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活动的组织及实施

2018-06-06 05:28杨春
科技资讯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高中地理

杨春

摘 要:地理学科涉及内容相对较多,加之学科知识点逻辑性较强,如果采用单一的理论教学方式,很难带动起学生学习热情,且会对学生知识点运用能力发展形成直接阻碍,因此高中地理教学加大实践教学部分比例。本文将重点就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方式展开探究,旨在强化高中地理实践教学水平,保证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活动内容 高中地理 活动情境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c)-0152-02

为落实新课改的精神要求,教育者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都加大了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水平,并可以清楚认识到地理知识点与生活之间的关联,进而体会到地理学习必要性,从而积极投入到地理学习之中,体现生活中的地理的主旨。因此对地理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值得深思。

1 科学制定活动内容,保证活动过程丰富度

在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组织过程中,老师要对活动内容进行科学制定,要保证活动内容对于学生的吸引力,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进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老师需要根据以人为本原则,要按照高中生喜好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并要尽可能对活动内容进行丰富扩张,保证课堂教学氛围[1]。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山岳的形成》一课的实践教学为例。在进行本课实践活动设计之前,笔者先对本课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难、重点进行了确定,并事先布置了预习内容,要求学生要对“褶皱”以及“ 断层”等知识点进行掌握,并可以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基本了解;其次在完成本课基本知识教学之后,笔者开始实施实践教学活动,并通过提问“同学们,老师会为你们提供一些基本素材,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出简单的褶皱以及断层模型”,进而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于本课知识点的印象与理解程度;最后,笔者运用PPT向学生展示了多幅不同的山地,并再次提问:“同学们,你们可以通过读图,告诉老师每种山的形成原因吗”,进而对学生读图能力以及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进行有效锻炼,使他们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认识到,地壳变迁是存在一定规律的,进而更好地完成本课知识点的内化。

2 合理营造活动情境,保证活动整体氛围

由于教学内容限制,部分知识点无法运用实践调查以及野外实践的方式进行开展,像“行星地球”以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等,在对此种知识点进行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通过营造活动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对知识点进行理解与运用,以达到相应实践教学预期[2]。

例如在对《地球的圈层结构》一课进行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在完成基础教学之后,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并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建立起了地震模拟情境,要求小组成员对地震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为完成教学目标,学生需要对地球圈层结构以及地震波传播等相关知识进行反复查阅,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且可以掌握一些读图的基本技巧,能够对地球各圈层基本特征进行了解,可以达到相应教学目标。同时此种情境实践活动,可以创造出良好地课堂学习氛围,能够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有效带动,能够实现理想化地理教学模式。

3 精心设计活动流程,保证活动落实质量

所有实践活动都需要事先进行精心设计,才能保证最终落实质量,而活动流程更是有步骤实施实践活动的关键,所以老师要对活动流程进行合理安排,要按照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地理能力水平,对活动开展流程进行规划,并要留出适当的调整空间,确保老师能够按照实际教学反馈,对活动过程进行灵活化调整,以保证整体活动开展水平[3]。

例如在对《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课的实践活动进行设计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空间与时间所存在的差异,能够对各个国家人口政策以及人口增长类型进行明确,笔者将“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与其他地区分布”作为了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并开始围绕这一重点,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与活动流程设计活动。根据编排,在进行教学时,首先带领学生展开了人口自然增长的实地调查相关活动;其次带领学生就世界人口增长地区分布以及人口政策等内容展开探究;再次对人口增长模式与其轉变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人口增长与相关政策展开了研究。在完成活动流程设计后,笔者又按照实际教学需要,加入了一些案例与点拨手段,使得整体实践活动开展十分有序,且每项活动落实效果都极为理想,为学生创造出了高质量的学习环境。

4 适当开展野外活动,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按照新课标要求,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过程中,还应适当加入生活化内容,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使其可以真正感受到地理学习魅力,因此老师可以通过设置野外活动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便达到理想教学质量。

例如在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一课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真正到实际环境之中,通过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调查的方式,并结合电脑资料查阅,明确各种交通运输线以及交通点组成与布局特点,并能够理解对交通运输网布局影响的因素。同时老师要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点对交通运输布局影响因素以及交通运输方式选择进行分析,保证他们可以在掌握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发展观,使他们能够养成辩证式问题分析习惯与能力,进而为学生全面性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5 结语

本文所介绍实践活动组织方式并不全面,各高中教育同仁需要按照教材版本以及学生个体综合情况,对实践活动进行科学化设计与组织,合理选择实践活动开展方式,并要按照学生反馈,及时对实践活动内容进行调整,要通过精心设计活动内容与活动流程的方式,对最终活动的落实质量提供保证,进而实现实践活动的开展效果,确保实践教学具有的价值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为高中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地理实践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娇.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组织实施[J].成功:中下, 2017(11):00164.

[2] 杜圣学.高中地理实践教学的一些思考[J].学周刊, 2017(17):42-43.

[3] 伍刚刚.活动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新课程·中学,2017(1).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高中地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