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胡瑗讲学旧址上创建的安定书院,在“明体达用”教育思想的滋养下,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文化。安定书院的“分斋教学”、主辅修制、强调“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教学文化充满智慧和启示,有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研究安定书院的教学文化,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安定书院;胡瑗;明体达用;教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S1-0020-04
坐落在江苏省泰州中学西校区内的安定书院,是江苏省最古老的书院之一。这里是宋代理学先驱、著名教育家胡瑗的讲学舊址。泰州学派创始人、著名哲学家王艮也曾在此讲学。安定书院千年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文化。例如: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发展,愉快教学,寓教于乐等。这些传统教学文化在今天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仍具有其现实意义。我校作为在安定书院旧址上兴起的学校,很有必要对这些教学文化进行传承、发展和创新,探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之路。本文围绕安定书院在教育理念、教学范式、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管理、教学手段、组织形式、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教学文化,赋予其新的内涵并加以实践。
一、新构与实践安定书院的教学文化是时代的需要
1.培育核心素养——新的教学改革走向
世界教学改革的走向从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已发展到素养导向。我国的教学改革走向,也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发展到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要义在于两点: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即转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老师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学校僵化的、“机械式”的管理方式。
2.新技术、大数据——正在改变教育教学形态
21世纪是信息与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技术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跟踪每一个人的数据成为了可能,从而让研究‘人性成为了可能,老师将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发现真正的学生”。[1]如何利用新技术、大数据重构相关教育特征、促进个性化教育实现、改造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评价体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在此大背景下,我校虽然近几年来在继承、弘扬和发展安定书院教学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教学理念、教学范式、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但仍比较明显地存在着“教学做”不够统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突出、课程个性化实施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亟待我们从安定书院千年的传承中汲取养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使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长远发展。
二、安定书院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1.教育理念:从“明体达用”到“体用兼备”
安定书院的精神鼻祖胡瑗作为北宋大儒,其核心教育思想是“明体达用”。“体”可以说是封建道德准则,“用”是准则的应用。“明体达用”是对当时社会上教育目的模糊不清现状的一种批判。“明体”,即“明夫圣人之体,以为政教之本也”[2],就是说,要以圣人之道教授学生,使其明白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达用”即在明圣人之道的基础上,更要能把封建伦理纲常、道德规范等通达于实际,运用于实践,使之“大则可以论道经邦,小则可以作而行事”,成为能够报效国家的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3]胡瑗的教育理念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我校充分汲取“明体达用”的优秀精华,与当代教育改革实践融合、创新,提出“体用兼备、平实有为”的办学主张。
“体用兼备”中的“体”,指向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用”指在实践中运用,教学生积极践行“体”之宗旨,突出个人的亲身实践和德性养成。“体用兼备”指注重学生核心知识的掌握、必备品格的养成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强调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体用兼备”是一种育人理念,注重学生动手与实践;是一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评价标准,突出知识与运用的有机结合。[4]“平实”,就是要平和、实在,是一种教育心态,不喊高大上口号,不被功利心左右,在浮躁的当下守住教育本心;是一种工作作风,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做表面文章。“有为”,就是要有担当,追求卓越,是一种文化品格,勇于担当,率先而为,有职业操守和教育情怀;是一种进取精神,不断追求更高、最好和完美。
2.教学范式:从“苏湖教法”到课堂教学“三大新主张”
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以“明体达用”教学思想为核心,以“分斋”教学为手段,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目的的教学范式。这种教学范式坚持体用为本,首创分科教学和主辅修制,根据人的天资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因材施教。[5]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的拓展。针对关键能力培养,我校提出了“质疑、商讨、体验”三大课堂教学新主张。“质疑”就是要有问题意识,这是学习的起点,也是教学的起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观察、思考、探究、质疑和提问。“商讨”强调合作,生生合作也可以是师生合作学习。给学生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生生、师生相互探讨,彼此启发,从而实现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体验”是要求学生去“做”,去“感受”,学生动眼、动耳、动手、动口,进而动脑、动心,最终达到对学习“动情”。我们的课堂正在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三、安定书院教学实践的传承与创新
1.课程内容:从“经义”“治事”到“学科整合与融合”
安定书院从课程内容上进行改革,设立“经义”和“治事”两斋,按照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把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实用学科纳入教学体系其中,与儒家经学同等地位。经义斋讲授经学,学生要学习六经六艺,通晓儒家经典,这是“明体”;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这是“达用”。“分斋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益。
学科统筹是教学改革新趋势,我校围绕发展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强调学科统整。学科内,一方面根据知识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对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拓展,另一方面,采取横向拓展、纵向加深、多向“链接”的形式充实教材内容。
学科间,以“用”为基础,开展跨学科学习。学生在智库的帮助下,不分年级和班级,不限人数,根据自己的学习主题、研究项目等自主形成“学斋”(项目式),自主探索、亲身体验、合作交流。这些“学斋”以项目为纽带,重视问题的本真,不拘泥于学科限制,多学科统整,实现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Mathematics的融合。我校還整合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进行德智体美融通教育,开设综合艺术选课。综合艺术课将艺术的多元素组合,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信息技术、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与设计、艺术与创造等有机结合,通过丰富的课程类别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为学生终身享受艺术、学习艺术、发展艺术打下坚实基础。
