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风育人视域下校友文化生成机制探索与实践

2018-06-06 12:28:38雷前虎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邢台校友学院

魏 勇,雷前虎

军风育人视域下校友文化生成机制探索与实践

魏 勇,雷前虎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 054035)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以准校友群体为中心,以军风育人实践为抓手,着力构建“吸吮-反哺”双向校友文化生成机制,积累了校友文化培育的经验,开拓了校友文化培育的路径,为科学建设校友文化提供了新思考。

军风育人;校友文化;生成机制

近年来,国内各高等院校开始意识到校友资源和校友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逐渐把完善校友工作机制纳入到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来,进一步加大整合校友资源力度,强化校友文化培育工作。尤为可喜的是,由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牵头成立的高职教育研究会校友工作分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会员单位逐年递增,会员单位开展工作更为频繁,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校友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但是,国内还有部分高校和研究界对于校友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校友文化内涵及其生成机制还存在着不清晰、甚至误解的地方,因而对校友文化生成机制研究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校友文化生成

1.准校友群体

校友文化,这是由“校友+文化”组成的偏正词组,强调是由校友群体营建的一种文化形态。因此,对于正确认识“校友”概念的内涵和范围就显得至为重要。一般认为,校友是基于一种学习共同体而存在的群体,包括毕业生、进修生、成教生、教师等等。但从实践层面和价值层面来说,在校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是常被忽视的。学者顾建民、罗志敏就认为,校友不等同于毕业生,“对某一院校来讲,在校生是其“未来校友”,校友是其“现实校友”[1]。张健先生也提出培养准校友(在校生)的必要性,建议通过渗透、灌输、激发、传承等途径强化在校生校友意识[2]。无论是“未来校友”还是“准校友”,他们都指向校友文化培育的逻辑起点,那就是校友意识培养及校友文化培育必须从在校生这个准校友群体开始。

2.校友文化生成

根据英国著名文化史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Henry Williams)考证,西方语言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内涵从18世纪末开始就历经多次演变,到19世纪末,文化开始意指“一种物质上、认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3]。校友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也是蕴藏在校友(包括在校生、毕业生、教师等)内心中的一种对于物质、认识和精神的共同认知。因而,校友文化的培育就应关注校友群体的生成、发展及自觉等各个阶段,一般要经历文化生成(在校时)、文化生长(毕业后)、文化自觉(成熟后)等三个时期。与西方国家受宗教信仰、共和文化、个人英雄主义影响下的校友文化相比,我国的校友文化生成更注重对校友内在、后天的培养,注重一种塑形、内化、育人的过程。其生成期对于校友的归属感及校友文化认同感培养至关重要,关系到校友物质观、价值观、奉献博爱意识的形成与固化。作为育人载体的高校,不能抱着坐享其成的心理,过度关注校友文化的显性价值,任由校友文化自然生成,而应通过培育和引导等方式塑造优良的校友群体,打造团结、开放、包容、奉献的校友文化。

二、“吸吮—反哺”:校友文化生成机制

1.机制的概念

机制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Mechanism,原指机器制动的原理及机器内部各机件之间互为因果或相互作用的关系。现代意义上指,“相关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整体运动中自行调节而实行相互平衡的机能”[4]。从其定义来看,首先,机制是各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并不是单一因素可以促成的;其次,各因素之间要自行调节机制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形成一个循环系统;第三,要达到一种平衡有序的运行结果。无论是高校体系还是企业、国家体系,都尤为重视和依赖运行机制的构建和运行。建设校友文化,更需如此,必须从关注其生成机制的构建开始,避免经历原始、自然、无序的生成方式。

2.吸吮—反哺双向生成机制

以准校友为中心,探索建立校友文化的生成机制,需要关注以下三点:一是准校友通过吮吸文化汁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校友意识,自觉传承校友精神。通过校史熏陶、文化传承,让学生了解学校特色和传统。借助校史馆、史志宣讲、道路景观、教学风貌等途径,学生归属感、文化认同不断得到提升,学生感恩、博爱、奉献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不断得到强化。二是准校友发挥“文化反哺”效应,加深毕业生校友对学校的价值观念认同和由心的自豪意识。著名文化学者周晓虹指出,“文化反哺用来指代这种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现象”[5]。这点恰恰是被忽略和无视的。同传统过度强调老毕业生感恩精神和物质上对母校的反哺相反,准校友通过自身爱校、荣校行为的展示与激励,更容易引起毕业生共鸣,激发历史意识和感恩情绪,形成一个以校为荣、助力母校为荣的校友氛围。三是以准校友为中心形成的吸吮—反哺的校友文化生成机制,是一种双向生成机制,是持续生成和循环发展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固定不变的行为,这对毕业生校友文化的生长及形成校友文化自觉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校友文化生成机制探索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院),始建于1979年,受国家农业机械部和省双重领导,1982年农业机械部撤销并入机械工业部,改属机械工业部。1983年移交解放军总后勤部,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2002年,从解放军总后勤部整体移交河北省,纳入省属高教发展序列。2009年通过教育部验收,成为全国首批河北省第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继承和发扬20年军队办学传统,积淀形成了优良的军风育人文化,创新“军人作风+职业素质”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其中1 200余名工程本科高技术技能人才,在招生就业、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等方面为母校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探索形成了基于军风育人实践的校友文化生成机制。

