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雅洁
摘 要 幼儿成长发育及运动对其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现今对幼儿的研究集中在动作发展和运动的促进作用中。本文对幼儿体育运动和身心发展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提出建议,供后续研究参考。
关键词 幼儿体育 身心发展
幼儿时期是人生成长的第一步,在初期打好基础,期盼全面发展是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共同心愿。在幼儿时期,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尚未发育完善,各个生理系统和心理发展的功能还不成熟,对外界的刺激不能完成自我保护的反应,所以无论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因素对幼儿的身心都会构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幼儿的生长发育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最忌拔苗助长、不闻不问。幼儿进入学前年龄段会接受初步教育,幼儿园则成为了最主要接受教育的场所。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曾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教育将保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作为最直接目的,那么只有教师重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正确把握幼儿身心健康的教育策略,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本文将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一般规律进行阐述,并对比分析运动项目对幼儿身心健康产生的实际影响,以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1概念界定
1.1幼兒
百科大辞典中对幼儿的解释比较详细,幼儿前期即“托儿所期”,这一时期生长发育速度减慢,语言由词到句,动作由爬到直立行走。幼儿后期即“幼儿园期”,又称“学龄前期”。四肢增长较快,肌肉逐渐增强,活泼好动,求知欲和模仿性加强。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在大多数的研究中,将幼儿年龄阶段定义为3-6岁,在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的儿童,根据年龄段划分班级活动,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评价幼儿活动效果。
1.2身心发展
身体的发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方向。人们通常把动作作为测定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一项指标。心理和身体发展是互相联系的,心理发展成熟在一方面决定了动作发展的水平,但动作发展也不能完全用来评价心理成熟程度。动作的发展除身体成熟外,还可以依靠后天习得。
2运动对幼儿身体发展与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
2.1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的特点是具有器械,对抗争执性较强。大部分的球类运动都是集体的竞赛方式,应用于幼儿活动中可以培养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性和思维发散性。以三大球中的篮球为例,从幼儿阶段开始进行篮球活动的锻炼,一方面,可以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及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篮球运动主要依靠的是传、接、拍、运以及投等动作,通过长期的练习不仅可以让幼儿的肢体动作更加协调。另一方面,通过对幼儿进行篮球活动的锻炼,还能增强幼儿在对抗项目中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何东亮研究后发现,进行幼儿篮球运动的幼儿体质体能各项指标都有显著性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幼儿进行篮球运动能够提高韧带和肌肉的弹性、延展性及柔韧性,能够提高幼儿的速度意识、反应速度和灵敏素质,能够促进幼儿腿部力量的发育。运球所需要的精细动作能力促进幼儿小肌肉群发展。比赛的现场环境及队友间的配合帮助幼儿辨别方向,急停急起提升平衡能力。
关于球类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从宏观的角度评价球类运动可以对幼儿产生怎样的影响,仅有的理论结论还不具备说服力。
2.2田径
幼儿的基本动作以走、跑、跳、为主,结合游戏构成幼儿园基础的体育活动。近几年来,幼儿田径的研究以少儿趣味田径的比较热门,少儿趣味田径是在国际田联的指导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采用最简单的走、跑、跳为主要形式,在兴趣中掌握田径基本技术。
刘波将传统田径课程和趣味田径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传统的田径教学和趣味田径豆对小学生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有显著地提高作用。此外,少儿趣味田径与传统田径教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更高。
通过实验类的研究发现,采用趣味田径课程实验的幼儿的立定跳远、10 米折返跑、双脚连续跳、走平衡木和坐位体前屈这些幼儿园体能测试指标都有提高。其中网球掷远无显著性差异。可见,趣味田径课程在发展幼儿身体素质上较全面,但是田径运动锻炼上肢肌肉力量耐力还有一定的不足,对发展幼儿上肢力量有待加强。
2.3体操
体操是一项采用徒手或手持轻器械完成一套动作的竞技项目,田径被称为“运动之母”,那么体操可以称之为“运动之父”。原因为基础动作的学习是其他高级动作的基石,高级动作的变化都是在基础动作中演变而来。
崔亚楠对4-6岁幼儿采用了啦啦操教学的实验方法以观察幼儿的协调能力发展,实验结果显示:幼儿啦啦操可以明显提高4-6岁幼儿协调能力,对身体姿态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性别差异显著。女性幼儿的平衡性优于男性幼儿。4-6岁男生的操作性皆好于同年龄段的女生。 贾宝童对4-6岁幼儿进行体操教学,观察幼儿大肌肉群动作发展的情况,结果表明:幼儿体操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4-6岁幼儿的大(下转第206页)(上接第198页)肌肉群动作的发展,且对位移技能的影响较为显著。
3已有研究述评
(1)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心理发展成熟、理解水平提高,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和技能习得。动作发展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应心理发展水平,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2)幼儿阶段的干预内容要基于生长发育特点,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技术性的动作游戏化,制定幼儿努力即可达到的目标,避免成人化趋势。在指导幼儿游戏时,教师要明确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除了必要的提示和引导外,不要根据成人的意愿影响幼儿思维发散。在现有的幼儿实验中,对单一年龄段进行的实验较多,比较少见的是多年龄段,不同内容的同时干预。以及干预内容有“小学化”倾向,要求幼儿的动作像广播操一样整齐有节奏,看重纪律性。
(3)每个地区幼儿园进行的实验都有很多。如沈阳地区对3-4岁幼儿进行的体操研究,也有4-5岁,现今缺乏将地区研究内容汇总得出结论的文献,地市较为分散。在研究的内容方面,球类的幼儿实验内容还较少,理论过于宏观。研究朝向竞技性内容的研究。相对来讲,体操的实验内容已经比较丰富和完善了,对于球类幼儿中的普及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比如将两者的优势结合。
(4)树立儿童的主体地位。儿童观是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结构中具有前提性和基础性的重要构成要素,培养儿童学习生活的幸福感,结合专业,引导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常伴有入园焦虑,教师需要从心理方面分析和帮助幼儿排解焦虑,接受陌生环境和培养信任感。从家庭、幼儿园合作实现。现今许多幼儿园开展了亲子活动,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开展丰富的地区定期举办亲子运动会,不同的地区开展的情况类似,城市好于乡村。用亲子参与的形式减轻入园焦虑和重视儿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世全,李修松,萧钧,祁述裕等.中国百科大辞典[M].华夏出版社,1990.
[2] 巫素华.浅谈篮球活动对幼儿基本动作发展的促进作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6(10):30-32.
[3] 何东亮.幼儿篮球运动对6岁幼儿身心发展影响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4] 刘波.国际田联少儿田径运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大肌肉群动作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5] 蒲洪玲,杨丹.“体智能”和“趣味田径”课程对幼儿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01):124-128.
[6] 崔亚楠.幼儿啦啦操对4-6岁幼儿协调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7] 贾宝童.幼儿体操教学对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 2015(02):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