高校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其更好的为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改进路径[J].朱慧芸.亚太教育.2016(25).

[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张海霞.中国培训.2016(16).

[3]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J].张衡.亚太教育.2016(30).

作者简介:乔慧(1983-),女,山西临汾人,研究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邮编402160。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实践教学互联网
谈高校思政课堂的文化建设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学系统的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试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