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菲菲
【摘 要】近年来,吉林省紧跟发展老工业基地热潮,在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发展进程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冲击下,吉林省特有的传统工业文化特色也被破坏。因此,将传统的系统思维与整体观念融合与共生,是吉林省工业文化发展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系统思维;整体观念;吉林省工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5-0213-01
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提到“第三次工业革命——传统文化精神大有可为”。那么,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吉林省在推进地方工业文化发展应该注重哪些策略呢?
2016年,以我校工业文化研究基地为平台,继续积聚優势资源,积极推动工业文化事业发展。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作出了一系列系统的论述,很多观点对工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系统思维与整体观念的融合与共生
传统的系统思维与整体观念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推进整个中国、特别是吉林工业文化发展进程,我们为什么这样讲呢?如奥巴马也希望发展“绿色能源”和“环保能源”,他在方向选择上是正确的,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很有失误,他以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在一个州做电池工厂,在另外一个州做电动汽车工厂,两者没有联系,都是单独的、隔离的,没有整体设计的观念。然而,中国曾经发展了复杂的水利灌溉系统,有一些非常集中化的能源管理体系。这种早期的文明模式培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系统思维与整体观念。对中国突破新的经济模式,促进工业文化发展是有益的。
二、传承发展工业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近年来,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步伐的加快,大量工业企业陆续搬迁、重组、合并,传统的工业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针对这一现实,我们要从传承工业文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发展工业文化的战略高度出发,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弘扬工业文化,打造城市工业文化品牌,加快城市文化事业建设。
首先,加强工业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保护既有历史的保留,又有现代因素的介入,为人们留下了追忆和想象的空间。工业遗存,成为“阅读城市”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些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改造已经成为整个工业文化塑造过程中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因此如何给后人留下可视可触的工业印记,使其发挥展示工业文化的作用,自然成为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一个重点。所以发展城市工业文化,对于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延续工业文脉、传承工业文明是有意义的。
其次,以工业生产和工业遗产为依托,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旅游。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它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吉林省的旅游业相对薄弱,在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没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形势下,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对游客来说是个亮点;对于企业来说是个卖点;对于旅游范畴来说,它是个热点。因此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借此促进工业文化发展,以文化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以工业文化振兴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三、发挥本土文明优势还要有跨界思维
工业文化具有强大的产业渗透和融合功能,吉林省促进工业文化发展要依托工业生产、消费工业制成品、高科技开发、工业遗产等本土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在传承本土文化、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面谋求新突破,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文化发展,离不开经济效益,这是由社会大背景决定的,那么工业文化发展不仅是经济体制下的行为,它还兼具着特有的文化属性。当下的工业文化盲目追求数量,造成资源浪费,对文化资源来说实际上是一种破坏,忽略了“本土特色”才是工业文化的发展核心。未来的发展强调的是互联和共存,所以吉林省在继承和发扬本土文明优势的同时,也要有跨界思维,依托这样的文化基础才能形成更有价值的发展观点。
四、吉林省培养工业文化相关产业人才再思考
首先,工业文化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教育部门要按照产业化需要落实人才培养计划,使教育进程规划与产业发展相适应。打破行业界限,将依据跨学科的系统思维模式,为吉林省工业文化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其次,工业文化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人才的调控机制。政府要为企业和高校搭建技术合作平台,利用创新人才优势,积极组织与推进吉林省工业文化发展进程。
在现代工业文化理论指导下,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角度,对传统的系统思维与整体观念在吉林省工业文化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作出了一系列系统的论述,找到有效整合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为吉林省的工业文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6-04-27(001).
[2]毕玉才.拴心留人,东北才能振兴[N].光明日报,2016-06-13(002).
[3]陈晓刚.科技创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