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印
心肺复苏指的是患者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采取人工通气及胸外按压实行抢救的措施[1]。早期因医疗水平及仪器设备等条件限制,加之对心肺复苏认识不足,急诊工作人员对人工气道建立重视程度不高,常应用胸外按压方式实行人工护理,其临床救治效果欠佳[2]。近些年我国对心肺复苏的不断深入探究,建立有效通气,协助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心率恢复过程得到重视,不同通气方式应用于临床。常规通气方式为气管插管治疗,该操作较为简便,且维持患者呼吸道顺畅,但该通气方式作为创伤性的操作,易致患者感染率增加,从而影响救治效果[3]。喉罩、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等通气方式属于无创性操作,在协助患者通畅呼吸道的同时,可减轻患者疼痛感,加之操作时间较短,可有效提升心肺复苏成功率[4]。本研究为明确不同通气方式应用于急诊心肺复苏中的效果,针对性选取120例患者资料分析,并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将呼吸停止或伴叹息样呼吸者纳入,将恶性肿瘤、口咽部解剖结构异常者排除。A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4~68岁,平均(43.25±3.16)岁;疾病类型:肺源性心脏病15例,心肌炎19例,脑梗死10例,其他6例。B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5~69岁,平均(43.33±3.21)岁;疾病类型:肺源性心脏病16例,心肌炎18例,脑梗死11例,其他5例。C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4~69岁,平均(43.29±3.18)岁;疾病类型:肺源性心脏病15例,心肌炎20例,脑梗死10例,其他5例。3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予以常规气管插管治疗:至急诊室后,立即实行气管插管操作,恢复患者呼吸,并予以胸外按压,促心博恢复。B组予以喉罩+气管插管治疗:先行气管插管通气操作,确保患者顺畅通气,然后进行喉罩辅助通气,并实行胸外按压恢复心博。C组予以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治疗:气管插管操作同前两组,然后予以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并行胸外按压,促心博恢复。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对比3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其判定标准[5]:①自主呼吸、心博正常、血氧饱和度95%以上;②恢复窦性心律或发病前心率;③血压恢复到60~90 mmHg以上;④面色恢复红润,昏迷程度变浅,瞳孔恢复正常。比较3组临床相关指标,主要有呼吸恢复、心博恢复、气道开放及意识改善时间;比对3组血气分析指标,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C02)、氧分压(P02)。
1.4 统计学方法 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行本研究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3组心肺复苏成功率 A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70.00%(28/40),B组成功率为87.50%(35/40),C组成功率为95.00%(38/40);B、C组心肺复苏成功率较A组显著高(P<0.05)。
2.2 3组临床相关指标 B、C组呼吸、心博恢复及气道开放、意识改善时间均短于A组(P<0.05),B组与C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临床相关指标(x±s)Table 1 3 groups of clinical related indicators(x±s)
2.3 3组血气分析指标 A、B、C 3组PC02、P02复苏3 h后水平均优于复苏1 h后,且B、C组改善幅度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3组血气分析指标(x±s,mmHg)Table 2 3 groups of blood gas analysis indicators(x±s,mmHg)
心肺复苏为急诊抢救治疗常用一种技术,需急诊专业人员熟练掌握,而提升其成功率为急诊工作人员追求目标。在临床心肺复苏过程中,恢复心博呼吸及人工通气的建立为临床操作关键步骤[6]。目前,临床常用人工通气方式有气管插管、喉罩及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等,以上操作均有助于患者气道开放,辅助患者恢复呼吸,促进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有研究[7]指出,喉罩及面罩气囊口咽通气联合气管插管通气,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气道开放、呼吸、心博及意识改善时间,且对血气分析指标恢复具促进作用,有助于临床救治效果提高。
本次研究中,B、C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分别为87.50%、95.00%,较A组显著高;B组呼吸恢复时间(93.51±28.79)min、心博恢复时间(5.56±2.44)min与C组等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均短于A组,B组与C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性;A、B、C 3组PC02、P02复苏3 h后水平均优于复苏1 h后,且B复苏3 h后PC02(39.62±14.08)mmHg、P02(89.54±18.56)mmHg与C组均优于A组;此次研究结果与苏童[8]相似,表明较常规气管插管通气方式,采取喉罩及面罩气囊口咽通气+气管插管序贯性气道开放法可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且有助于缩短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时间,促进血气指标改善。