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2018-06-09 02:52徐冬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汉语拼音字形拼音

徐冬玉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的核心点。没有高质量、高效率的识字教学,就没有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所以,识字教育研究是我国语文教育界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但在识字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优化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优化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要求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就是“在小学1—2年级,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指导学生识别和记住文字的活动,是使字的音、形、義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建立,最终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的认知过程”。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不难发现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

1.识字数量要求。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必须在掌握一定数量的基础上才能读写,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是以识字教育为重点的。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为3000字,其中要会写2500个汉字。”而低年级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识字量占到了小学认字总量的“53%”以上。通过对量的规定体现出,小学低年级是识字教学是重要期、关键期。目的是积累一定的识字量,可进行初步阅读,为中高年级的阅读和写作打好基础。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牢牢抓住“识字”这一重点,但也要注意在完成重点任务时要兼顾阅读、写话等任务,不可陷入片面。

2.识字拼读要求。

在识字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辅助工具。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习拼音的要求有:“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后,小学开始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新生入学后先学拼音,后再学汉字。学汉字时,要通过拼音来学习字音。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标准中指出,“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这说明汉语拼音的教学重点是在拼音的拼读能力上,因为我们学习汉语拼音是为了能借助汉语拼音来帮助学生进行识字阅读,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最终实现无拼音自由阅读。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问题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机械运用识字方法,忽视识字能力。

为了突出“识字教学”这一主要任务,许多老师,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只是单调地将生字呈现在学生面前,或用生字卡片,或是运用多媒体投影。遇上集中识字课,教师就以本为本,让学生自学书本上的生字,或喋喋不休地逐字分析其字形、字音、结构、偏旁、笔画等,学生则机器人般的机械重复地记忆字形。遇上随文识字,教师也会将识字从文本的阅读中隔离出来。在对识字写字教学的处理方式上,常常只是在课的开头和结尾程序化地安排认读生字,且多为量的叠加—带着音节读,去掉音节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等—完全将识字孤立起来,与阅读教学亦没有半点关联。

2.片面关注识字数量,忽视学用结合。

部分教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对“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为重点”这一课标要求理解不到位,片面地把识字量的多寡当成检验自己识字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所以在识字教学过程只追求学生能认识多少字、会写多少字,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其他内容与形式的训练。

3.识字教学预设片面,忽视学情差异。

这些年来,人们对儿童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在进入小学前,大都接受过几年学前教育,在歌唱、讲故事、游戏等活动过程对汉字都会有接触,加上各种信息全方位的渗透,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有汉字的存在,所以他们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了一些汉字。由于教材是按零识字基础编写的,所以有的老师就不去关注学情,忽视学生已具备一定识字量的实际,只是一味捧着教材,沉浸在自己的教学预想中。

三、优化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策略

1.注重字形结构教学。

通过死记硬背来认字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识字并不是只依靠汉语拼音,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知字形结构,通过形象法来识字,例如“日、月、山、水、马、牛、羊”等都是独体的象形字;“上、中、下、一、二、三、五、七、九”等都是独体的表意字;“妈、奶、姐、妹、桃、跳、河、甜、梅、竹、叶、枫、明”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学生熟悉字形结构,知道“妈”左右结构,“马”是独体字,就不会把这两个字弄混淆。通过让学生认知字形结构,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所学汉字的印象,学生也不会因为字音相似而写错别字。

2.根据意义进行识字教学。

会意字,我们通过它的组成部分可以直接理解它要表达的意义,这跟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的这个特点是分不开的。因此,进行这类汉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汉字的组成部分,来引导学生通过汉字的意义来认识汉字。如“歪”,通过它的合成“不”+“正”,可以知道它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不正”;“休”,通过它的合成“人”+“木”,可以知道它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人靠在树旁休息”等。

3.识字教学生活化。

生活处处是课堂。电视、报纸、书籍、广告牌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好园地。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在平常的课堂识字之外,还可以充分地利用好生活这个大课堂,通过让学生创建“生活开心字库”来引导他们进行字的积累。教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笔记本,作为认识生活中所见所闻的新汉字的记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识字的自觉性,还能够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

猜你喜欢
汉语拼音字形拼音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汉语拼音化的反思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一个人的百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