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小威
他钟情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从《偷自行车的人》《大地在波动》《警察与小偷》等电影中汲取了不少营养;他从一开始就是奔着拍商业片去的,却被生生逼成一个文艺片导演。他,就是将幽默感全部放进自己作品里的导演张猛。如今,他用胶片的方式拍了一部名为《阳台上》的电影,意在传达“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与关注现实的诉求。
张猛初入影坛之际,先是在电视台做了舞台美术总监,尔后到了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并参与一些电视剧、小品的撰写工作。尽管张猛与赵本山、宋丹丹合作,创作出“忽悠三部曲”之一的《功夫》和“白云黑土系列”的《说事儿》等当年观众耳熟能详的小品佳作,但他深知要想进入电影行业,就必须拿起导筒,拍电影。
说到张猛能走导演之路,跟父亲张惠中和贾樟柯有很大渊源。父亲张惠中是导演,拍摄过《离幸福就差半步》《乡村爱情》等影视剧,也拿过不少影视类专业奖项。按照张猛的说法:“给我鼓励最大的就是我父亲,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从小长这么大他都一直支持我。在这个圈子里面他也有很多关系,也都能帮得上我。”当年,专注“小人物”的贾樟柯已小有名气,拍摄了后来被称为“故乡三部曲”的前两部作品后,成了一代电影人心目中的偶像。张猛曾在公开的场合,多次提及贾樟柯,称他是自己的偶像。后来,张猛在拍《一切都好》时还专门邀请了贾樟柯到澳门,客串了一个老大。贾樟柯还用他那带有标志性的山西口音飙出了一句令观众津津乐道的台词:“你要是跟了我,follow me ,我的body,我的money,my everything,随便你消费。”
2007年,张猛在釜山国际电影节上拿到一笔奖金,自编自导了电影《耳朵大有福》,导演才华得以充分体现,并因此拿到了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会特别奖。而真正让他一举成名,并在“第六代”导演阵营中占据重要一席之位,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要数那部让众多人追捧的,被誉为文艺商业片开路先锋的《钢的琴》。
2011年,张猛自编自导的喜剧电影《钢的琴》上映。《钢的琴》虽说在好莱坞大片的挤压下没能成为票房“黑马”,但是在众多影迷心中,它仍旧是当年的最佳国产片,更是拿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两项大奖。另外,张猛的《钢的琴》不仅让秦海璐提名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等,还让男一号王千源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国际类大奖: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再者,张猛真不愧在中戏学过舞台美术,把电影配乐、小人物的故事,以及钢琴的建造等融入了蓄谋已久的“怀旧”空间,令电影《钢的琴》呈现出一种诗意的美学格调。
值得一提的是,获奖无数、口碑超好的《钢的琴》也曾经历过改名风波和资金问题。据说,拍摄《钢的琴》时,张猛最穷的时候只剩47元。最后,还是秦海璐掏了85万元,才把《钢的琴》制作完成。后来,张猛也感慨:“如果再给我100万元,肯定比现在呈现的效果更好。”
此外,就是要谈谈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改名事件。那时,片方、发行方多次要张猛给该电影换一个更具商业卖点的片名,如《疯狂钢琴》《非常钢琴》等。甚至,业界人士和网友纷纷献策,取出五花八门的名字,如《钢琴总动员》《变形金刚琴》《郭德·钢的琴》《钢琴大业》《最钢的琴》《半价票》等。有意思的是,张猛在微博上用极富幽默感的方式作了回应:“好多片名都很好嘛,不过火候就差了点……”最终,张猛坚持用《钢的琴》作为片名。张猛说:“一旦改了名字,等于之前的工作就都白做了。”如此看来,片中的一句台词便有了一语双关的意思:“成功了,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失败了,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其实,从《耳朵大有福》开始,张猛的“现实主义世界”就已建立,既有小人物的悲戚又有大时代的激荡,还有无处不在的幽默,形成了其独特的影像风格,被称为“亚洲影坛未来之光”。正如他后来所说:“电影是一种表达方式,把你看到的东西呈现出来,而不是告诉别人什么道理。我有怀旧情结。我认为一个时代能够感染我,也能够感染很多人,就会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去看看那个时代的东西。”