若人出现溺水、药物中毒、触电、心脏病、异物堵塞、车祸等情况时,均会出现呼吸停止及心博骤停现象,临床常采取心肺复苏术进行抢救,而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心肺复苏及心博骤停时间的间隔长短[9]。心肺复苏抢救黄金期为心博停止跳动后的5 min内,亦属于抢救成功率最高阶段,若超出5 min,将导致成功率显著下降,且时间越长,成功率越低[10]。气管插管通气为临床公认一种有效的人工气道建立方式,其可有效建立人工气道,促进患者呼吸道顺畅,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缺氧、缺血状态,协助患者恢复通气,及早进行自主呼吸[11]。由于该操作方式为创伤性操作,应用于合并多种疾病者中,将造成其感染率增加,导致预期疗效无法达到。此外,气管插管操作对医务人员要求较高,气道开放时间较长,且于复杂环境下易出现插管失败情况,从而影响救治效果[12]。喉罩辅助通气因其操作相对更加简单,可避免医生于复杂环境下予以气管插管,为插管提供重组时间,从而有助于气管插管操作顺利进行,患者安全得到保障[13]。但是长期予以患者喉罩通气将造成误吸率增加,一旦出现误吸,将致使患者短期内发生呼吸窘迫,最终影响心肺复苏效果。与气管插管相比,面罩气囊口咽通气操作更加方便简单,对医护人员要求不高,且临床可依照气囊挤压程度控制予以患者的气体量[14]。但单纯面罩气囊口咽通气无法有效引流呼吸道或口腔的分泌物,导致无法予以患者稳定且持续的通气,从而影响最终抢救效果。将气管插管与面罩气囊口咽通气方式配合使用,可有效协助患者维持呼吸道顺畅状态,缩短患者呼吸、意识、心率恢复时间[15]。其次,人工气道的建立可提供患者正常氧代谢,从而有助于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本次研究方案受多种因素影响,尚未对不同通气方式应用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详尽分析,需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序贯性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以及喉罩+气管插管操作可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显著缩短气道开放时间,为急救赢取更多时间,从而有助于患者存活率提升,具推广价值。
[1] 郝明霞.面罩联合插管在急诊抢救老年心肺复苏患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6):27-28.
[2] 孙涛.三种人工通气方法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早期的应用效果比较[J].辽东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22(4):285-287.
[3] 孔涛.面罩联合插管在急诊抢救老年心肺复苏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7):37-38.
[4] 谈定玉,付阳阳,徐军,等.心肺复苏中通气的研究进展[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7):661-665.
[5] 王相立,白敬如,常玉辉,等.浅谈不同通气方式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治疗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24):24-27.
[6] 郑嘉.不同心肺复苏方式在院前急救中的效果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1(27):163-164.
[7] 陈侯君.不同通气方式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5):18-19.
[8] 苏童.不同通气方式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治疗的影响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2):1301-1302.
[9] 周咏梅,肖小培,李萃萃,等.喉罩人工呼吸支持对急诊科心肺复苏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复苏后综合征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7):1310-1314.
[10]Donoghue,Aaron J,Abella,et al.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or in-hospital event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A comparison of adult and pediatric outcomes and care processes[J].Resuscitation,2015,92:94-100.
[11]胡馨,卢仲毅.影响儿童院内心肺复苏预后的因素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6,9(2):100-102,106.
[12]徐林.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6(8):117-118.
[13]文才,余涛,王立祥,等.心肺复苏过程中机械通气策略研究进展[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9):853-856.
[14]苏耿,柯道,陈粤明,等.院前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12(21):30-32.
[15]张丽,郭红,李丽丽,等.心肺复苏患者临床特点及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的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24):4953-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