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写作在描写能力培养中的功能与策略

2018-06-08 09:30郭建师巍巍
关键词:功能策略小学语文

郭建 师巍巍

摘 要:课本剧写作,指的是教师根据课文编写“不完整”的剧本,剧本中的舞台提示和部分台词由学生补写。课本剧写作,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在写作中进行描写的习惯,丰富描写的角度,是一条有新意、有效率的写作教学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剧写作;描写能力;功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13-0017-04

对于写作,“具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要素,它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出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总体目标与内容);“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第三学段·习作目标内容);“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关于写作的评价建议)。

“具体”又怎么理解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抽象的;不笼统的”。显而易见,在写作中要想达成“具体”的目标,是离不开“描写”的。

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课本剧写作——不失为一种有效路径。

一、“课本剧写作”的概念界定

“课本剧写作”,指的是教师根据课文编写“不完整”的剧本,这个“不完整”的剧本是设计、实施教学的工具,其中的舞台提示和部分台词由学生补写(或选择)。

二、课本剧写作在描写能力培养中的功能

(一)激发描写的兴趣

课本剧最终是要用来表演的,这种表演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语文生活。因为喜欢,学生会兴趣盎然地研究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外貌、语言等,他们不是为写而写,他们是在为自己心爱的舞台,为理想的表演效果而写。缘于此,学生的兴趣便自然而然地激发了起来。

(二)养成描写的习惯

课本剧写作,写得最多的是舞台提示,每句(段)台词之前都要补写描写性内容,可以说,动笔即描写。课本剧写作当中,“描写”这种行为有了不计其数的重复,而这重复,就有力强化了学生在写作中进行描写的意识,并且会迁移到剧本之外写人叙事类文章,逐渐养成描写的习惯,“小明说”“小红喊”会逐渐变为“小明委屈地说”“小红兴奋地喊”。

(三)丰富描写的角度

课本剧写作当中,学生需要从多种角度进行描写,有动作、神态、心理、外貌、语言的描写,也有环境的描写。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用一种或两种、三种方法来描写,描写的角度越来越丰富,“小明委屈地说”“小红兴奋地喊”会逐渐变为“小明擦着泪委屈地说”“小红挥舞着双手兴奋地喊”,“一天早晨”也会变为“东边的天空出现了比胖娃娃的脸蛋还要红、还要娇嫩的粉红色”……

三、课本剧写作在描写能力培养中的策略

(一)描写能力的评价

课本剧写作的实施,首先要建立描写能力的评价体系,编制剧本、设计教学都要以评价体系为依据。根据课标梳理教材读写训练点,参照吴忠豪教授主编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习作》,建立下表。

(二)剧本的编写

1.选择适合的课文

适合改编成剧本的课文,除了具备叙事性强、时间地点相对集中、人物特点鲜明的特点之外,还要注意对话的提示语不能太丰富,最好有概述或转述的人物语言。比如《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是分角色朗读的最佳文本之一,却不适合进行剧本的编写,因为它的提示语特别丰富,几乎没有了补充舞台提示的空间。出于学习课文语言的目的,课文中的对话要直接转换为台词,不做改动,承担语言描写训练任务的是课文里概述或转述的人物语言,比如《将相和》中的“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这样的情节是适合学生补写人物台词的。

2.遵照剧本的格式

课本剧剧本不同于专业的剧本,不能向电影、电视、话剧剧本看齐,对格式的要求需要降低,与教材中《半截蜡烛》的格式一致即可。分析《半截蜡烛》,教师可以发现,课本剧剧本应该包含题目,时间、地点、人物的说明,台词和舞台提示。台词与舞台提示是剧本的主体部分,舞台提示包括对话时人物的动作、神态、外貌、心理,还包括场景说明与转换。场景的说明与转换通过环境描写、事件的描述实现。

3.符合学段的水平

课本剧剧本的编写,宏观上要符合描写能力评价体系在不同学段的要求,微观上要注意在第一学段设计供学生选择的词语、句子时,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要结合学生新近积累的语汇材料。比如,二上《坐井观天》剧本中,“青蛙(一下子来了精神 呆呆地):你从哪儿来呀?”,对括号里的内容,学生能理解,会选择。可是如果设计成“青蛙(精神焕发 呆若木鸡):你从哪儿来呀?”,很多学生就不知所措了。

(三)课本剧写作教学的设计

课本剧写作,要在课本剧“表演”的情境中实施,离开“表演”的情境,学生的兴趣便不能持续,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演与写的先后顺序不固定,可以先写后演,也可以先演后写。

下面從三个学段教材各选取一篇课文为例,简要说明课本剧写作教学的设计思路。

二年级上《坐井观天》

1.创设课本剧表演的情境,激发学生表演课本剧的欲望。

2.出示预先编制的剧本片段:

青蛙(①一下子来了精神 呆呆地):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②一只翅膀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③撇着嘴巴 张圆了嘴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④一愣,紧接着双翅 着):“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⑤笑得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⑥头 ,笑着):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该剧本的舞台提示从人物动作与神态两方面设计,①③指导学生选择,②④⑤⑥指导学生补充。这个环节要和感情朗读的指导相结合。

3.完成剧本之后,组织学生表演。

三年级下《南辕北辙》

1.观看《南辕北辙》动画片,为课本剧写作做铺垫。

2.出示预先编制的剧本,学生根据动画片补写舞台提示。

南辕北辙

时间:古代

地点:大街上

人物:张三,李四(张三的朋友),车夫,路人

(大街上,车夫挥舞着鞭子,马车在大路上飞跑,张三坐在马车上向外张望。他的朋友李四和另一个人在路上走着,马车经过李四身边。)

李四( ):这不是张三吗,你上哪儿去呀?

张三( ):李四呀,我要到楚国去。

李四( ):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张三( ):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李四(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张三( ):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李四( ):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张三( ):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不和你多说了,我要赶路了。

(张三向李四挥挥手,继续前行。)

路人( ):这个人太可笑了,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李四( ):唉,这真是南辕北辙呀。

3.回看动画片,思考自己的写作与动画片是否一致,交流修改。

4.组织表演课本剧,与动画片比一比。

五年级下《杨氏之子》

1.课前发放剧本,小组合作完成补写并合作试演。

杨氏之子

时间:晋代

地点:杨家

人物:杨氏之子(聪慧的九岁男孩)

孔君平(很有学问的大官,与杨家关系密切)

(杨家院落的环境: )

孔君平( ):杨先生在家吗?

杨氏之子( ):我父亲不在家。

孔君平( ):原来是贤侄啊。你怎么不出来拜见伯父啊?

杨氏之子( ):夫子您好,请去客厅入座。

(孔君平跟随杨氏之子进入客厅落座,杨氏之子去里屋端来一盘水果。)

孔君平( ):

杨氏之子( ):

孔君平( ):

杨氏之子( ):

這个剧本需要学生补充台词与舞台提示。台词,既有课文中人物语言的转换,还有课文内容的延伸。舞台提示,既有人物对话当中神态、动作、心理、外貌等的提示,还有事件发生的环境的提示。

2.根据试演效果,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汇报材料,材料包括两个方面:成功之处,失败的地方。

3.课上交流,共享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共性问题一起纠正,修改剧本。

课堂与课程,最朴素的责任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指点门径,而这正是课本剧写作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希望课本剧写作教学为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迪。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2).

[2]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2).

[3]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习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1).

[4]金 文.校园课本剧宝典[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01).

猜你喜欢
功能策略小学语文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功能关系面面观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