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杨梅 余纯勇
【摘 要】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的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5例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治疗后显效7例(28.0%),有效13例(52.0%),死亡5例(20.0%);死亡率为20.0%,存活率80.0%,存活组尿蛋白定量、可溶性补体受体低于死亡组,趋化因子受体、补体C3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器官损害个数2个死亡1例,3个死亡1例,4个死亡3例。结论: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合并器官损害个数越多死亡率越高。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特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upus nephritis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5 patients with lupus nephritis and acute renal failur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i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7 cases (28.0%), 13 cases (52.0%) and 5 cases (20.0%) were effective. Mortality was 20.0%, 80.0% survival rate and survival) group, quantitative, soluble complement receptor is lower than the death group, chemokine receptors, C3 is higher than the death grou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bined organ damage number 2 in 1 case death, 3 in 1 case death, 4, 3 cases died. Conclusion: the mortality of lupus nephritis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is high, and the higher the number of organ damage, the higher the death rate.
Key words: lupus nephritis; Acute renal failur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中圖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01
狼疮性肾炎,指的是患者罹患红斑狼疮之后,对于肾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所致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的致病机制是患者由于遗传因素、环境恶化因素、免疫反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致的身体免疫功能异常。患者身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问题后,会导致大量的抗体产生,进而产生免疫复合物,或者是存在异常的免疫细胞等情况。患者在罹患该种疾病后,多采用尿常规、免疫学、溶血性贫血、影像学、肾活检、重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等检查手段进行疾病的的确诊、病理分型、肾脏受损严重情况的判断,以便医生可以结合病患得病的严重程度,制定疾病预后干预的方案。根据现阶段狼疮性肾炎治疗现状可知: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如果存在着过度劳累、未按照医嘱服用疾病控制的激素,或者是发生了严重的感染等因素,均可以诱发患者患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狼疮性肾炎临床上以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损害等为主要表现,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大多预后不良[1]。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效果和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本科室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的25例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医生的详细疾病诊断,可知所有的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标准,即就是25例病患均存在着尿液量减少,或者无尿的情况,肾损害较为严重,且均是在近期造成该种损害的;检验病患的血肌酐指标、血尿素氮含量(每天)指标,较之于正常标准,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所有患者均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男3例,女22例,年龄32-49岁,平均(38.6±4.1)岁。
1.2 方法
1.2.1 检查 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了血常规检查,检测可知病患的红、白细胞数量较低;在影像学检查后,可知病患身体双侧肾脏部位的形态出现了异常变化,提示该处存在急性病变,该部位的周边血流信号出现了异常的减少;类风湿因子检查、抗核抗体谱12项检查后,结果均呈现阳性;C3补体检查后,患者血清中的C3含量值较低;血清免疫球蛋白中的γ-球蛋白,与正常人群的该指标比较,有着显著的提高。
1.2.1 治疗方法 ⑴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治疗:治疗前3d予以环磷酰胺0.6g静脉滴注,1次/d,开始治疗时停药,之后每2周静脉滴注0.4g/次,1次/d,连续治疗2d,总用量达8g时停止用药。予以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30mg静脉滴注,1次/d,3次/d,狼疮脑病患者糖皮质激素用量减半。第4d停止滴注,使用强的松1.2mg/kg,1次/d口服,连续服用8周,8周后开始每2周剂量降低5mg,单日剂量下降至10mg时维持用药。⑵其他治疗: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立即予以透析治疗,采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口服潘生丁或静滴肝素进行抗凝治疗;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予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提升白细胞治疗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治疗效果和预后,疗效平均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狼疮性肾炎得到控制。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部分恢复,狼疮性肾炎得到控制。无效:肾功能无改善或恶化,或发生死亡。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以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卡方进行检验用n%表示,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后显效7例(28.0%),有效13例(52.0%),死亡5例(20.0%);死亡组和存活组尿蛋白定量、可溶性补体受体(SCr)、趋化因子受体(CCr)、补体C3水平比较见表1。存活组尿蛋白定量、SCr低于死亡组,CCr、C3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合并器官损害个数与存活数关系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侵犯肾脏导致肾损害而发生狼疮性肾炎,绝大多数SLE患者伴有肾损害,累及肾小管、肾组织间质等,从而造成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2]。根据病理学的检查结果,目前临床上将狼疮性肾炎疾病分为六种类型,即为Ⅰ、Ⅱ、Ⅲ、Ⅳ、Ⅴ、Ⅵ,其中Ⅰ型的预后效果较好,Ⅵ的预后效果最差。患者疾病诊断为Ⅰ型时,表明其身体处于正常水平,或者伴有着程度较轻的异常情况;诊断为Ⅱ型,表明患者患有系膜增殖性狼疮性肾炎疾病;诊断为Ⅲ型,则为局灶增值性;诊断为Ⅳ型则属于弥漫增值性;Ⅴ型则为膜性;Ⅵ型则表明病患罹患了硬化性狼疮性肾炎。目前该疾病的致病机制较为复杂,且病发原因不明晰,尚无完全治愈的方法,多采用药物等手段进行临床症状的控制,以此来减轻病患的身体痛苦,对受损的肾脏进行保护,避免肾脏功能的衰退,导致肾脏纤维化问题的发生。针对症状较轻的狼疮性肾炎,由于病患的靶器官功能多数是正常的,可以使用抗疟药、非甾体类药物进行预后干预,例如强的松等。病情严重的该疾病患者,身体的靶器官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损害,此时应用标准激素来控制病情,例如泼尼松;如果病患生命垂危,则采用激素冲击干预,例如甲泼尼龙;同时在治疗期间,给予病患免疫抑制剂干预。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则需要采用血浆置换法挽救病患的生命。病患在长时间的疾病救治中,身体的免疫能力出现严重下降,各项器官功能在衰退,且接受了较常时间的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后,病患的身体较为脆弱,肾脏部位非常容易引发感染,最终导致病患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同时病患的凝血功能处于异常的状态下,也易导致病患的肾脏部位出现轻微血栓后的急性肾衰竭。在目前的临床狼疮性肾炎疾病诊断与预后中,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较为少见,一旦发生则病情凶险、预后较差。对于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容易诱发心衰,因此应及早采用透析治疗。相关研究显示,腹膜透析可有效减轻肾脏负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且可释放腹腔积液,改善肾组织微循环[3,4]。因此可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
本研究中,经予以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透析治疗等方法治疗后,存活率为80.0%,死亡率20.0%,死亡组的SCr、CCr、C3、尿蛋白定量等与存活组比较均较差,提示肾功能指标可判断患者预后,予以及时改善肾功能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合并器官损害越多患者预后越差,提示合并其他器官損害使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可加重病情,影响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在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衰竭疾病的预后治疗中,需要对合并发生的急性肾衰竭疾病的发病因素多加研究,以此有效的预防病患患有急性肾衰竭,提高预后治疗的价值。
参考文献
姚海文,蒋其江. 狼疮性肾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诊治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8):125.
芦建华,李文歌,杨冠男,等. 29例男性狼疮肾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和病理分析[J].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3,2(2):94-97.
张五星,周伟,张志强,等. 狼疮性肾炎34例临床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2013,(41)8:791-793.
李建军,马路,张志浩,等. 53例急性肾损伤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5):4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