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熙玲 张爱平
多年来,身处石化科技卫星城(燕山地区)的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以石化科技教育为专题引领,以校本课程为主渠道,以理化生学科拓展实验为主旋律,以实践基地和实验室为主阵地,深入开展石化科技专题教育实践及教学研究,取得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校企合作,开发建设石化科技教育资源
开发利用地域石化科技资源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资源开发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科组为主导,通过走访、调研并梳理加工、开发地域资源,建设学科特色校本课程。第二阶段,依托燕山地区的科技资源,实行校企合作,创建长效机制,开展石化科技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第三阶段,通过整合国家课程资源、优化校本课程和科技实践项目,构建学校石化科技专题课程体系。
在和地区企业合作过程中,学校主要采取如下方式。一是购买套餐模式,即在前期沟通讨论的基础上,由资源单位提供课程套餐供学生自由选择,将学生带到资源单位开展教学活动,之后由资源单位教师评定学生成绩,主要是一些技能培训和实训课程;二是专家进校指导模式,即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由资源单位进校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由校内教师和资源单位教师一起评定学生表现,主要是一些专业报告或动手实践操作;三是校企合作开发模式,即由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和专家一起开发切合学生的课程,并由学校教师开展教学和测评工作,主要是学科拓展实验类课程。三种资源开发模式利用不同的教学素材,发挥各自的优势,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整合资源,优化构建专题科技教育内容
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索自然界变化规律的理化生学科,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很多与现代科技和日常生活的结合点。就化学学科而论,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化工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往往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而实际上,它们恰好是开展科技教育的切入点或载体。结合地域资源开展实验学科相关内容的实践教学,既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又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动手的机会,能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学校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浓郁的科技课程和科技实践项目,如污水处理、石化技术与新能源;另一方面,投入人员和财力开发新的科技项目,如机器人、生活化工等。同时,学校还建设了机器人教室、开放式石化科技综合实验室和酿酒基地。目前,学校基于特色校本拓展课程、实践基地及实践项目、学生社团和专家指导引领,逐渐形成了“环境与生态、能源与材料、食品与生活、智能与科技”四个特色鲜明的专题科技教育内容,引领学校石化科技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三、改革教学,积极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学校以资源整合为依托,对石化科技专题教育进行总体设计、布局和调整,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并在教学中形成了多种有效的教学组织模式。
一是专题引领模式。按照专题方式,融合相关学科的国家课程内容,既体现了课内外关联,又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如“水环境和生态”专题,既有跨语文、地理和历史的“燕山人文地理”,还有跨化学、物理和生物的“污水处理”校本课程,又有开阔视野和接触前沿的“燕化专家污水处理系列报告”,以及前往燕山威立雅水务公司四个厂区开展的“污水处理实践考察”,构成了“水环境与生态”科技专题教育的特色课程群。
二是课赛结合模式。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学校将 “机器人制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的阶段成果,按照“竞技比赛”或者“成果展示”的方式纳入课程教学环节中,以此强化课程内容。如一年一度的石化班学生演讲成果展示,即“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学生成果展示。
三是分段培养模式。同一主题下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结合国家课程制订教学计划,采用分段培养模式实施教学。如“水环境和生态”专题教育,高一的教学内容与人教版必修1化学中的胶体絮凝知识紧密相连;高二的教学内容则涉及鹽类水解和有机高分子,与该学段化学选修4和选修5的内容相匹配。这既拓展了学科知识,又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是协作培养模式。学校对学生采取多导师协作培养模式,以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并明确了每位导师的具体职责。如小课题研究需要有学科导师和实验教师指导;每次实践活动由带队教师负责安全,专业教师负责课程开发和教学辅导。
学校石化科技专题教育由校长挂帅,统筹工作。同时,成立科技创新工作室,负责石化科技教育的具体协调和反馈工作。在实践中,学校逐渐形成了特色课程开发、课程运行实施、科技辅导教师队伍和专家队伍,保障了专题科技教育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开展。
四、实践收效,学生全面发展伴随教师成长
专题科技教育课堂注重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科学常识和自然科学概念。通过参与科技课程、科学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流畅,能从更多视角看问题,思考问题更加严谨、细致;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学生学会了主动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发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通过动手、动脑去接触知识和揭示世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师只有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才能适应专题科技教育的需要。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科学教育观,能透彻地理解该专题涉及的学科知识、生活应用及学科思想,还要懂得将科学的思维方式、探索精神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为此,学校通过教师沙龙、经验分享等校本培训的方式,给教师提供交流实践教学及提升研究能力的平台;鼓励教师们外出观摩学习和交流,加强区域及同类校际间的合作学习。这些举措提高了教师教学诊断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为专题科技教育实践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总之,高中学校的多样化特色发展导向为学校依托地域石化科技资源开展专题科技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契机。学校将紧跟形势,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继续深化教学和管理改革,结合高中教育的特点,不断优化和改进石化科技专题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培养未来创新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