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伟
摘要:处于这个时代的人,要对世界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而作为中国人,更加有责任了解我们国家自己的历史,了解我们国家的荣辱兴衰和历朝历代。中国历史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先秦时期、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五代十国、宋元时期、辽金夏、明清时期到近代社会,我国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出现了我们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和《神农草本经》等其他领域的成就,到后来发生了许多革命,也经历了很多战争,更出现了很多值得我们一直铭记的前辈伟人,是他们用鲜血造就了我们的现在,直到新中国成立,直到我们现在幸福快乐的时代。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策略
我国从中学开始就开设了历史这一课程,为的就是使我们的国人都能够了解我们国家的悠久历史,也是为了让我们现代人更加珍惜生活,珍惜当下。虽然当今的世界时刻都发生着变化,但是我们都有责任铭记这些历史并且也要展望未来。因此,学习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直以来,历史这一课程在教师和学生眼中都作为"小课",觉得历史课好像没有语数外那么重要,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学习历史不仅是应试教育的要求,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我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课程改革也是刻不容缓的。对此,我有几点对策改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
一、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想学历史,历史其实是丰富多彩的,学习历史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受长期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呈下降趋势,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鸦片战争》这一影片,此影片主要讲了英国源源不断的向我国输入鸦片,道光皇帝感到岌岌可危,便命令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的事。虽然这是一部影片,但与历史紧密连接,与教学内容也正好相符,学生在观看时就会更加了解这一内容,观看后教师再加以讲授,这样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内容印象也更加深刻,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想要去探究更多的历史。
二、拓展新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注重给学生传递教材书本上的内容和遵循课程的标准,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而现在,教师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为学生讲授教材知识时,要适当引进其他有关内容,这样既可以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又有利于学生对书本上内容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授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的农村改革这块内容时,可以引进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思想政策,"精准扶贫"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精准扶贫”,之后2014年1月,中央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5年1月,精准扶贫首个 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标志着精准扶贫正式开始实行。这样不仅仅促进了学生对农村改革内容的充分理解,也使学生了解国家的政策和国情,增强中学生对我国的认同感。
三、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要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的内容,还能够很好的把握历史事件的现实价值。例如,教师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以联合现代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拓展,比如说特朗普访华时间,在2017年11月8日下午,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特朗普2017年初就任美国总统以来首次访华,也是中共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中方接待的第一起国事访问。除了全套國事活动,中方还将安排两国元首进行小范围、非正式互动,并且签署了一些商业合作协议,涵盖生命科学、航空、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总计约90亿美元。这样的添加有益于学生对世界各国国情的了解,也能够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掌握更加地具体。作为历史教师,不脱离现实生活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教材书本中的基础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的涵义,把握历史事件的现实价值。
历史课的教学应该形象生动,不应太刻板,教师不仅要将历史事件准确传授给学生,也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使学生在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是要看向未来,同时也时刻提醒学生勿忘国耻,牢记历史,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很大作用,如果学生能够了解现在的生活是多少人用汗水鲜血打下的,就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若少一次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等,学习历史的教育目的就实现了。因此,历史课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教师和学生都应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