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急诊患者急躁、焦虑、抑郁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急躁得分、焦虑得分、抑郁得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急诊患者的急躁状态、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心理护理;焦虑;抑郁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improving the impatienc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e of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effect. Method: choose 120 cases of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60 cases, control group patients'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patients of test group to implement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impatience to score points, anxiety, depression scor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AS scores and SD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state of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impatienc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e,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Emergencytreatment; Psychological care; Anxiety; depression
【中圖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01
前言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一线重要科室,收治的病人多、病种复杂、病情急或危重,且演化较快。因病情突然,所以急诊科的患者多会伴发一些负性情绪,例如急躁、焦虑、抑郁。有研究显示,急诊科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普通科室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带来许多副作用,例如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恶化治疗结局[1]。所以对急诊科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就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常用的护理干预措施有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减压疗法、音乐疗法及心理护理干预等。其中,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减压疗法因对实施干预者的要求较高、花费较大、患者配合的依从性较差等原因未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音乐疗法需针对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进行相应调整,所以研究效果并不一致。心理护理干预近几年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科患者并探讨其效果的研究并不多见。且既往相关文献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未评估抑郁状况的改变情况,干预人群仅为本医院的急诊科患者,研究结论的推广性及稳定性有待进一步验证[2]。为探讨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了解干预机制,本课题组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范式对120例急诊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根据纳入标准选择120例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等于18岁;②干预期间未服用精神科药物者;③除常规护理外未接受其他护理干预措施者;④病情稳定可以配合干预者。⑤未存在酒精依赖及药物依赖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试验组包括男性35例,女性2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是20~71岁,平均年龄(50.7±19.8)岁;病种:急性阑尾炎20例、外伤25例、心肺功能不全15例;学历:高中及以下30例,大专或专科17例,本科10例,研究生及以上3例。对照组包括男性3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范围是19~74岁,平均年龄(51.8±17.3)岁;病种:急性阑尾炎18例、外伤27例、心肺功能不全15例;学历:高中及以下32例,大专或专科15例,本科11例,研究生及以上2例。为检验两组患者是否具有可比性,将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例如年龄、性别、病种、学历等做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可以将两组进行干预并对比。
1.2 方法
该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相关规定,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试验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1)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长及有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素养;(2)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其评估项并根据得分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3)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病情及家庭情况,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消除患者在急诊科的恐惧及紧张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得患者能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疾病,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4)健康宣教,通过PPT、影音视频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发病原因、治疗方案以及日常所需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便于其更好的接受治疗[3];(5)获取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让其感受到亲情的支持,这样可以更好的减轻因患病对其造成的心理负担;
(6)根据患者的年龄、患病特点制定多样化的心理干预方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4]。
1.3 观察指标
选择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估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的指标。心理状态用焦虑、抑郁进行评价。焦虑、抑郁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SAS及SDS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没有或偶尔)~4分(总是如此)4级评价,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程度越重。护理满意度量表包括质量及安全、服务可及性、健康教育及人文关怀四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焦虑、抑郁、护理满意度均系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在干预前后的比较
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急诊患者的焦虑状态,详细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在干预前后的比较
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急诊患者的抑郁状态,详细结果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详细结果见表3。
3 讨论
急诊科收治的病人发病急、病情危重且病情进展快,患者死亡率较高,所以患者进入急诊科多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惧、紧张心理,而心理状态会对患者的生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人处于一个正面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时,疾病的发生率较低,且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疾病更好的治疗,当人处于一个负面的消极的心理状态时,患者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差,且对疾病的治疗也会有不良影响,所以,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5]。唐晓群[6]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对126例急诊患者的研究发现,实施心理护理的试验组患者在干预后SAS、SDS评分均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0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60%,这与本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本研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可以看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其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有显著优势。
该研究具有以下优势,①研究设计为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②采用焦虑和抑郁来代表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较为全面。但是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①采用SAS和SDS评估心理状况,没有收集与心理状况相关的生物学指标,例如炎性细胞因子;②研究对象仅从一家医院选取,代表性较差。未来可以从多家医院,选取更多样本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探究心理护理干预的短期效果及长期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急诊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宋新华,徐小雁.急诊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12):1525-1527.
刘燕.重症急诊患者心理护理应用重要性的研究分析[J].中國卫生产业,2015,12(27):86-88.
王淑霞.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07):110-111.
倪国英,胡燕,方小娟.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7):70-71.
张蕾,邓燕,李萍.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新疆医学,2017,47(11):1321-1322.
唐晓群.心理辅导干预对急诊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06):95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