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
【摘 要】目的: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在对照组中应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在观察组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盐酸氨溴索;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1
在临床中,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指因为中耳积液导致听力下降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同时,因为咽鼓管机械性阻塞、功能性通气功能障碍,也容易导致耳鼻喉常见疾病的产生。就分泌性中耳炎而言,其临床症状主要可表现为听力下降,并伴随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以及闭塞感。该病症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且儿童不显著,往往在患儿病情加重且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后才被发现[1]。为此,及时发现该病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本文中,就从我院选取100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了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的治疗效果,现报告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最小年龄为8个月,最大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为(12.2±2.3)岁;在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最小年龄为9个月,最大年龄为31岁,平均年龄为(11.2±2.3)岁;两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故组间可实施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在对照组中应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其中,在面对患者年龄大于12岁的患者时,用法用量为:一日两次,一次10毫升,口服;患者年龄介于6到12岁时,用法用量为:一日两到三次,一次5毫升,口服;患者年龄介于2到6岁时,用法用量为:一日三次,一次2.5毫升,口服;患者年龄小于2岁时,用法用量为:一日两次,一次2.5毫升,口服[2];在观察组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其中,糖皮质激素的用法用量为:口服,患者年龄大于12岁时,一日2到4次,一次0.75毫克到6毫克之间;患者年龄小于12岁时,一日2到4次,一次0.5毫克到0.75毫克之间;两组患者均将7天作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3]。
1.3 评价指标 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纯音侧听气导听力均提升20dB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改善,纯音侧听气导听力均提升10到20dB之间;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纯音侧听气导听力基本无改善;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统计并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统计以检验,若检验所得的P值<0.05,则代表所对比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中,鼓管作为连通中耳与外界环境的唯一管道,咽鼓管阻塞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因为中耳内、外气压基本相等,而当咽鼓管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功能障碍的情况下,则容易导致中耳气体被黏膜吸收导致中耳出现负压,最终导致中耳黏膜静脉扩张,增加了通透性,导致血清漏出集聚在中耳内,最终形成中耳积液。在临床中,通常可将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分为两种,即机械性功能障碍和功能性功能障碍。而在面对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时,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导致粘粘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胆固醇肉芽肿以及后天原发性胆脂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4]。
就盐酸氨溴索而言,该药物具有粘液排除促进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溶解分泌物的特点,不仅可排除鼓室内的粘稠分泌物,同时也可有效减少粘液的滞留,最终达到的促进鼓室内表秒活性物质分泌、呼吸液分泌以及纤毛运动的作用,此外,该药物诱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低。而地塞米松则是一种糖皮质类激素,其药理作用主要可表现为抗炎、抗毒、抗过敏以及抗风湿的作用,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较广。同时,该药物还具有抑制炎症细胞的作用,其中,主要可包括抑制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此外,还可对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无的合成和释放进行有效的抑制,同时还可对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起到防止和抑制的作用,降低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嗜酸性细胞的数目。而在将两种药物进行联合的应用的情况下,则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看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方振浩. 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穿刺术与鼓膜切开术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应用[D].遵义医学院,2017(11).
李颖,赵守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变应性鼻炎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02):295-298.
刘丹,吴曙辉,万浪,等.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鼓膜穿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01):61-63+67.
李智量,屈季宁.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系统评价[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03):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