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社会组织融入基层社区治理

2018-06-07 09:54范旭斌
群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基层社区

范旭斌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建设主体之一,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利益表达的组织化形式,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与市场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当前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正处于从街居制向社区制转型的攻坚期,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对于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行政化困境”与“共同体困境”,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组织在各领域广泛兴起并逐渐发展、壮大和成熟,成为弥补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处理社会事务时存在局限性缺陷的重要力量。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原有以居委会纵向行政管理的街居制体系逐步走向多元主体合理分工、良性互动合作的社区制,社会组织因需而生,依靠政府的培育和自身的努力,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其参与度不断深化,推动着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社会组织在反映居民意愿、调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有利于社区居民的自治水平和公共精神的提升。社会组织的类型多样化和功能多样性,可以满足社会公众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创新了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作为社区不同利益诉求的代表,社会组织可以促进组织成员间互惠、信任与参与网络的形成,增进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

基层社区治理关系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区治理乃大势所趋。在实践中,由于我国社会组织尚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制度环境尚不完善,获取社会资源能力弱以及组织自身能力不足,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发挥与融入治理的程度还不够。推动社会组织真正融入基层社会,完善“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增强价值认同,完善社会组织融入基层社区治理的顶层设计。着眼于构建社区良好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和社会活力,鼓励社区把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考虑,扶持初创期社会组织,鼓励优秀社会组织落地本社区。真正把社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平等主体,加大对社会组织和活动项目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社会组织评价表彰机制,支持社会组织融入基层、协同治理,打造和谐安定、活泼生动、运行顺畅的社区生活共同体。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拓展社会组织融入基层社区治理的发展空间。加大公共财政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引导性、示范性、创新性项目。结合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推动政府通过公益创投、项目奖励、资金补贴等方式,将可转移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交由社会组织行使。进一步转变传统的社会事业“养机构、养人员”的做法,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以政府采购、定向委托等不同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政府放权、社会组织接力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党建引领,强化社会组织融入基层社区治理的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居(村)党组织对社区社会组织的领导作用,创新社区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工作方式,探索结合业务抓党建的工作机制,推进党建工作在社区社会组织的全覆盖。围绕凝聚群众、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搞好服务的要求,坚持社会组织发展与党的建设同步推进,保证社会组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引导规范健康成长,提升社会组织融入基层社区治理的专业能力。推动社会组织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议事规则,明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业务建设和公信力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提升社工的业务素质,推动社会组织团队文化建设,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努力提升社会组织服务社区民生和基层建设的专业能力。

创新综合监管模式,保障社会组织融入基层社区治理。构建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和监管平台,通过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针对社会组织网上登记、协同监管、内部治理、信息公开、公众评价和综合评估等方面的内容,实现电子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有效监管。完善社会组织诚信自律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组织规范运作、诚信执业、信息公开、公平竞争、奖励惩戒、自律保障等机制。规范社会组织财务行为,指导社会组织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可操作性的社会组织退出机制,对社會组织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实现有序退出。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基层社区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社区大作战
基层在线
3D打印社区
“基层减负年”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走基层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