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兴杰 孙薇 武钰凯
摘 要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就如何探索多种有效手段,增强我国居民的低碳生活意识,进而提升低碳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已经成为如今有关部门及人员重点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对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实现我国居民的低碳生活加以分析。
关键词 低碳经济背景 居民 低碳生活 思考
一、引言
基于国民低碳及低碳经济意识的逐渐增强,一种新型的健康风尚正在我国大范围蔓延。同时,政府也愈发注重探索多种实效性较强的方式,以促进我国民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和谐发展,并已经开始实施各种有效的经济结构调整工作,这使得有效增强我国居民的低碳生活意识所具有的意义愈发重大。
二、增强我国居民低碳生活意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随着世界工业领域的发展脚步越来越快,各类能源问题不断涌现出来,致使“高碳”生活对于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对其产生了较强的依赖。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以后,气候变化成了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各发达国家开始对“低碳”具有的重要意义有所认识,并开始注重探寻和创新多种有效的低碳生活方式,以及树立良好的低碳生活理念。[1]
(二)有助于推进高碳生产的改革进程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居民的生活所用能源已经高达全国总耗能的26%,且有高達三成的二氧化碳是经由居民生活排放形成的。通过对能源终端消费结构的分析来看,我国居民的能源消耗指数还在不断提升,所以,对我国居民进行有效的低碳生活引导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低碳生活是基于有效节能来实现的,且随着我国节能降耗领域的发展而不断加快,其在增强国民参与意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性作用。
三、实现低碳生活的有效措施
低碳生活所具有的社会性较强,且其自身具有的性质也较为复杂,不仅仅指节能减排,同时也代表着对各种新型能源的探索与应用,以及对各种全新的生活、生产方式的追求等,因此,有必要建立由政府领导、企业实施、国民全体参与的完善体系,以全方位实现我国居民的低碳生活。
(一)激发全民“低碳”热情
在推进低碳生活的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有效扩大低碳的实际推广范围,进而大幅度降低各种不良消费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使得居民的生活方式及模式不断趋于低碳化,以达到有效降低二氧化碳实际排放量的目的。[2]
首先,应通过适当减税以及财政补贴的方式,提升消费者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以促进低碳生活的实现。同时,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居民低碳消费,并充分利用财政补贴等手段,大范围推广各种具备高节能性的工具,并鼓励扩大新型能源汽车的推广范围。
其次,创建完善的低碳消费系统。政府应注重通过出台政策以及各种法律的方式,对企业、各组织等的低碳消费行为予以大力支持,如创建完善的奖励制度等,并通过税收等优惠措施,采取优惠政策,对实施低碳产品开发等操作的企业给予支持。
最后,大力宣传低碳、健康的科学理念,促进合理的新型消费模式生成,同时,在各行业领域制定和应用低碳、绿色消费标准,逐步树立低碳生活理念。
(二)增强居民的低碳生活意识
应该相信,增强我国居民的低碳生活意识并不困难,同时,应引导每一个居民作出承诺,今后实行有效的低碳生活方式,尽可能地降低国家的二氧化碳总体排放量。此外,也应注重引导有关的企业、组织等积极参与到低碳经济以及低碳生活中去,营造出更为健康的低碳社会氛围。[3]
一方面,想要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整体排放量,就需要注重减少煤等燃料的实际应用量。但如今,我国对于煤等燃料的应用较为广泛,因此,要想大幅度降低碳排放量,主要的方式是促使各领域的能源使用不断趋于节约化、环保化,同事引导每一个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多种有效手段降低碳排放量。
另一方面,鼓励低碳消费。加快推进低碳经济的实现,不能仅依靠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也应注重改变居民的生活和消费行为,这样才能大幅度降低因排放温室气体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据有关文件指出,降低人类对碳的依赖性比想象中要更容易,人们可以从基本的健康生活、绿色出行做起,逐步树立起低碳生活理念。
四、结语
有效推进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实现进程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新的发展趋势,是有效提升人类生活质量以及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应意识到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为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曹兴杰(1998—),男,河北唐山人,本科,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参考文献
[1] 查伟华,姜辉.“低碳生活”视角下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592份样本统计[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3):23-26.
[2] 刘佳彬.校内外结合开展低碳生活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为例[J].华夏教师,2017(05):85.
[3] 简宪堃,陈包康,钟承聪.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及意识调查研究——以广州市四所高校为例[J].知识经济,2017(04):134-135.
通讯作者: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