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2018-06-09 02:52李静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朗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静

摘 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将语文课本中的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有声的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学生完成课文阅读的一项重要形式。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不仅是阅读的起点,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可以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仅能够对课文进行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还能够对文章中的优美文字进行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

1.朗读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规范。

朗读不同于背诵,在阅读的时候,学生不仅眼睛看着文字,而且还要发声,通过耳朵来确定发出的声音和看到的文字是否对应,这样学生不容易读错字,并且语调也不容易出错。同时,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普通话也得到了锻炼,通过对字词语调的不断纠正,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而且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将课文中停顿的部分正确表达出来。总的来说,朗读帮助学生对文字的形音义进行辨析,也加强了口语表达的规范。

2.朗读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朗读是对语文课本或者优秀的文章进行有声阅读,使学生从口头语言的表达转换成书面语言的表达,促进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总的来说,在朗读中,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二、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1.注重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具体组织者,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掌握范读课文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发挥范读的效果。教师通过范读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语句、知识点的内化和掌握,进一步了解和把握课文情感基调,淋漓尽致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学生形成文学情感共鸣。这样才能实现朗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比如,学习《海上日出》第三自然段描写太阳初升的情景时,教师以喜悦的语调范读课文,一是需要把握范读时语气的轻重,如读到“小半边脸”时语气要稍重一些,“红是红得很”“没有亮光”语气要适当加重,以体现太阳刚露出时的形象和色彩。二是要注重语速的快慢,如“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儿”“升”等字音要适当拉长,才能体现太阳冉冉升起的动态过程。通过范读来使学生听了如见其物,如临其境,激发学生从中感受到太阳那种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

2.精准设计朗读的目标与任务。

现行语文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众多文质优美、可读性强、人文性强的文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文章的不同体裁和内容,精准科学设计朗读的目标和任务。一般而言,对于言辞优美、故事情节曲折、感情变化跌宕的叙事写人课文,或者语言华丽、感情色彩浓厚描景抒情的文章,或者节奏感强、含义深远的古诗文和现代诗歌,都比较适合进行朗读训练。特别是要结合朗读的目标和任务,选择最能够体现文章中心、思想感情的段落或语句作为朗读训练的重点。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麻雀》第14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时,是为了启发学生感悟母爱和懂得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生活本领的道理。

3.合理安排课堂上朗读课文的时间。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根本,以教材为载体,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文本碰撞,让学生多读,更是要多精读,进而不断提高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一堂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务必要优化教学环节和合理调控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朗读的时间能够在15分钟以上。因为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训练,学生在朗读过程才有时间去感悟文章的内涵,让学生先进行初读,接着慢慢过渡到品读,然后才能从朗读中悟出感情、理出层次、找出韵味。由此可见,学生是否有足够朗读训练的时间是相当重要的,有助于为接下来的教师讲解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4.积极营造朗读情境。

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以后,有些学生对朗读的热情有所减退,读课文时显得有气无力,或者说是没有感情的流水账式朗读。因此教师想要正视这些问题,很有必要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出发,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朗读训练中来,教师应当抓住课文内容和特点,积极营造出更多生动有趣的朗读情境,不断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开展多样化的朗读形式。

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朗读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领读、齐读、默读、轻声读、分角色读等。一般来说,当小学生到了高年级时,比较适合采用个别读、默读,更加有助于学生静下心来去感悟和思考。在一堂阅读课中,教师有时候可以采用几种朗读方式灵活交叉使用,但是记得要以某一种朗读方式为主。在教學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则适合个人朗读,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教学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或片段,则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比如《太阳与士兵》;在教学节奏感强、感情饱满的课文,尤其是诗歌,则可以让学生进行齐读;对于词句深奥、意味深长的课文,则需要教师适时范读,或者创设情境导读,比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朗读训练是一项长期性的再创造活动。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朗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而是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反复训练才能提升。因此语文教师要有耐心和恒心,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晓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

[2]岳秋景.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4).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能力朗读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