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新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 湖北 襄阳 441050)
供给侧改革原本是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最早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最初完整的说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含义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2016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指导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全面推广与贯彻落实,供给侧改革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后来泛指在供需关系失衡(供过于求)的时候,通过改变供给方式,完善供给产品结构与服务,提高经营效益。
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是指通过对高职教育供需关系的分析,从高职院校(供给方)角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建适合学生的教育,丰富教育教学的产品(供给品)结构,完善供给品服务,提升高职院校办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升学校影响力的举措。其根本目的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落实好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供给侧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也是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1]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作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主动适应行业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认真分析和研究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岗位、新工艺与新材料,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相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需求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典型工作过程,构建专业教学标准,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持续优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素,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其供需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目前学生规模占据高校在校生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规模与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二是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从匮乏到过剩。截至目前,全国共有高职院校近1 400所。2016年,湖北高职投放招生计划约13.3万,但该分数段投挡考生仅11.4万人,出现招生计划数高于投档数。547所在鄂招生的高职院校中,有91所省外高校出现0投档(即没有学生填报志愿,或是填报志愿的学生没有达到该校的录取批次线),高职校竞争更加激烈。[2]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生源进一步萎缩,高职教育社会影响力还不够大、社会认可度还不够高的情况下,只有从高职院校自身做起,从供给侧推动改革,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有序发展。
目前,高职生源结构日趋多样化(中职毕业生、技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学生起点不一,文化基础、学习习惯与认知水平差别很大,教育教学及管理难度不断增大。为实现“全面发展、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每个高职学生提供“人人都可出彩”的机会,从供给侧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建适合学生的教育势在必行。
不同供需主体,供给与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不同,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与任务也不尽相同。
从学校与社会关系看,学校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进步同步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发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间对接不是很好,一方面全社会都在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招聘中又感叹没有合适的毕业生。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一是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当地的产业对接不够紧密,培养的毕业生产销不对路;二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与产业技术进步同步,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行业企业发展需要;三是在专业设置上,虽然设置了与产业发展对接良好的专业,但家长与学生专业选择盲目,一些与产业发展技术同步的前瞻性设置的专业,不被家长及学生看好,再加上高职专业招生计划的执行不够严格,导致这些前瞻性发展的专业没有足够的学生规模,难以满足产业大规模高速发展的需要,同时如会计、市场营销等传统专业则因学生规模过大,出现结构性就业难。
图1 校社供需关系图
此时,学校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就是“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设置专业,为社会提供与产业结构及经济社会发展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一是要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设置与改革、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的机制”,确保产业发展所需要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对接地方支柱产业,主动调整专业设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要紧贴产业技术进步,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先进性。二是要严格履行招生计划,加强专业引导,确保与区域支柱产业对接的重点特色专业的办学规模,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规模需求。
从学校与学生关系看:学校为学生(需求方)提供的服务是专业、课程及其它教育教学活动。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学校往往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产品”,忽视了其作为需求方、作为学校教育产品购买者的消费需求与感受。
图2 校生供需关系图
从学校与学生关系角度推动供给侧改革目标: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多样成才。
学校供给侧改革任务:一是在专业设置上要与区域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紧跟产业调整步伐调整专业设置,满足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学习的需要。二是要校企联合共同开发课程(项目),要选择专业对应行业中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这些企业代表了行业最新发展趋势,有本行业最先进的技术与装备,可充分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性与开放性。三是系统设计好学生在校教育活动,通过大学生社团活动、阳光体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健康的体魄、创新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等,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四是要在学生中实施分类分层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从教师与学生的供需关系看: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课程(项目),传授的是知识与技能。
图3 师生供需关系图
从教师角度推动供给侧改革目标:打造有效课堂,实施有效教育。高职院校所有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归根到底都是要落实到教师、落实到课堂。改革要有成效,关键看课堂教学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与效率。
此时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一是要研究学情。教师要了解不同起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多样成才。二是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师要紧跟产业技术进步,及时更新专业教学内容,不能用昨天的知识与技能教育今天的学生去应对明天的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三是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师要适应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学生对现代信息终端的依赖,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教学环境,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四是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科学运用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任务驱动式、小组协作式等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五是要提升教学艺术与人格魅力,做学生喜爱的老师。“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以其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知识技能,以仁爱之心来教育感化与吸引学生,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对学校而言,学生不是高职院校生产的“产品”,他们是掏钱购买教育服务的“消费者”。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的产品是“专业、课程和教育活动”,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也是“消费者”。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作为供给方要按消费市场需求,通过对专业、课程的系统化改革与优化和教育活动的系统化设计与实施,为学生“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消费服务,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对社会而言,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进步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项目)设置;教师要针对岗位任职需求变化来调整教学内容,要针对学生个性化学习习惯来改革教学手段与方式,以此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从而提升企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针对社会职业岗位(群)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载体。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谋划专业布局,建立完善的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工作机制,建立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数量适中、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专业结构体系。一方面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提供相应的专业选择(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优势更为明显)。专业设置与调整策略如下。
