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摘要: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但目前成渝两地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现象严重,行政壁垒未完全破除,要素流动不畅,区域内统一市场和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尚未破题。
关键词:成渝城市群;动力创新
成渝两地地理位置接近,地区文化差异小,成渝城市群从区位上来看,它包括一个副省级城市成都和一个直辖市重庆,它是西部唯一一个拥有“双核”的城市群,并且重庆位于我国长江产业轴线上,其战略意义也十分重大。产业协同发展是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市场基础,从目前成渝城市群的产业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成渝两地各自发展的势头依然明显,产业互补不足,协同发展态势还未形成。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立足成渝城市群各地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城市群产业基础。促进成渝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力除了来至于市场外,还可以注入一些新的动力,如积极发展双创经济,建设共享平台等。
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一)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渝新欧”、“蓉欧”国际大通道,支持交通区位条件好的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建设沿海加工贸易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创新工业园区管理模式,建立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缩减审批流程。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优化投资环境。深入推进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四川广安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二)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方式
按照集群化、链条化、循环化的模式,依托现有特色优势产业,引进协作配套产业,打造新的产业集群。建立产业转移跨区域合作机制,鼓励以连锁经营、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三)强化承接产业转移管理
着眼于共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根据各地区主体功能定位,按照耕地总量控制、能耗强度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禁止开发空间控制的原则,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管理,强化产业转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审查,严格禁止承接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二、以整合产业平台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一)整合优化园区资源
按照集中布局、集约发展、产城融合的原则,统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园区建设,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园区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根据园区类别,因地制宜制定单位面积产值标准。
(二)推进园区合作共建
支持川渝间和各城市间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优化资源配置,壮大园区经济。鼓励与东部沿海地区、海外战略投资者共建产业园区。鼓励通过联合出资、项目合作、资源互补、技术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合作产业园区。探索建立相匹配的利益共享和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支持重点园区发展
控制园区数量、提升园区质量,做大做强国家级和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重点园区,建设一批产值千亿百亿级园区。
(四)建设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
以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为重点,加快构建军民融合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军民融合决策咨询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信息服务与对接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推动建设一批军民融合创新孵化中心、众创空间。
三、以提高双创能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一)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依托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型省份建设,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天府新区、两江新区和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打造成渝创新驱动核心区。建设四川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快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推动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濟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园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共建科技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鼓励发展创新工场等新型创业孵化器,建设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
(二)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围绕产业升级和产业发展共性需求,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依托“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资源共享、服务协同、功能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创业辅导、信息咨询、技术支持、融资担保、成果交易、检验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中介服务、社会参与三位一体整体联动的服务模式,联合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服务品牌。
(三)共享创新创业资源
打破地区行政分割,共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创新联盟。支持汽车、电子、轨道交通、新材料等产业协同创新,突破产业技术瓶颈。联合建设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平台,探索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军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支持军地企业联合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四)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
降低返乡创业门槛,强化金融、财税等政策支持,加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和实训基地建设,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性。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返乡创业园,深入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建设中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