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人才转移的一点思考

2018-06-07 06:02谢佳俐
神州·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专业设置科技人才现象

摘要:科技人才是人力资本积累最丰富的群体,也是各方面贡献最杰出的群体。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科技人才作用的发挥对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增强综合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深入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我国部分科技人才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呈现向金融业转移趋势,暴露的问题逐渐增多,迫切需要系统理论的规范与指导。

本文内容包括:主要回顾了科技人才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了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现状;最后,从多角度分析了促进科技人才创造的对策。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1)从收入的角度出发,说明科技人才集聚的驱动因素

(2)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构架科技人才集聚模式。

(3)从高考制度、专业设置的角度出发,将教育制度要素引入研究体系。

关键词:科技人才;金融;现象;专业设置

这几年,有这么一种倾向,一些已经在理工专业方面学有所成的大学生却毫无征兆的改学金融或其他专业。当然,这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下人才流动的一种需求,但另一方面也让人们反思就业、职业前景和社会认同等方面给大学生们就业带来的困惑与无奈。

为什么很多理工科出身优秀的学生最终选择做咨询或金融?在“清华70%、80%的高考状元都去哪儿了”一文中,施一公先生说,“当这个国家所有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我认为出了大问题。”在专业机构对众多转行精英调查回答改行“不后悔”的理由中,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指向了同一样东西——钱。当精英们都想转行干金融,传统的制造业、工程行业、军工行业越来越难以留下人才,这意味着对专业人才的浪费,意味着学不以致用。

图1是2006-2009年各行业大学生所占比例图(%)(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6年金融业所占比例就已高达58.1%,此时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址勘察业的比例为59.2%;这一比例在经过三年的递减后为50.0%,而金融业就业比例增加至59.7%,稳超科技,仅次于教育。

图2是2003-2010年各行业城镇大学就业人员增量(万人):

从图2中可以看出,金融业就业人员尽管在2005年和2007年有所减少,但在短短七年中总体仍呈增加趋势,且在2010年增量更是高达81.2万人;而尽管2010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人就业人员增量为43.5万人,却依然呈现着七年中五年减少的状况。这种不同行业城镇大学就业人员增量的巨大差别,必然会对中国科技发展造成重要影响。

青年学生渴望在商海中叱咤风云,在政坛上立身扬名,学术上著作等身,在世上留下热血沸腾活过的痕迹。但“拜金主义,一心为己”“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的帽子还真不能扣在这些转行金融的理工类精英头上。现实饿了,就会把梦想吃掉。当科研注定要“不怕牺牲”,要买不起房子而跟女朋友分手,可能会一事无成或者有成果也得不到尊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也会被消磨。中国并不是没有钱学森和陈景润,而是财富更加集中的现实掩盖了学子朴素的梦想。

施老师强调大学培养的是领袖和精英,大学是核心,研究型大学不应以就业为导向,不应该在大学里一味强调就业。而却对他们走向岗位后生活之艰辛,研究条件之蹉跎这些具体问题没有给予答案,不能不说是避重就轻。不是就业的指标考核生出了功利、淡化了情懷,而是就业本身就太过重要了,它是民生之本。而这些理工类精英选择更好的生活无可厚非,其本身也是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在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我国科技人才集聚机理与实证研究》一论文中这样说道:

收入是科技人才集聚形成的吸引力。西方经济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配置原则是以预期利益为标准的,配置的方向和数量取决于投入所带来的收益,一般来说生产要素大多会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哪里的利息最大就会流向哪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的配置同样遵循这个规律。价值规律对科技人才配置起着关键作用,科技人才的价值是通过市场价格来体现的。科技人才的收入水平在体现科技人才资源价格的同时,也反应了科技人才资源对于自身经济价值和地位。等自身价值的预期。

社会应营造更良好的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气氛,让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有一种现象你注意了吗?当下盛行的综艺节目我们也可以发现,科学类综艺节目根本无法与《见字如面》《朗读者》等充满人文精神的节目竞争。可事实上,唯有人文+科学一色,才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我们也可以看到,人们往往对金融学家的只言片语趋之若鹜,并奉为圭臬,颇有“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色彩。以下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评价层次图:(见图3)

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发展,最终目的都要落实到人——一切为了人本身的发展。我想,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对于企业是有用的,其系统优化的观念对创造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高考制度应当进一步完善,让那些小城市、接触信息少的高中生,也能拥有为国奉献青春的机会,让他们为国奉献青春的热忱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情不被埋没于瓦砾碌碌中。

我希望高校在专业设置时,不要过分追求专业所谓的新潮和热度,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表面上跟社会需求相契合,很时尚,导致这部分热门专业热度过高,造成了供需失衡,也使部分学生长时间难以找到心仪工作,不得不迫于无奈再次回炉。了解社会和市场的真正需求,了解学生内心的向往也是高校对社会和个人的负责态度。大学是培养大家之才,培养国家各个行业精英和领袖的地方。当个体生命与恢弘时代连结,我们的生命,必定有着无比的深度与广度,无限的活力与潜力。我们每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我们的贡献。我很幸运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大有前途。

为奋斗的青年学子提供“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广阔的、更能施展才华的舞台,是全社会的责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世界科技之林必定有吾辈响亮的名字。我希望出台更具感召力和向心力的政策,让学子们不忘初心,在自己热爱的专业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发挥自己的才智,奋斗自己的人生,期盼中国科学界会有很多的钱学森和陈景润。

作者简介:谢佳俐、女、籍贯:河南、单位:山西省实验中学、职称:学生。

猜你喜欢
专业设置科技人才现象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猜谜语
努力培养新型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