《钢的琴》之后,名声大噪的张猛沉寂三年后拍了“东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胜利》。这一次,张猛不再捉襟见肘,空间的设置也比《钢的琴》丰富多了,而且还拿了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大奖。
除了自己执导影片,张猛偶尔也会以制片人和监制的身份现身,像李玉执导、范冰冰主演的电影《万物生长》和近期上映的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张猛都是监制。既然提到了《清水里的刀子》,就不得不说张猛的忍痛割爱。原来,张猛很早之前就看中了这个剧本,也有意将它拍成电影,可是见到王学博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后便放弃了,做了影片的监制。他说:“君子不夺人所爱。”
如果说“东北三部曲”给张猛打上了文艺导演标签的话,那么找来姜文、张国立、姚晨、陈赫等十几位明星坐镇的《一切都好》则让他如愿地被冠上了商业导演的头衔。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张猛心目中一直认为自己拍摄的就是商业片,而非文艺片。所以,按照商业片标准打造的电影《一切都好》,自然成了张猛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电影。颇为有趣的是,当年对《钢的琴》斩获“艺术探索奖”,张猛有些“小牢骚”,表示应该加上喜剧二字更为贴切,即为最佳喜剧艺术探索奖。后来,张猛还不无自嘲地说:“从一开始我就是奔着商业片去的,但却被生生逼成一个文艺片导演。”但不管怎么说,“文艺”早已成为张猛电影始终摆脱不了的标签。
2017年,张猛与王千源再度合作,拍了至今迟迟未上映的喜剧电影《枪炮腰花》。2018年,张猛又回归到现实主义题材,与周冬雨合作,拍摄电影《阳台上》。改编自青年作家任晓雯同名中篇小说的《阳台上》,与《钢的琴》一样都是以“小人物的命运”为题材的颇具文艺气质的电影,表达的是时代发展过程中年轻人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寄托。不同的是,张猛这一次聚焦的是上海老居民区“拆迁”的故事。对于这部电影,你可以看到张猛的文艺格调,还有那种挥之不去的最生活化的场景,但不惑之年的张猛明显少了那股幽默感,却又多了一股看透生活的力量,呈现出一个令人沉思的成长话题。张猛说:“《阳台上》是整个时代当中,不知何去何从的那种感觉,都是积极地面对生活。”
或许是执著,又或许是对艺术的坚持,乃至对电影的敬畏,张猛继《钢的琴》之后,再一次采用全胶片的方式拍摄了《阳台上》,力图还原上海老城区的真实生活。从成本的角度考虑,现在很少导演用胶片拍电影了,因为它要历经冲印、运输、洗样等工序,既费时又费钱。据悉,一卷胶片400尺(差不多能拍三四分钟)的成本约1500元。而在好莱坞,也不乏胶片的拥趸,昆汀·塔伦蒂诺、克里斯托弗·诺兰也都曾选择用胶片拍摄电影。对于此,导演张猛有自己的解释:“胶片电影对于我来说就像一双怀旧的球鞋,值得被永久保留。我觉得用胶片拍摄是非常具有仪式感的,它不会违背自然的观念,记录了最真实的时光。”当然,张猛能用胶片拍《阳台上》与周冬雨有很大关系。毕竟,周冬雨是该片的出品人兼主演,又看中了《阳台上》的故事,全力支持张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种情景与《钢的琴》的窘境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张猛身上有一股子工匠气质,即使面对票房动辄破十亿的诱惑,他都始终保持着一颗坦然而自我的心,就像《阳台上》的宣传语:天真有邪。2011年,张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告诉记者:“我希望所有人能挤点时间静下心来,回头看看我们曾经经历的那个时代。”虽然这句话读着有些伤感,但这是张猛在浮躁的电影市场仍旧坚持自我的告白书,他仿佛一个斗士,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