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作用于现实生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要立足于课堂,而个性化的课堂作业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数学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提高学习技能,又要尊重个体差异,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更加凸显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究个性化课堂作业,让学生爱上数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个性化;作业
作者简介:陈小丽,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水电二局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广东 广州 511340)
基金項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Guangzhou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2016年度课题“小学数学个性化设计与实践的研究”(编号:12015547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0-0051-02
笔者任教小学数学多年,但是每次接手新班级时,总有一小部分的学生不喜欢数学,究其原因,大多都觉得学数学费劲、作业枯燥乏味、数学不如其他学科有趣……为了让学生们爱上数学,笔者重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有效、持久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经过不断的实践证明,除了让课堂知识的学习设计新颖有趣,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课堂作业设计。
一、让数学课堂动起来,先来个“课前热身”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于个性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授受新课进行课前预习时,笔者通常会先设计一些“课前热身”的作业,让学生们的情绪调动起来,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在一年级上册“分一分”知识点的教学中,老师先让学生来做一个游戏,叫了三男三女六个学生到讲台上,让学生分成两类,学生们很快就能把六个学生分为男女两类。老师表扬他们之后,接着又叫了三位女生把三位男生替换掉,让学生们对讲台上的六位女生进行分类,学生们稍微思考后,马上意识到可分为长头发和短头发两类,有些学生还根据六位女生的特征分成了高矮两类、胖瘦两类。答案被肯定后,学生们还意犹未尽地等着老师再来一个游戏。这个时候,教师再按教材要求不动声色地把新课内容一一呈现,即使学习完毕,他们还处在兴奋状态,丝毫不觉得课堂内容枯燥无味。只有课前热身和新授知识让学生觉得好玩有趣,课堂作业巩固这一环节才能激发学生们持久的兴趣。
二、实行个性化作业设计
1.“全民型”作业。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小学生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且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成功的教学不单要提高所有学生的技能,还要尊重个体差异,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学到知识。“全民性”的作业便应运而生,它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征,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让他们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在二年级上册“量长度”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课堂巩固作业时,老师设计的第一个作业是“①1米=( )厘米。请找出身边大约1米、1厘米长的物体。②同桌之间合作量一量你们课桌的长宽各是多少?”这样设计作业目的在于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参与,通过身边熟悉的事物感知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题型难度不大,可操作性比较高,基本符合所有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取并巩固知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我能行”,从而更有信心跟着老师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知识。
2.“提高型”作业。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决定了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必须多鼓励他们,虽然挫折、失败有时能让人吸取教训并成长,但成功的自信更能让学生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数学课堂上,不管是“课前热身”还是“全民型”作业的设计,都是为了能让数学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但是要让学生掌握的技能更进一步,再上一个台阶,就需要“提高型”的作业来帮助学生们进行另一个阶段的冲刺。相对于“全民型”作业来说,“提高型”作业的设计,提高了一些难度,会稍微灵活,但因为之前“全民型”作业的设计奠定了基础,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兴致勃勃,这时的作业施行及所获自然水到渠成。如在四年级“简便运算”这一课堂作业中,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小当家——儿童奶粉1盒有5小袋,每袋8元9角,妈妈买了2盒,你能又快又准地帮妈妈算算要付多少钱吗?”这类题型,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经历的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虽然难度会大一些,但能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共鸣。而题目也是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特征去设定的,让他们如身临其境般进入“小当家”角色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学生们在思考后基本都能很好地用最简单的方法去算出答案。
3.“冲刺型”作业。一环紧接一环,一个层次再上一个层次的作业设计,不仅能让新授课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最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内心上肯定自己,告诉自己数学“有趣、不难、我能行”。在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有关“运算定律在小数计算中的运用”,在“冲刺型”作业设计中,老师只设计了两道计算题:①3.75×4.8+63.5×0.48-48×0.01;②43×11.8+860×0.91。第1题除了极个别的学生感觉有点难度,大部分都还是能够用简便算法算出来的;而第2题就有一定的难度。“冲刺型”作业设计确实是为中上等学生而设计,满足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同时也是鞭策中下等学生,希望他们通过前面两种类型作业获得成功的喜悦,在信心的鼓励下能够更进一步,不断地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力。
信心是人们做成一件事情的最大驱动力,人的潜力是无止境的,而潜力的挖掘,离不开信心的鼓励。数学课堂上,老师设计3种类型的分层次作业,其目的与其说是对知识的巩固,不如说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个性化作业的设计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符合新时期小学数学课标的要求,具有很高的探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2] 杨俊伟.拓展学习时空,转变学习方式——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心[J].江苏教育研究,2005,(3).
[3] 刘升进.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基础教育,2013,(12).
责任编辑 程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