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角度思考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2018-06-09 16:19吴丽群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监督员规章制度教室

吴丽群

班级文化不仅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而且它也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还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班级教室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我着手从丰富班级教室文化、完善班级制度文化和提升班级精神文化三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使班级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更具特色和实效性。

一、营造丰富的教室文化氛围

教室是班级文化的落脚点,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布置以及班级的育人设施等,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用来衡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的最基本的尺度。杜威指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說:“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一个预期的效果。”优美的教室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同时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育人环境布置,营造丰富的教室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来布置“共同的家”。教室布置美观、温馨、向上,寓教育于环境中。

二、完善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要让学生在规范中成长,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班级制度文化指的是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的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

(一)开头立规矩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门,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就拿一年级来说,来说入学的常规、课堂的纪律是非常重要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宁愿课上的慢一点,也要把课堂的规矩立好。

(二)共同定制度

心理测试表明,共同参与制定的决策、制度,最易于为参与者所执行。在学期初,我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及学校的校规等规章制度,并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们讨论商量,最后通过全班民主表决办法,制定出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卫生值勤、奖惩等方面的班级公约,以“学人箴言”的形式上墙,并要求学生能时刻铭记在心。这样产生的班级公约由于符合学生自己的心理需求,条文不多,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学生也乐于执行和遵守。有了制度作保障,从而使班级的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公平行实施

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既然有制度,那肯定有的同学没有遵守制度,那么怎么办?制定惩罚措施,这惩戒的办法也可以老师采取同学的意见,如果违反了就要有一定的惩戒。还在学生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安排了监督员,如课上纪律监督员、课下安全监督员、卫生监督员、路队监督员、就餐监督员等。还有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

三、提升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环境的核心,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的,班级整体形象的优劣最终将取决于班级“精神文化”环境是否健康。培养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形成良好的学风;班级文化活动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打造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集体精神。

随着班级文化建设的开展,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激情和欢乐,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健康地成长;给老师们带来的是感叹和惊喜,给学校带来的是师生新的精神风貌与心灵的成长。

猜你喜欢
监督员规章制度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劳动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墙化”更需“强化”
枣庄市中:多措并举提高人民监督员监督力度
护眼监督员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
卫生监督员分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运用“热炉法则”做好安全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