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性学习理念下的幼儿混龄教育实践

2018-06-09 07:23常州市钟楼区宝龙幼儿园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37期
关键词:混龄教育主动学习幼儿教育

常州市钟楼区宝龙幼儿园

摘要:当前,混龄教育作为一种非主流的教育组织形式正逐步进入专业研究者的视野。相较于某些因师资、校舍等教育资源受限而“被迫”开展的混龄教育,目前“主动”而为的混龄教育更倾向于关注班级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合理利用差异资源引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同时,混龄编班有利于营造接近于社会真实人群样态的环境,使幼儿获得多种社会角色体验,发展亲社会行为。

关键词:主动学习;幼儿教育;混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S1-0093-03

纵观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大多数幼儿园采用同龄编班的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不足。为了弥补这样的缺失,作为一种非主流的教育组织形式,混龄教育逐步进入了专业研究者的视野。相较于某些时期、某些地区因为师资力量不足、校舍资源有限等原因而“被迫”进行的混龄教育,目前很多“主动”而为的混龄教育则更主张挖掘混龄群体间的差异资源引发幼儿间的主动学习。我园将“主动学习”理念引入混龄教育中,通过混龄编班,将年龄带来的能力、兴趣、经验、知识等差异转化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发孩子的学习愿望和自我完善的动力。

一、混龄教育中的“主动学习”价值

在混龄班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诸多共性的同时,巨大的能力差异、经验差异、思维差异、情感差异将成为我们重要的教育资源。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经验分享、合作探究的机会。当幼儿面临与自身已有能力、经验不相符的问题时,便会形成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其在自身经验和能力范围内进行持续地主动学习与探究。因此, 混龄教育既可以保证同龄教育的特质,又发挥了混龄教育的优势,使每个幼儿的经验和能力向自己最近发展区靠近。

在同龄班级群体中,教师通常会对所有的幼儿制定统一的目标要求,部分能力弱的幼儿会产生“弱者”的心理暗示。但在混龄生态环境中,不同年龄幼儿间的互动交替出现,能力、经验水平也会呈现出多个层次。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利于每个幼儿找到自己的定位与发展空间,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在混龄班级群体中,每个幼儿在三年中会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如小班是“弟弟妹妹”,中班时既有向上的依靠,又有向下的责任,大班是“哥哥姐姐”。同时,同龄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竞争与合作。这使得原本单一的班级群体变得更加丰富、有层次,也弥补了独生子女缺乏亲社会性行为的缺失。

二、基于主动学习的创新混龄实践

1.创设开放与分层结合的混龄游戏环境

混龄班级游戏环境必须同时支持三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以往封闭的、以集体教学为主的空间划分,显然无法满足混龄群体的活动需求。幼儿园调整集体教学空间和自主游戏空间的比例,放大自主游戏环境,缩小集体教学环境。对于活动环境的创设指向开放与分层相结合:一方面提供低结构、开放性的材料,不限定材料的功能和适用年龄,满足幼儿多元探索和运用的需求;另一方面,提供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分层材料,促进幼儿朝着最近发展区迈进。

2.探索混龄课程的实施理念

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以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水平、需要、兴趣、爱好等为依据,设计与实施混龄。注重開发幼儿潜能的理念——利用混龄幼儿之间的差异性资源,让幼儿产生充分的互动,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推动每一位幼儿向前发展。变革幼儿学习方式的理念——引导幼儿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实现幼儿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3.创新混龄一日活动组织

混龄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的具体需要,灵活采取多种组织形式,如独立的混龄活动,平行的同龄小组活动、几人结对活动、大组活动等。此外,可以根据活动内容和目标的不同,使同龄互动和混龄互动交替出现。在一日活动中,既保证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的合作、模仿、学习,又能保证每一个孩子朝着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迈进。具体为:1.生活活动混龄化。使幼儿时刻置身于关爱和被爱的氛围中,在彼此关心、照料、互助的过程中,获得社会性的良好发展。2.游戏活动混龄化。在游戏中学习与不同年龄幼儿互动、参与、体验、分享及合作,相互模仿、大胆探索、充分表达,在创造互动、引发互动、维持互动中获得各种经验。3.运动部分混龄化。如同龄的操节,混龄的户外活动。在操节活动中,幼儿学习并掌握本年龄段的操节动作与要领;在户外运动中,则以混龄形式进行,投放不同层次的运动材料,幼儿根据自身能力加以选择。既促进小年龄幼儿在模仿大年龄幼儿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自我挑战,超越自我,也促进大年龄幼儿向更高层次的挑战。4.学习活动以同龄和混龄组织形式交替出现。幼儿在同龄学习时段中,学习掌握本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在混龄学习时段中,利用混龄幼儿间的差异性资源,促使幼儿进一步拓展知识经验,向最近发展区靠近。

虽然混龄群体能有效促进异龄互动,但是,如果一日活动中还是老师管控,那么,被“管住”的孩子们也没有机会能够异龄互动。因此,一日活动的组织还需要由管控到自主的转变。如:

晨间信息:在混龄班级中的晨间信息,我们给孩子们提供自主的学习空间,孩子们可以在晨间信息中,通过生生互动,了解更多的关于一日生活中的规则、常识、一日重大事件。异龄交往极大地促进了他们认知水平的发展。当大年龄孩子向小年龄孩子传递经验的时候,他们其实正在整理、巩固和强化自己的原有经验。经过梳理之后,选择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述给小年龄孩子,这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混龄早操:我们将同龄班级的统一早操模式,调整成为“总—分—总”的分层混龄班级早操模式。例如:在器械操中,我们结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采取“分”的形式:小班哑铃操,中班棍操、大班绳操,以此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健康领域的发展需求。

