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格
在古代春节,人们习以将“福”字用仓颉文、垂篆文、鲁篆文、钟鼎文等书于红纸上,贴在壁、柜、箱、桶上面,俗信能招福运。现今习于在门上挂春联,中间贴“福”,还要倒贴,“倒”谐意“到”,表示“福到”。
甲骨文里就有“福”字。字的下面是人的两只手,手的上面是个盛着酒的酒樽,酒樽上面是个“示”字,义为祭台。这是表示人们在春节时手捧着酒樽在祭台前祭献祈福。现今写的“福”字,仍是依照甲骨文的形体特征:左偏旁的“礻”,即“示”;右边的“畐”,古写为“畐”,是个盛着酒的长颈鼓腹的酒瓶。可见,“福”字的本义是在春节(商称“祀”)时以酒祈福。
古代,人们以酒祈福,是为求得“五福”。《尚书·洪范》:“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现今过春节,门上贴春联的横批常是“五福临门”,也是传习着“五福”的含义。
以酒祈福之俗兴于周代。《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徐,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孔,降福孔皆。”这是说,在农历新年,因黍、稔(稻)丰收,高囤仓廪,量以秭计(秭为百兆之数),要饮酒相贺,拜祭祖先,以祈福满人间。这就是酒祭以祈福,行觞以祝“改岁”,又谓“喝春酒”,后来代代相沿。
人们在春节祈福,最有意义的行为就是酒祭和饮酒。因为酒寓福中,没有酒或不饮酒,就不吉利。这也是国人饮酒而行觞成俗的根源。
但按《说文·酉部》中对“酒”之释,还需从另一个角度去识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日造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古者少康,初作秫酒。”这是说,酒能使人兴奋而迷醉,最能适应各人的特点。人性善者愈显其善,恶者愈显其恶。酒性在于“就”,“就”义为适应。又一说法是酒性在于“造”,饮酒的不同能造成人的福祸吉凶。夏代仪狄初造酒,是浊酒,禹尝之觉得味美,即意识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禹从此再不沾酒,也疏远仪狄。禹的七世孙少康初作秫酒,“秫”是黏高梁。少康就是杜康。
夏禹“以酒亡其国者”的预言,在商朝就有了验证。那时所祭之酒为鬯酒,是用黑小米酿成。《左传》杜注:“鬯,香酒,用以降神。”这应该是“福”字成因的发端。商朝人以鬯酒祭神的行为是很狂热的。人们埋头辛劳了一年,要在春节抬起头来捧着酒樽祭神祈福。对神,人们既恭畏又要不失自尊,于是酒祭中也自行豪饮,歌舞呼号,宗庙里涌出阵阵的欢声。贵族这样,士庶也这样,由此积习成纵酒之风荼毒社会,最终引发纣王“酒池肉林,作长夜饮”的悲剧。当然事情不这么简单,但酗酒祈福却祈出了亡国之兆,也不能不说是商亡的原因之一。
周取商后,尽管周公(姬旦)颁布“酒诰”,训诫周朝的子民不要像商朝人那样酗酒败事。可是周宫里钟鸣鼎食的樽俎之状,说明统治者们也爱饮酒,社会上的饮酒风气很盛行,这反倒促进了酿酒业的興旺发达。
西汉时饮酒更甚。《史记·孝文本纪》载,自汉文帝以后的帝王们为皇家大庆,常有大酺之举,还要“酺五日”,“酺”就是“大饮酒也”,特许百姓聚会大饮五天。
后来曹操感到纵酒易败德,并说夏桀和商纣都是因为好酒无德而导致亡国,就推行禁酒令。孔子的后代孔融就不干了,写出《与曹操论禁酒书》,说天地人皆有尊酒之道,圣贤们喜酒的多了。尧喜酒,照样能建立太平天下;孔子“唯酒不量,不及乱”,所以是圣人。再说商纣也是因为美女而丢了天下,你是不是还要禁止人们结婚呢。其实曹操也嗜酒非凡,他咏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都成了后世饮酒者挂在嘴边的格言。所以曹操禁酒,倒不如说是传播酒的魅力。
及至唐代,长安已是“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刘禹锡:《百花行》)。那酒喝得“眼花落井水底眠”“道逢曲车口流涎”(杜甫:《饮中八仙歌》)。唱觥娱觞的活动无处不闻,掀起全民嗜酒的风潮。
到了宋代,王安石倡行新法,公然标示“设法卖酒”,以刺激经济振兴。户部的十三座酒库,各以整匹白布大书库名,用长竹竿挑起,当街游走卖酒,宣传队伍中有百戏杂耍,酒库的官妓花枝招展。这使得酒肆最隆,汴京成了酒都。
元代酿制白酒的技术更为成熟,后来的满洲人亦擅豪饮,使中国饮酒之风尤为浓烈。康熙末年,米价腾贵,康熙谕禁了烧锅。可是雍正继位后,立马将烧锅开禁。当时酿酒业是关乎经济发展的大行业。烧锅一开,自是饮者大悦。
以酒祈福之俗流传到现今的春节,其含义虽然有所变化,但国人饮酒的情势却更为高涨。
酒一旦浸透人的心灵,就可能使人失态、失德。当然,酒也有益气、熄风、补血、温阳、生津等作用,但饮酒须节制。《礼记》中说:“君子之饮酒也,一爵而色温和也,二爵而言斯,三爵而冲然以退。”这就是有节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得更警人:“壶中天者也,若夫沉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者致疾败行,甚至丧邦亡家,而陨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