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问题及建议

2018-06-11 09:31陈杰军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建议高职院校

陈杰军

摘 要: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而为了保证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改革,但高职类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管理工作是各大高职院校在学校建设上的重点环节,关系到学校工作的全局。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建议

伴随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职业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学生管理工作是各大高职院校在学校建设上的重点环节,目前各高職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上不够重视,缺乏创新与活力,使其流于形式且模式较为单一落后、服务学生以生为本意识缺失、社会化后勤保障不力等,能否抓好学生管理工作,关系到学校管理工作的全局。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重点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改进建议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入学门槛降低导致了生源质量的普遍下降。现时期高职学生往往呈现出以下特点:1.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许多学生没有很强的学习动力和良好学习习惯;2.专业意识模糊,缺乏职业思维。高职生入学时虽然选择了专业,但不少学生是遵从家长的意愿,学生本人对专业的了解不够深入,专业意识不强,更不具备良好的职业思维;3.自我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为人处世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集体观念淡薄。此外,高职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教育背景,使得他们在相处过程中不断地有冲突和碰撞,这些都给学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高职院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模式单一。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施行分层交叉式管理,具体事宜涉及到多个部门,面对的管理对象是自律性较弱的高职生,种种原因都将导致学生管理者每日被埋于各种事务堆,疲于应付。日程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没有精力研究学生管理工作规律、总结学生工作经验教训等,导致学生管理工作表面化,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传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都是以专业班级为基本单位,在日常管理上按专业班级统一配备辅导员,系院层面有负责学生日常管理的学工科,各管理层面组织成员相对稳定,但管理的深度广度不够,思想教育工作相对封闭,不能够与时俱进,在工作中缺少实时的沟通和科学化的指导,因而更多的是依靠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经验,使其管理模式比较单一。

(三)服务学生意识缺失,后勤保障不够。

职业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互动过程,学生既是教育管理对象,又是学校服务工作对象,这一双重性要求学生管理工作应当与服务工作相结合,没有良好的服务就不会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育人环境。由于高职院校采用行政化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工作管理者,对学生训导多,关爱和权益保护少,管理事务多,服务学生意识缺失。后勤保障不够,为了减轻院校建设成本负担,使学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后勤服务质量低下,由此经常性导致学生对学校的“住宿条件差”、“食堂饭菜差”等保障问题投诉。学院的硬件设施滞后、后勤保障不力,也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矛盾原因之一。

二、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建议

(一)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多角度、多途径建立一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学生管理队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教育的全过程。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学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配齐配足辅导员数量,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全力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职业化专业化程度高、综合素质强的辅导员队伍;2.建立健全学校领导、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和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党员深入班级一线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状态,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浓厚氛围;3.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加强对于学生干部工作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功能,了解学生动态,有效构建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学校要制定科学规范合理的奖励措施激励大学生积极上进,品学兼优,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激发大学生见贤思齐、比学赶超,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创新学生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育人思想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成长成才为目标,应积极研究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全方位了解关心学生,关注学生内心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政教育及各项管理工作。学校要将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在刚性管理中加入柔性管理的因素,给学生以最大限度的人文关怀,建立师生平等对话的管理机制,如学生议校会制度,学生座谈会制度等。管理者应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为他们切实解决学习、生活、择业等实际困难,所谓学校教育无小事,事事教育人;学生事务无小事,事事当重视。学生管理者只有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方能将管理和服务最终内化成学生自觉成长成才的主动自省、自律、自我提高和发展。

(三)提升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性

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建立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对其进行管理时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要尊重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惩罚,但是一定要注意惩罚有度,如果学生出现迟到早退或者是旷课的问题,教师不能单纯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应该与其进行当面交谈,问清楚具体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如果学生表现良好,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形势下,教育模式有了很大改观,与传统的教育相比,新形式教育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能力的高低并不仅仅取决于其分数的高低,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学生管理工作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再向其传授相应的知识理论知识。管理人员首先应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知程度,这样在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时,学生也更加乐于接受。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存在着很多的难点问题,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必须要结合现在的教育形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完善学生管理制度,选择合适的学生管理方法,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人员也应时刻保持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注重以学生为本,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诉求,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起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建议高职院校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