混龄游戏:我园借鉴美国高瞻课程经典活动形式:“计划—工作—回顾”,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自主操作材料、自主整理玩具、自主交流体验,以此来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同时关注混龄游戏中的异龄互动,包括以大带小、榜样示范、同伴互助等,从单一的师生互动转向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相结合。

自主进餐:在一日生活环节中,这个环节气氛较为宽松,幼儿间生活技能的差异较大,最能体现混龄教育的价值。因此,我园将进餐由原来的“教师服务”变为“自主进餐”,大大促进了孩子间“大帮小”“小学大”的互动行为。

4.探索师幼互动策略

在混龄教育的现实中,会出现许多具体的问题,如何为不同年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支持和帮助?对班级常规的要求,是否需要分三个层次?如果有效利用差异资源……这些问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个老师在具体处理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策略。经过讨论与总结,我们认为必须基于以下的原则:

平等原则: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弱小而过多偏爱小年龄孩子,对大孩子不公平。

包容原则:混龄群体中孩子之间能力、知识等水平差异较大,教师必须包容每一个孩子的已有水平并支持他们按照自己的速率向前发展。

兼顾原则:混龄群体中必须确保每个水平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不能因为小年龄孩子而降低目标。

互助原则:混龄群体中鼓励大孩子对小孩子的帮助,但是这种帮助不能是过度替代,而应该是相互的帮助、合作,促进彼此的发展。

5.探索混龄评价策略

由于混龄教育是以不同能力孩子的不同发展目标为前提的,决定我们不可能用一把标尺来衡量孩子,而必须以不同的标准来衡量评价每个幼儿个体。在混龄教学中我们依据现代教育理念,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同时,我们将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借鉴与参考国外成熟的儿童观察评价工具,规划从八个领域(包括学习态度、社会和情绪发展、健康、语言、数学、艺术、科技和社会学习),帮助观察者客观有效地做出儿童发展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各领域学习目标两方面。基础性发展目标从八个领域进行综合评价,各领域的学习目标则是按照我们的课程评价标准。在评价内容上立足从全方位的角度评价幼儿,立足发展性评价。评价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行为观察、师生对话、幼儿作品、成长记录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多种评价方式,更真实有效地反映幼儿的认知水平及行为实践等多种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评价主体由原来教师的单一评价改变为由教师、幼儿、家长等共同参与完成,尤其是混龄班中幼儿的不同差异使幼儿间的评价成为可能,教师、幼儿、家长的共同参与,更易于幼儿接受,也更加真实与客观,使我们的评价结果更为教育服务,特别是家长的评价有利于加强家长与教师间的沟通,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

四、基于主动学习的混龄教育启示

1.帮助幼儿从“幼-师依恋关系”转向“同辈依存关系”。在传统的同龄编班环境下,幼儿容易对教师产生依恋关系,将教师视为绝对的学习和模仿对象,教师在整个班级群体中处于主导位置。但在混龄群体中,3—6岁间三个年龄层级的幼儿之间建立了多向、循环、开放式学习系统。[1]美国当代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所论的前喻文化(长辈主导,晚辈向长辈学习的文化传承方式)、并喻文化(同辈文化,长辈和晚辈的学习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和后喻文化(指年轻人因为对新观念、新科技良好的接受能力而在许多方面都要胜过他们的前辈,年长者反而要向他们的晚辈学习),尽管描述的是代际间的文化冲突,却也同样适用于3—6岁间三个层级幼儿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这种理论探寻,既使我们认识到实践中的混龄教育具有深刻的文化学理论依据,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又得以从发生学意義上观察到混龄教育,使得困扰同龄编班的幼儿教育的难题——“年幼的向年长的学习、幼儿向老师学习”这种单向的、封闭式学习模式得以适度破解,年幼、同龄、年长三个年龄层级幼儿间(甚至包括教师和家长在内)按照学习的水平与需要形成了多向度、多维度的开放性互动,并随着混龄教育的持续开展,这种文化互动循环往复的持续发生。由此,幼儿对于教师的依恋也逐步转向与同辈之间的依存关系。

2.有利于幼儿的自我组织能力和团队的自组织能力提升。根据后现代课程理念,强调教育开放性、自组织性、创造性,注重课程过程;强调不确定性,重视师幼互动及对话,并鼓励、要求教师和孩子自由地通过相互作用,发展他们自己的课程。在混龄群体中,不同年龄的群体自然形成一种互动生成,使得组织成为一种内在驱动而非外在发起。

3.混龄教育通过真实学习、直接学习等学习方式,缩短了幼儿仿真学习、间接学习等学习过程中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漫长过程,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率、增加了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何媛.三喻文化”与学前课程[J].早期教育,2005(6).

Mixed-Age Children Education in the Idea of Active Learning

Zhonglou Baolong Kindergarten

Abstract: At present, mixed-age education, as non-mainstream education, is gradually being focused on by professional researchers. Compared with the compelled mixed-age education for lack of teachers and classrooms, the present initiative mixed-age education attaches more importance to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mong children and makes more proper use of different resources to guide children to study actively. Meanwhile, mixed-age placements are conducive to creating the environment close to real society so that children can experience various social roles and develop their pro-social behaviors.

Key words: active learning; children education; mixed-age education

猜你喜欢
混龄教育主动学习幼儿教育
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改革的意义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蒙氏混龄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