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言
摘要:我们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案,使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深刻性;灵活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怎样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呢?
一、从关注语文思维的深刻性出发
(一)层层引导,由浅入深
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常常停留在语言文字表面内容和情节上,很难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揭示其规律。这时,教师就可围绕自己的思维目标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训练语文思维的深刻性。
比如,在教学《凡卡》这篇课文时,教师提问:“凡卡写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他的愿望能实现吗?”通过交流马上知道他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他信封上的地址写得不详,又没有贴上邮票,爷爷是不会收到他的信的。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这个认识基础上追问:“如果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他的愿望能实现吗?”这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后明白:即使爷爷收到了信,凡卡想过“快乐的日”的愿望也是不能实现的。因为爷爷是在地主家守夜的,自身难保,哪会有能力带他回家过“快乐的日子”?如果有能力养活他当初也不会把他送到鞋匠那儿当学徒了。像凡卡这样的穷孩子,要过好日子,就必须推翻那吃人的社会制度,这就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认识也就更深刻了。
(二)正确、深刻地“解读文本”
我们要本着对文本语言的高度警觉,用敏感的心捕捉文本潜在的信息,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设计出具有语文思维含量的教学对话。比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慧眼独具地解读了诸葛亮的“笑”。
师:文中有十一个“诸葛亮说”,但只有这里有个提示语“笑着说”。你读读这话,想想诸葛亮在笑谁?
生:笑曹操。
师:你从哪里体会出的?
生:从“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看出的。
师:是啊,诸葛亮知道曹操的性格,知道曹操多疑,就把曹操玩于手掌之中,这是轻蔑之笑,讽刺之笑。谁能把这种味道读出来。
指名读——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还认为在笑谁?
生:在笑鲁肃,我是从“鲁肃吃惊地说”中体会出来的。
师:他看鲁肃这么担心,是在笑鲁肃还没明白自己的意图,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大家试着把这种味道读出来,让鲁肃放心。
生试读——指名读
师:还在笑谁?
生:在笑自己。因为他心里很有把握。
师:这是一种自信的笑,胸有成竹的笑。大家自己读,读出这种感觉来。指名读
师:再想想,还笑谁?
生:在笑周瑜。
师:从哪里看出?
生联系第二自然段说理由。
师:这叫胜利的笑,自豪的笑。读出诸葛亮的这种感觉来。生读。
师: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你怎么体会的,就怎么读。生齐读。
在语文教学中,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往往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课文,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从关注语文思维的灵活性出发
(一)巧妙过渡
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师生之间有这样一组对话:
师:小女孩的大年夜,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形单影只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
生:我心情很难受,眼前总是出现着小女孩可怜的身影......
师:两个孩子说得多动情,多凄美呀!作者用了一句话概括了出来。
生:齐读“可怜的小女孩!”
师:在大年夜,这个又冷又饿、无人关心、无人疼爱的小女孩,只能在一座房子的角落里蜷缩下来。她实在太冷了,从后文哪句话里可看出?
生:“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师:正因为要冻僵了,她才产生了什么愿望?
在这一片段教学中,教师首先紧扣可怜,突出小女孩的痛苦与孤独,后续又巧妙地过渡到第二部分点燃火柴的内容,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二)巧妙引导正向思维
在教学培养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偏离了目标是常有的事,这就需要教师的及时调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目标,从而训练思维的准确性。
比如,这样一组师生对话。
师:什么是动物?
生:鸡、鸭、猪、狗都是动物。
师:为什么说它们是动物?
生:因为它们会叫。
师:蚯蚓不会叫,是不是动物?
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都是动物。
師:鱼不会爬,只会游;鸟不会爬,但会飞,它们是动物吗?
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会活动,能活动的东西是动物。
师:飞机会飞,汽车会走是不是动物呢?
生:它们自己不会飞,不会走,是人开动机器才会飞会走的,它们没有生命,不是动物。
师:那就是能自己活动的有生命的物体,才叫动物。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调控,使学生不仅准确地理解了“动物”这个词的词义,牢固地掌握了知识,又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语文思维的灵活性。
(三)巧妙纠正反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考虑问题思路过于单一,促进思维活跃,教师要注意把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结合起来,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教师问孩子:“学完了课文,你想对狐狸或乌鸦说些什么?”一个孩子说:“狐狸我太佩服你了,你太聪明了!”教师借机引导:“哦?你的看法和别人不一样,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不错!不过,我们一起想想看,这个狐狸,他把聪明用到哪去了?”学生马上意识到,狐狸把聪明用到骗人损人上。教师接着引导:“这样的聪明值得我们佩服吗?”当学生答问错误时,教师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或反洁归谬,让学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顿悟。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案,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思维价值的对话。带着这样的思维上路,我们才能以思维培养思维,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激荡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