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宝诚
辞旧岁迎新春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重大民俗节日,人们习惯把春节称为“过大年”。过年的习俗,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腊祭”是史前部落的“岁终大祭”。当一年农事完毕后,为报答天地神灵之恩,便在腊月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除夕,是辞旧岁、迎新春的日子。民间以“岁”字命名的风俗在我国大江南北极为普遍。这一天如携带礼品探亲访友称“馈岁”;亲朋好友聚会相互祝福称“别岁”;晚辈对长辈们贺年称“拜岁”。除夕之夜的习俗有:家家庭院里都要铺上一层厚厚的芝麻秆,大人、小孩都要有意地从上面走过,叫“踩岁”(取“节节高,步步升”之意);庭院当中还要用松柏枝燃起火堆,名日“驱岁”;合家团聚,吃喝、说笑、讲故事、看电视,直到迎来旭日东升,名日“守岁”(老人们说熬过年夜,一年到头精精神神);按传统习俗,父母都要给小孩儿们送个“红包”,俗称“压岁钱”。
按民间习俗,人人必须要说些吉利顺耳的话。大人们会再三叮嘱小孩子们:如最忌讳说“没有啦”“饭不够吃啊”等。如果有谁不慎打碎了盘、碗,要立即说“岁岁平安”(“碎”与“岁”谐音),以讨取吉利口彩。
说说饺子
除夕团圆夜家家要“守岁”吃团圆饭,中原各地城乡都有合家吃饺子的传统习俗。有民谚为:“初一的饺子初二面(面条),初三的‘合子(包成圆形)往家转。”饺子,是借除夕“交子”的谐音而得名。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元旦子时盛馔,同享名食‘扁食,名‘角子(即饺子),取更岁交子时之意。”旧时,商界称饺子为“元宝”(形状酷似元宝),是取“招财进宝”的吉利口彩。
说起饺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时,北齐人颜之推曾记载:“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1968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处古墓葬中,曾发掘出土了十几枚形状完好的饺子,与现在的饺子无二样。事实证明,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饺子这种食品已经传人我国西域少数民族地区。“破五”(正月初五)那一天家家也吃饺子,传说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按老规矩,各商家店铺这一天都要正式开门营业,民间这一天也都吃“元宝”,大概也含有“招财进宝”吉祥之意吧。
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各地的民俗,但吃法却各有不同,有些地方在煮饺子时还煮面条,名为“金丝穿元宝”;有些地方煮饺子时要加粉皮,名日“金裹银”;还有部分地区习惯吃素馅饺子:用香干、粉丝、油果子(油条)、鸡蛋、香菜拌馅,取食素敬神之意。
有人说饺子好吃馅难调。拌饺子馅的确大有学问,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如“大肉馅”“羊肉馅”“三鲜馅”等,配菜则有白菜、韭菜、嫩韭黄、茴香菜、萝卜等。至于水煮、油煎、笼蒸就不必多说了。说饺子馅难调,这话不假,但做饺子皮更是大有文章。饺子皮的用料除通用面粉外,还有多种原料。这里试举几例:据《孔府名馔》-书介绍,孔府家宴时,用豆腐做饺子皮。方法是将豆腐搅拌成泥状,用细纱布铺在小碗底部,抹平一层豆腐泥,再放一层肉馅,然后将纱布对折,捏成偃月形饺子后,上笼蒸熟,食之鲜嫩可口。郑州还有用鸡蛋拌匀,在热锅底上摊成圆形薄饼状,再放馅儿,然后将鸡蛋皮对折,用粉芡黏合,稍用油煎即可出锅(上笼蒸亦可)。更值得一提的是,江苏、无锡的“鲜鱼饺”,饺子皮竟然用鳜鱼皮做成,味道鲜美之极,令人拍案叫绝!
