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中的动态监测价值

2018-06-06 09:50白杨
当代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磁共振宫颈癌宫颈

白杨

宫颈癌为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新辅助化疗(NCT)被用于治疗晚期宫颈癌,以减少宫颈癌分期,保留患者卵巢[1]。肿瘤的治疗效果和病理类型、细胞分化、核级、肿瘤微循环等因素对药物和放射线的敏感性有关[2],对治疗敏感性和疗效进行判断有助于对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指导,因此本次实验选择60例宫颈癌患者与同期30名无明显宫颈病变健康志愿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与同期30名无明显宫颈病变健康志愿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60例宫颈癌患者,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5.3±7.1)岁;44例鳞癌,16例腺癌。30名志愿者,年龄27~63岁,平均(44.2±6.4)岁。

1.2 方法 60例宫颈癌患者接受NCT,具体如下:第1天、第4天注射20 mg顺铂至宫颈局部,第1天增加注射紫杉醇,剂量按体表面积175 mg/m2实施;第2天、第3天以400 mg卡铂实施静脉化疗;2个月之内共进行3次化疗。

1.3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MRI与DWI检查,采用磁共振扫描仪(设备型号美国GE3.0T SignaHDxt)。检查时,患者膀胱需充盈,并绑上腹带,压制呼吸运动伪影。

60例NCT患者在治疗前3 d与治疗后第1周、第4周与第8周,再行MRI与DWI复查。MRI参数:横轴位T1加权成像,F0V 300 mm,序列FSE-XL,重复时间/回波时间(TR/TE)=600 ms/8.90 ms,带宽41.7 kHz,层厚6.0 mm,层距1.0 mm,矩阵320×192,视野390×390 mm,NEX 4;横轴位T2加权成像,F0V 300 mm,序列FSE-XL,重复时间/回波时间=2 400 ms/125 ms,带宽31.2 kHz,层厚设6.0 mm,层距1.0 mm,矩阵设288×256,视野 设 395 × 395 mm,NEX 4。 横 轴 位 DWI,F0V 320~400 mm,b值500,序列SE/EPI,TR/TE=3 000 ms/57.1 ms,带宽138 kHz,层厚设8.0 mm,层距0 mm,矩阵设128×128,NEX 8,视野设384×384 mm。

矢状位T2加权成像,F0V 260 mm,序列FSE-XL,重复时间/回波时间TR/TE=3 000 ms/119.9 ms,带宽41.7 kHz,层厚设5.0 mm,层距 0.5 mm,矩阵设 288×256,视野设 290×290 mm,NEX 4;矢状位DWI,TR/TE=5 700/84.5 ms,设层厚为6 mm,设矩阵为130×130,设视野为290×290 mm;冠状位T2加权成像,F0V 300 mm,序列FSE-XL,TR/TE=2 600 ms/103.4 ms,带宽50.0 kHz,设层厚为5.0 mm,层距1.0 mm,设矩阵为288×256,设视野为387×387 mm,NEX 4。

1.4 处理与分析图像 在GEADW 4.6工作站中处理所得图像,分析肿瘤大小与侵袭性转运情况。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在可视范围之内挑选最大的肿瘤肿块层面,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域,且区域面积不少于肿瘤面积的2/3。挑选健康志愿者组别的宫颈最大层面,再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域,且区域面积不少于10 mm2[3]。

1.5 NCT后治疗效果分组与ADC值变化情况 根据国际通用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结合60例接受NCT治疗8周的患者的肿瘤ADC变化与肿瘤缩小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组:①完全消失(CR):肿瘤完全不存在;②部分有效(PR):肿瘤最大直径缩小超过30%;③病情稳定(SD):肿瘤最小直径缩小不到30%,并连续增加不到20%;④病情进展(PD):肿瘤最大直径连续增加超过20%[4]。对比CR、PR、SD、PD患者治疗前后1周、4周与8周的MRI表现与ADC值。