1.前瞻性发展策略。由于人才培养工作固有的周期性、系统性,高职院校要主动研究并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结合学院对校内外优质办学资源的整合度和区域产业发展趋势的匹配度,围绕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材料等,有计划地前瞻性设置新专业,为区域新兴产业发展提前做好人才支撑。
2.优先发展策略。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国家发展重大战略。优先发展与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对接良好的专业,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顺利落地。
3.重点发展策略。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产业和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结合紧密、需求稳定、办学基础良好的专业,保证龙头与支柱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持续、稳定的需求。
4.保护性发展策略。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弱势产业及服务艰苦行业的专业,如直接涉农专业、机械化工类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和康复技术等健康服务类专业等,需要从保证招生计划、减免学费、定向培养等方面出台足够的保护措施,才可保证专业适度的规模,满足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5.保留性发展策略。针对同类院校中没有、但经济社会发展有需求、而目前家长与考生都还认识不到的小专业,以及区域内不可替代的特色小专业等要予以保留性发展,这也是公办高职教育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如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专业,针对智力异常、身残、自闭症等特殊人群的师资培养,从1989年始创办并一直持续至今,从未中断。过去每年招生不足30人,但近年规模与专业影响力不断扩大,先后成为国家特殊教育二期工程立项建设单位,获各级政府扶持资金7 300余万元,用于专业硬件建设;2015年又主持申报并成功立项了“特殊教育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获得960余万元资金支持,用于特殊教育专业资源库软件建设。没有当初的坚守,就没有今天专业建设的成就。
6.创新性发展策略。要针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创新发展与调整专业结构,既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改造传统专业,又要及时撤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技术技能要求低、就业质量低的传统专业,使学校保持适度的专业规模与旺盛的专业活力。
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和路径的系统设计。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教学保障等方面释放供给活力,提升服务质量。
1.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职业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道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增进高职院校对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了解度、促进了专业课程改革与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步度、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对接度的同时,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明确专业学习目标与要求,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果。
2.积极推动走出去、国际化发展战略。响应“一带一路”走出去倡议,与跨国企业间开展校企合作,在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开拓外向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通过与职教发达国家的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了解世界职业教育领域发展动态的同时,助力师生走出去,拓宽视野。
3.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入手,鼓励高职院校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高职院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对接企业,实施“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学历教育真正融合。“招生即招工”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后顾之忧,在服务学生职业发展、促进就业、提高高职院校的专业吸引力的同时,也保证了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招工即招生”在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养与技术技能,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有效地支持了高职院校专业招生规模(特别是面向艰苦行业的专业),更好地保证了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教育部编制并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并以此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高职教育深入推进改革发展的路线图。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提出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为全国高职创新发展指明了道路,必将有力地驱动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并从体系结构、服务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等方面拓展职业教育供给空间。
适合学生的教育不是迁就式教育。人的差异性因评价标准不同而客观存在,但行业企业特定岗位用人标准却是固定的,它只随产业技术的进步而调整,不会因学生基础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高职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使不同基础的学生找到最近职业发展区!高职教育不能因学生基础差,就迁就学生,就降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考核标准,而是要针对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的多样性(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技校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企业在岗职工),为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路径,通过实施分类分层的教育,最终都达到行业岗位任职标准。因此,只有从供给侧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创建适合学生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个性发展、多样成才”。
从供给侧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完善体制机制,综合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才能为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完善办学体制机制,搭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内容,目前先期立项建设的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已经基本建成“政、校、企、行”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针对性与有效性。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襄阳市广大农村地区与山区缺医少药、医疗卫生条件差,而医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又“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的实际,学院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出台了《襄阳市乡村医生免费订单定向培养工作实施方案》:市、县两级政府共同负担培养经费;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负责3年在全市免费培养600名以上具有大专学历的乡村医生,学生毕业后由各县(市)区根据定向协议、工作需要和就近便利原则,采取“县招、乡管、村用”方式,统一分配安置到村卫生室工作;市卫计委负责协助招生、就业安置与过程监控。目前这一做法已成为高职院校推动地方政府出台大力扶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典范,并在其它专业领域持续发酵,社会反响良好。
2.完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服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要适应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修订与完善弹性学制、学分积累与互换制度、专业辅修制度与网络学习修学分等制度,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与考核方式的变革,服务学生的个性发展。
从供给侧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理念是先导,制度是保障,落实是关键。改革要落地,关键还得看学校的制度设计、专业的主动作为与教师的自我加压和提升。只有从高职院校供给侧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有效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学生(需求侧)的职业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需求侧)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既是市场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殷宝庆.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J].职教论坛,2016(19):67-71.
[2]聚焦职教.多省高职再现零投档,文史、理工“双双沦陷”![EB/OL].(2016-08-21)[2018-01-10].http://mini.eastday.com/a/160822175627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