一是塑造校友自律担当意识。20余年的军队办学历史,学院积累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并加以制度化、常态化,凝练制定了《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升国旗管理办法》、《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带班员制度》、《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一日生活制度》等等制度文件。每年从学生中选拔骨干成员,担任军训教官,学生以老带新的形式自主完成军事技术及体能训练,然后由学生教官完成年均新生5 000余人的军训工作任务。除此之外,学生教官还走进域内部分初高中帮助完成新生入学军训,广受社会好评。严格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工作,实施“一日生活制度”,严格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起床到就寝、集会都制定了严格的程式,组织实施“叠军被、唱军歌、跑军操”等竞赛与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吃苦耐劳军人作风和敢于担当的文化精神。

二是强化校友感恩奉献意识。通过举办“国学经典朗诵”比赛、邀请专家开展传统文化讲座、组织道德讲堂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校友感恩奉献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广大学生在“继承光荣军队文化、感悟优秀历史文化,参与弘扬优良传统”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乐于奉献、甘于付出的先进个人和爱心集体。汽车系教师刘学明志愿入疆援疆,帮助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学生参加国家技能大赛零突破,学生申航凯组织熊猫摄影队义务帮扶山区老人免费摄影,赠送照片,师生两人先后被评为“邢台好人”。教师褚建立等不畏艰辛,深入张家口贫困地区开展驻村精准脱贫帮扶工作,拓思路、抓项目、筹资金成绩优异,被评为年度省级优秀扶贫工作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连续三年被授予河北省文明单位。

三是培育校友社会责任感。学院秉承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办学思路,把培育校友的社会责任感当做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邢台市特教学校、邢台市光荣院、福利院和鸿溪社区等建立了8个志愿服务基地,10 000余名党员师生注册成为邢台市志愿者,年均5 000人次参与公益活动,给需要帮扶的人送去了伦理关怀和义务支持。部分系部义务开展定向资助贫困家庭活动,捐钱捐物,建立了对家庭贫困儿童长效化定向跟踪帮扶机制。广大学生在志愿帮扶中人格境界得到了升华,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强化,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

四是拓展校友文化反哺效应。军风育人所承载的担当、责任、感恩、奉献都融入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完成了军风塑形,形成了校友文化生成的良性循环机制。在校生所做出的奉献、担当事迹反哺到广大毕业生之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为年轻的校友自豪的同时,老毕业生自发的开展捐赠活动,力所能及的帮助母校发展,建言献策、积极作为,在校企合作等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图1所示。例如,学院与际华3502职业装有限公司共建河北省服装职教集团,成立际华服装学院,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创立的“双线生产、双学双工”人才培养模式入选麦克思《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优秀产教融合案例。

图1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军风育人实践下校友文化生成图

四、结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建设中国特色的校友文化也必须树立全过程建设理念,从校友文化生成源头抓起,采取全方位的方式方法,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校友文化生成机制,发挥校友文化的激励感染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能并蓄、全面发展的人才。

[1]顾建民,罗志敏.校友文化及其培育的阐释框架[J].高等教育研究,2013(08):15-22.

[2]张健.培养“准校友”的校友意识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1):153-154.

[3](英)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孙中一.企业战略运行机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5]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On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Alumni Culture Based on the Military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WEI Yong,LEI Qian-hu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Xingtai, Hebei 054035, China)

Taking the alumni group as the center and the practice of military education as the mainline,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focuses on constructing the “sucking-feedback” two-way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alumni culture, accumulates the experiences in fostering of the alumni culture and exploits the path of constructing alumni culture, which provides a new thinking for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alumni culture.

military education; alumni culture; generation mechanism

G717

A

1008—6129(2018)02—0053—04

2018—03—28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类)项目——“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研究”,项目编号:SD171028。

魏勇(1976—),黑龙江佳木斯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副教授。

猜你喜欢
邢台校友学院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初等教育学院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校友风采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游邢台动物园
校友风采
海峡姐妹(2018年10期)2018-12-26 01:20:54
学院掠影
关于加快邢台地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