“福”字趣谈
现实生活中,有大量与福字有关的俗语。如一个人长得端庄富态叫“福相”,与切身利益有关的好消息叫“福音”,称子孙孝顺、生活富有为“好福气”,如果你看到好东西叫“有眼福”,吃了美味佳肴叫“有口福”,娶了个漂亮媳妇都夸你是“艳福不浅”,等等。总之,大凡好事来临都与“福”字有关。按我国传统民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贴大大小小的“福”字。人们祈望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合家平安。而且很多家庭把“福”字倒着贴,以取谐音“福到了”之意。
春节期间,常见不少农家院落的影壁墙上贴有“福星高照”四个大字的红帖儿。考究起来,福神源于福星,福星即岁星,乃天文学中的“木星”。“木星行度”中称岁星“其性仁,应于青龙之位,主行息之权”。
汉代的术士们称“岁星”能降福人间,后来逐渐使之神格化,以迎合人们拜神祈福的心理。但究竟谁是福神的化身,说法就不同了。一种说法是,东汉张陵创立道教,其子张衡大力提倡“三官”神,即天官、地官、水官,并宣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于是人们就把“天官”作为福神来供奉。在民间年画中,福神“天官”的具体形象是:一品朝官装束,红色滚龙袍,腰横玉带,手中或执如意,或展开轴卷,上书“天官赐福”四个大字,慈眉善目,五绺长髯飘洒胸前,雍容华贵,喜颜悦色。另一种传说是,汉武帝时,道州刺史杨成,因上书抵制向朝廷进贡侏儒,为道州人民所称颂。杨成死后,道州人民感其仁德,乃建祠祭祀,称杨成为降福解厄的福神,尊杨成为“福禄神”。事实上,抵制进贡侏儒之善政,在历史上确有此事,但并不是汉代的杨成,而是发生在中唐时期的事情。对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道州民》一诗中曾有明确记载。
对于“福”字,民间还有另外一种传说,说春节贴“福”字是始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正月十五微服私访,在一个小镇上看到一群人围观一幅画,朱元璋挤进人群一看,只见画上画着一个大脚女人抱了个西瓜,内容是嘲笑淮西女人脚大。明太祖误以为该镇居民有意取笑不曾裹脚的皇后,十分生气。回宫后,他立即派人到镇上调查,对没有参与“恶作剧”的住户,一律在其门上贴了个“福”字,随后便到没有贴“福”字的住户家中抓人去服劳役。从那以后,每逢农历除夕,老百姓都争着在大门上或门前显眼之处贴个“福”字,表示“安分守己”。于是,这种贴“福”字的做法便相沿成俗,這种民间传说当然只是茶余饭后的趣谈啦。
有鱼有肉不算年贴张年画才过年
过春节贴年画,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特别是农村,一过腊月二十八,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贴各式各样的年画、门神,把新春佳节点缀得红红火火,展现出浓郁的“年味”。
民间年画起源虽很早,但并没有“年画”这个词。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称年画为“纸马”,明代有史可查叫“画贴”(《燕京岁时记》),到了明末清初才统一改称“年画”。
我国地域辽阔,在全国范围内对这一画种的称谓起初也并不一致。浙江叫“花纸”,江苏称“画张”,四川叫“斗方”。到了清道光年间,河北人李光庭所著《乡言解颐》一书中,在“新年十事”一章中提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由此可知,“年画”这一名词当时已在各地广泛地流传开来。
“年画”是一个笼统的称谓,举凡年节张贴各种形式的“吉祥画”,均被称为“年画”,但随着用处的不同,叫法也跟着复杂起来。比如用在灯笼上的叫“灯笼画”,贴在门上的叫“门神画”,供在灶头上的叫“灶画”,贴在窗中间的叫“窗画”(民间又称“月光”),挂在堂屋(北屋)正中墙上的则称为“中堂画”。
其实,与年画有直接关系的是
木版水印的朱仙镇“门神画”,俗称木版年画。我国木版年画的产生历史久远,唐代已见端倪,随着北宋毕异印刷术的发明,批量进入市场并普及到大江南北。史料记载,北宋京都汴京的朱仙镇,便是“门神画”最早的传承地。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临安,大量年画艺人被迫北上或南逃,与当地艺人结合,木版年画也由此而传播、发展到大江南北,于是创造出地域风格不同的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杨家埠、山西临汾、陕西凤翔、江苏桃花坞、四川绵竹等地各有特色的木版年画。
现在农民过春节贴年画,已不再是往昔的崇神观念。确切地说,它是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文化记忆,成为新时代社会公认的一种节日“祈福”形式。以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起到美化居室门庭的目的,同时让人精神愉悦、喜气洋洋。于是人们就常说:“有鱼有肉不像年,贴张年画才过年。”
灶王爷与“双婆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按中国传统的风俗是“祭灶”的日子,也有些地方叫“送灶”。灶神,官不大权不小,人人怕,家家敬。为什么?因为传说腊月二十三的夜里,灶王爷要上天述职,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好”与“坏”。据说凡被举报者,大错减寿300天,小错也要损寿100天,你们说可怕不可怕?
灶神究竟是谁?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作灶,死为灶神。”又日:“炎帝作火,死而为灶。”但民间的说法不同,传说灶王爷本姓张,名单,字子郭。张单这个人心术不正,品德不端,生前最喜欢搜集左邻右舍的隐私,打小报告,上告官府,充当官府的“耳目”。张单死后,被玉皇提拔为司灶之神,说白了就是“家庭特务”。老百姓不怕县官怕现管,惹不起,又躲不开,心里恼恨,但又不敢得罪。为保全家的安宁,只有处处讨好灶神。于是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夜里,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祭灶”,要置办美食佳肴及灶糖,戶主向灶王爷敬酒后,就用灶糖把灶王爷的嘴牢牢封住;灶爷酒足饭饱后,户主要“送灶”,家家都备有大红公鸡一只(被认为是灶爷的坐骑),另备麦麸少许(饲料),阴司冥币(冥府钱)若干(灶王爷旅途中的“盘缠”)。一切备齐之后,户主一面将冥币及黄表纸焚烧,一面祷告灶王爷要“上天言好事,回府降吉祥”。原来的灶王爷只是光棍一人,不知何年何月,人们开始给老灶王爷娶妻纳妾。老灶王爷左右身旁多了两位瓜子脸、柳叶眉、杏核眼的美女。版画艺人把这巧称为“双婆灶”。
如今的迎春节过大年是对远古先祖的一种文化记忆,一种世世代代永不忘祖的隆重礼仪,一种释怀乡愁的心理满足,更是一种传递家训,儿女孝顺父母,父母子女施教礼仪与传播道德风尚阖家大团圆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