1.6 统计学方法 此次实验所有数据全部由SPSS 19.0版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表现与DWI表现 T2加权成像上显示健康志愿组的宫颈由三层结构组成,即内膜层、结合带与外带,它们的信号强度依次为高、低、中,ADC图可以看到3层结构,正常宫颈组织平均ADC值为(1.20±0.05)×10-3mm2/s。60例宫颈癌都可以发现大小不一的宫颈肿块,在T2加权成像上体现为匀称或不太匀称的高信号,T1加权成像表现为等信号。如果肿瘤转移到直肠、盆壁肌肉、膀胱,症状为相应病灶组织变厚,同四周脂肪组织间隔变得不清晰;DWI呈高信号,ADC平均值为(0.89±0.08)×10-3mm2/s,对比正常宫颈的ADC值,宫颈癌患者显著更低(P<0.05)。

2.2 NCT之后治疗效果分组与ADC值变化情况对比 CR组19例,PR组30例,PD组0例,SD组11例。对比CR、PR、SD各组NCT治疗前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NCT 1周、4周、8周之后各组ADC值都有明显变化(P<0.05),见表1。

表1 对比宫颈癌患者NCT前与1、4、8周的平均ADC值(x±s,10-3mm2/s)

3 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仅次于乳腺癌,对女性的健康有严重的威胁[5]。随着对两癌筛查的发展和普及,病死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研究也显示,宫颈癌发病率呈年轻化发展趋势[6]。对肿瘤早期诊断与对疗效进行预测对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和调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WI成像技术依赖于分子水平变化,可反映出人体组织空间组成信息,显示组织形态学、生理学的早期改变,现如今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了人体肿瘤的检测中[7]。ADC值作为常用参数对于肿瘤诊断和疗效评价都有重要的意义,b值大小将对ADC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当b值越大,或者b值差越大则血流灌注对ADC值的影响就越小,ADC值也就更加准确[8]。相关研究显示,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测量正常宫颈、宫颈癌组织与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后的ADC值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9]。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宫颈癌患者ADC值显著下降,经NCT治疗8周后,CR组ADC值慢慢上升;PR组治疗1周后,ADC值无显著变化,但在1周至4周内出现显著上升;SD组各时间点ADC值没有显著变化。DWI图上,正常宫颈表现为宫颈管腺体、宫颈腺纤维间质与宫颈机体三层结构,宫颈癌病灶则DWI显示高信号,宫颈纤维间质中断或者消失,此时宫颈癌患者ADC值也均比正常宫颈低,这可能与宫颈癌细胞异常增殖、细胞间隙压迫限制了水分子的弥散运动有关,同时癌病灶当中的水分子因蛋白质吸附作用增强、细胞膜限制使得水分子运动受限,进而DWI图像信号增强,ADC值下降。在化疗治疗后,抑制了肿瘤细胞增殖,癌细胞开始变性、凋亡和坏死,从而使癌病灶组织水分扩散增强,DWI图信号下降,ADC值增高。由此说明,DWI可以诊断宫颈癌,还可动态观测肿瘤ADC值变化情况,并监测治疗效果[10]。

综上所述,DWI是MRI补充检查手段,在治疗前后运用DWI检查,可以动态观测NCT的疗效,借助ADC值以测定治疗肿瘤患者的反应,以利于及时发现对化疗过敏的患者,从而可以制定更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1] 宗素英.磁共振宫颈癌分期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7,23(12):132-134.

[2] 高志国,王军梅,李小依,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中的动态监测价值[J].医学综述,2016,22(4):767-769.

[3] 韩泓江.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预测与评价宫颈癌放化疗疗效[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2):39-40.

[4] 朱宏,朱莉,韩世愈,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预测价值[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4,28(6):519-523.

[5] 申艳光,刘越雄,涂蓉,等.扩散加权成像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2014,9(10):1538-1541.

[6] 巴志昌,王欣欣,崔万辉,等.MRI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评估的应用价值[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5,29(6):518-522.

[7] 胡爱妹,王煜晅,周尚军,等.宫颈癌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2,42(5):474-477.

[8] 王湘全,符淳.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4,41(6):450-453.

[9] 孙宏岗,王广平,余丰年.MRI平扫结合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分期中的准确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20):81-82.

[10]杨志宾,尚华,卜静英,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8):2039-2041.

猜你喜欢
磁共振宫颈癌宫颈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