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圆锥的体积被编排在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紧接圆柱的认识这一知识内容。对这一内容,教材先提出“我们已经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这个问题,通过两个孩子的对话引导学生建立圆柱与圆锥的关系,并设计了“探究一下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是:各组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形容器,用倒沙子或水的方法发现两者之间的体积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诚然,教材这种“提出问题→建立关系→动手操作”的整体设计是非常系统、完整的。但是仔细思考后我们不难发现:教材对实验探究的开放性指导不够。要探求圆锥的体积,圆柱有着非常明显的先入为主的味道,两者体积关系的建立、实验器材的选用、实验的设计似乎都来源于教师(教材),缺少学生温故知新、甄别遴选的探索过程,到最后,学生不仅对圆锥体积的认识缺乏深度,在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效果也是大打折扣。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圆柱的被选中还是实验器具的优化,以及倒水倒沙的实验方法,都需要在对圆锥体积的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而逐步产生。基于这一认识和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我们工作室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进行了研究,试图通过这一个课例研究“用操作获取结论”的这一类课例,尽可能多地发挥这类教材所承载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一)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说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对“如果当时的人们有幸具备了我们现在已掌握的知识,他们是怎样把那些知识创造出来的”这一问题作出回答呢?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好问题能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探究方法的思考上,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以求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思考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探索合作精神等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在研究圆锥体积公式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今天我们要研究圆锥的体积,按照我们以前研究图形面积和体积的方法,你觉得应该怎样研究圆锥的体积呢?”引发学生类比迁移。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教师通过问题激活学生关于转化的经验,采用“面对新问题→联想旧知识→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解决策略,学生亲历“选择关系→猜想关系→验证关系→运用关系”的全过程,学会用联系的方法学习数学。
(1)选择关系。学生在已有的图形知识里搜索与圆锥有关的立体图形时,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圆柱,“都有圆形底面”是产生联想的重要依据。这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等底等高的一组圆锥和圆柱作为实验器具,可设计一组与圆锥只等底、或只等高、或等底又等高、或不等底又不等高的圆柱供学生选择。这个选择的过程既是思辨的过程,也是理性分析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2)猜想关系。猜想实际上是学生对圆柱和圆锥关系的进一步思考。这种猜想源于学生的几何直观与自身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实践
基于“寻找关系,找准联系”的学习理念,我们给学生提供了开放的问题情境,遵循学生学习的自然路径,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公式产生的过程。
教学过程:
师:(出示一个圆锥)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关于几何图形,我们研究过平面图形的面积以及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回顾一下我们的研究方法,你觉得我们可以怎样研究圆锥的体积呢?
生1:一般会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
师:有道理!之前我们学习的图形大多都是转化成熟悉的图形进行推导的,那你们大胆地猜想一下,研究圆锥的体积,可以转化成哪个立体图形呢?
生2:应该是圆柱。
師:为什么不转化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呢?
生2:圆锥和圆柱长得更像,底面都是圆形。
师:(出示图片)这是我们要研究的圆锥,这些圆柱如果要你来挑,你会挑哪一个圆柱来研究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看法。
生3:我们觉得选①号圆柱比较靠谱,这两个图形的底面一样大。
生4:我们觉得选②号圆柱也有道理,底面一样大,高不同,说不定也有关系呢。
生5:我们觉得选③号圆柱也不错,圆柱的体积是底面积乘高,要么底相同,看高的变化与体积有没有关系;要么高相同,看底面积的变化与体积有没有关系。
生6:可是③号圆柱的底面没有数据,没办法研究啊。
师:真好!还知道用控制一个量不变的方法来研究。可惜,③号圆柱的底面半径没有提供。那为什么大家不选④号圆柱和⑤号圆柱呢?
生7:与要研究的圆锥相比,它们的底不一样,高也不一样,不太方便研究。
师:你们思考问题越来越有数学家的范了,了不起啊!那么,你们选择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可能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凭直觉猜猜看。
生8:圆锥的体积可能是①号圆柱体积的一半。
师:为什么?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8:我想把圆锥放到①号圆柱里面去,圆锥的底面应该恰好占满圆柱的底面,高与圆柱一样;如果把圆锥倒过来再放进去一次,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猜想圆锥占圆柱体积的一半。
生9: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圆锥体积不是①号圆柱体积的一半,应该比一半小一些。
师:噢?你是怎么想的呢?
師:很遗憾,老师只找到了这样一套实验器材,(展示模型: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怎么办?
生14:先通过实验找出这两个物体之间的体积关系。
师:说说实验设想。
生14:既然是算体积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盛水的方法测量出这两个物体的容积关系。
生15:用圆柱形容器装满水,然后往圆锥形容器里倒,看看能倒满几次。
师:分组实验试试看。(生动手操作)
生16:真的能倒满3次,说明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
师:有没有人先把圆锥装满水往圆柱里倒的呀?
生17:肯定要倒3次才能装满圆柱。
师:如果只倒1次呢?
生动手操作,发现如果只倒1次,这时形成的圆柱其实就是刚才的②号圆柱。
师:测量一下,这时圆柱的高度与圆锥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生18:圆锥的高度是圆柱高度的3倍。
师:看来,这个②号圆柱和圆锥的关系不一般。从这个实验中,你又获得了什么信息呢?
设计意图综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简单明了,如何让学生在获得这个公式的同时获得数学思想与方法,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呢?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冰冷的美丽。”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设计成什么样子,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呢?
1.自主选择研究对象
圆锥与哪个立体图形关系最紧密?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于联系中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培养了空间观念,还积累了遇到问题时主动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重要经验。事实上,数学上很多重要的发现就是从这种主动建立关系开始的。
2.自主设计操作实验
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中,教师没有直接给出实验操作需要的器材,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于思辨中逐步获得理性分析的经验,思维的深刻性也因此得到提升。
3.自主发现体积公式
在学生看来,公式的得出是一件很高深的事情,是只有数学家才能完成的重任。但在本节课中,教师大胆地鼓励学生发明公式,并主动抛出几个形式不同的公式,要求把公式这个“数”与圆锥这个“形”结合起来思考,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对圆锥体积的认识也不再浮于表面,更不是孤立的,而是动态的、立体的、有层次的,这样获取的知识才有更好的再生性。
三、讨论
人教版数学教材体系中,以公式形式呈现结论的知识点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结论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把结论还原成它最初发现时的本来面貌,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发现的过程,体验数学思考、积极探究所获得的学习乐趣,并为以后的学习积累活动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好好花功夫去研究的。而这些研究本身很考验一线老师对这个问题最本质的认识。对于教材编写者,有没有可能在编制教材的时候,呈现一个过程相对完整的研究性学习范例呢?【此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XJK17BZXX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执笔:邓求平、杨枚、刘硕鹏、谢加文、王丽燕、徐旺、李闯)
湖南教育·下201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