2.课程结构:从“主辅修制”到“体用”课程体系
安定书院要求“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6],即要求学生每人可选一门主科,还要学一门或多门副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避免了学识的单薄。这一制度,满足了学生的爱好和要求,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为了让每一类乃至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他“可能成为的人”,在“体用兼备”主张引领下,我校探索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统整成“体用课程I”“体用课程II”两大板块。“体用课程I”包含国家课程中的必修(综合实践活动除外)和选修I,是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专业倾向和升学考试的需要设置。“体用课程II”是为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而开发的校本课程。“体用课程”力求通过加强各学科、各年级课程的纵向衔接延伸和横向整合,突出学科知识体系的层层递进,学生可以用三年时间对某一课程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也通过项目形式整合多学科知识,突出了学科间的融合。
3.教学管理:从“分斋”到“行走”
安定书院实行“分斋”教学,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使学生能够发展专长。分斋教学的核心就是因材施教,“教人能尽其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才的需求。这样的教学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的个性化、选择性是必然趋势。当学生有了这么多丰富的“菜品”后,只有实施走班教学才能让这些选择真正成为可能。我校从2016年春季开始实践“行走”制,即“行政班+走班”。保持传统的行政班不变,根据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分项目设计多样的课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职业倾向、学习能力和自身的知识基础,选择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必修课程分层分类走班、选修课程同年级走班、拓展类课程跨年级走班。学生走选修班,走社团活动,走“学斋”(项目式),教师因材施教。
4.教学手段:从“强调直观”到“切实体验”
安定书院重视社会实践,强调直观教学。教学中借助于实物,模型、图表等形象化手段,加强教学艺术的直观性,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除重视书本教育外,还组织学生到各地游历名山大川,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实际创造条件。
“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我们认为,体验式学习比传统接受式学习,学得更深、记得更牢,能够实现学、问、思、辨、行的统一。我校有两个省级课程基地:“数学学习体验中心”和“理科学习体验中心”,还将在现有基地基础上规划建设文科学习体验中心、体育课程基地和艺术课程基地,同时想方设法建立一批校外教学基地,形成课程基地群。基地可赏的学科文化、可触的学科体验、可视的学科模型、可历的学科发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进行深度学习。基地不定期发布项目,学生根据项目自主形成学习小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组织形式:从“推诚”“甄别”“相与教习”到“泰中云”
安定书院在分斋教学条件下施行分组施教的组织形式进行有效教学。丁宝书所辑《安定言行录》记载“安定胡翼之,……朝廷命主太学,时千余士。”学生人数如此之多,如何有效地教学?胡瑗采取“推诚”“甄剐”,然后“以类群居,相与讲习”的方法教学。[7]也就是说胡瑗是按照学生的个性和才能特长,以及内心的真实要求,按照“崇尚经义的、喜欢讨论兵战的、爱好文艺的、喜好节义的”分类编组,对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人皆乐从而有成”。
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中,“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校初步建成技术架构先进、服务功能强大的“泰中云”平台,让师生实现在云端的教与学。
我们未来发展的愿景是实现“一个人一所书院”。这个书院是自己的书院: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课表实现私人订制,突出个性化发展,让学校成为每一个学生自己的书院。是带得走的书院:学生只要有一个移动终端,就可以突破传统学习的限制,实现泛在的学习,轻松自由地获取“泰中云”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是一辈子的书院,每一个学生在学校学习和活动的痕迹都将被忠实记录下来,放在“云”里。“泰中云”记录每一个学生从进校到离校的完整的学习和生活过程,留下他们成长的轨迹。
6.师生关系:从“慈严结合”到“学习同伴”
安定书院在教学中注重师生关系。胡瑗在苏、湖执教的二十年间,亲手制定了一系列教育规章制度,“科条纤悉备具”。如学校作息规定:一般上午讲解经义,课后复读500遍;下午讲解历史,复读100遍;晚上讲解子书,复读300遍。[7]对学生他既是“严师”、又是“慈父”,时时关心爱护学生。其组织课堂教学也是严慈有度,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习结束之后,则与学生一起游艺为乐。《宋史》记载,胡瑗“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我校着力打造生本、生命、生态、生活化课堂,营造平等、开放、自由的研究环境和积极进取的学术氛围。教师由课堂的监管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是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个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师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上与下、讲解與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学习伙伴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师生共同学习、相互启发,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韫.大数据改变教育 写在大数据元年来临之际[J].上海教育,2013(4).
[2]徐建平.胡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148-150.
[3]董健,董旭午,黄敏.体用并举 全面树人——兼谈胡瑗“明体达用”教育思想对我校课程改革实践的指导[J].基础教育课程,2017(5下).
[4]董健.体用兼备 平实即好[N].江苏教育报,2015-10-30.
[5]魏本亚.胡瑗“苏湖教法”的当代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2013(3).
[6]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6:24.
[7]陈文华.“苏湖教法”探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New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Anding Academys Teaching Culture
DONG Jian
(Jiangsu Taizhou Middle School,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 Anding Academy established in the former site of Hu Yuans teaching has formed unique teaching culture under the nourishment of educational thoughts on grasping essential principles and putting them into practice. Its teaching culture including separate-class teaching, major and minor systems, emphasis on teaching according to students aptitude, and stressing the use of teaching methods are full of wisdom and revelations, which is worth referring to by modern people. Research on Anding Academys teaching culture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all-round developmental and high-quality talents.
Key words: Anding Academy; Hu Yuan; grasping essential principles and putting them into practice; teaching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