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怡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黄巢之乱后发生的这样一件事:
秋,七月,壬午,時溥遣使献黄巢及家人首并姬妾,上御大玄楼受之。宣问姬妾:“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其居首者对曰:“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
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人争与之酒,其馀皆悲怖昏醉,居首者独不饮不泣,至于就刑,神色肃然。①
关于黄巢之乱,还有一首著名的长诗,即韦庄的《秦妇吟》。这首详细地描绘了黄巢之乱前后长安图景的叙事长诗,号称是唐代第一长诗,却不见于韦庄诗集。这首诗不见于韦庄集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一首诗太过于详细地讽刺了黄巢之乱时候皇权的懦弱与官军的腐败,因此不容于世。
《秦妇吟》并不是一首好读的诗。这不是说它的语言有多么的佶屈聱牙,或者文词有多么的生僻华丽,而是说作为一首叙事的长诗,它所讲述的那个故事太过于凄凉与悲怆,以至于千余年之后读诗的我也不忍卒读。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②
……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③
然而最令我感到可怖的并不是描绘了战乱中长安群像的诗歌,而是诗歌所描述的战乱中长安群像本身。倾国倾城的东邻女,懵懂天真的西邻女,昨日新纳的南邻女,匆匆掩妆的北邻女,当命运一夕变换的时候,她们根本无力去挣扎反抗。个体在翻转的国家局势之前是那样的微不足道,许多人都来不及惊诧、来不及呐喊,就被碾碎成了时代的飞灰。
然而在碾压之中侥幸活下来的人又如何了?看看《通鉴》之中被质问着“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的姬妾,回答“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的女子,明明朝廷也知道她们的无力与孱弱,却依旧将她们作为了迁怒的对象。“居首者独不饮不泣,至于就刑,神色肃然”,这个女子也应该为自己的无辜感到不平吧,她们有什么错呢?死的人茫然地死了,曾经苟活的人在战争后也死了,她们有什么过错呢?
今年的春节档有一部广受好评的战争片叫做《红海行动》,许多人观影之后,赞颂着军人的机智勇敢、记者的大义凛然,感叹着战争的可怕与和平的珍贵。
在一切没有到来的时候,每个人都一样平凡地作为个体生活着。我们都说人生而平等,可是又不得不承认,越是危机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就越是显现出来:在电影里面秘书长可以要求中国军方带走他的妻女,平民却只能被动地接受裁决,在废墟之中绝望地哀嚎;安史之乱、黄巢之乱的时候,皇帝带着亲信宠妃奔逃,大部分人茫然地就成为了叛军的刀下鬼,就算是侥幸在叛军地方留下了性命,却还要面对朝廷的怀疑和追责乃至污蔑。
那些被碾碎了的飞灰,在史书里自然留不下姓名,有的聚集起来成为数字,有的仅仅是匆匆的一笔,也许还有许许多多微末的飞灰,已经彻彻底底地消失在了书页之间。广武涧畔刘邦列数项羽罪状的第六条是“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项羽屠襄城,屠咸阳,屠齐,咸阳那一把三月不灭的大火,究竟有多少人丧生其中?
谁都不能知道了。有人跟我说,历史书不是这样看的。也有人跟我说,你这是理解偏了,你怎么会这样去看书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我看的时候依旧忍不住去想,看着那一个个的“屠”、“烧”、“戮”、“杀”,看着这些动词后面跟着的城的名字或者是统计的数字,我就忍不住去想,这是多少人啊,他们有怎么样的过去又想往着怎么样的未来,他们做错了什么?他们分明是无力反抗的一方啊。
也许说他们都没有过错,这也是并不确切的。有一句话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无辜。从秦汉自唐,每一次改朝换代追本溯源又何尝不是源自于尖锐的社会矛盾,来自于“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的拼死一搏,“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这些曾经的雕梁画栋、珠玑罗绮,可能便是一场又一场帝国的雪崩的来由。但是又怎么能这样去指责战乱里面的血与疮痍都是报应呢?!
我之前看到有人计算,说90年代生人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出生到十八岁成人唯一一代完全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我不曾正儿八经去考究这一结论的真假,只觉得若真是如此,那实在幸运。相较于之前许许多多代人,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是在无数先辈前人的荫蔽下成长,不曾经历过烽火狼烟的威胁,不曾感受过饥饿贫苦的折磨,我们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逐渐使我们成为活在当下的善忘的人。
我们被鼓励着成为精英,成为英雄,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我们也有着最好的资源、最平和的环境去发展个人的价值。我们被鼓励着往上看,往前看,被鼓励着去历史中寻找我们国家的荣光并复兴它。同时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向下看,向后看呢?
哪怕自己的观点被说是“何不食肉糜”也好,哪怕理解历史的时候因为没有相似的经历始终隔着一层也好,还是应该去想想那些历史的罅隙中平民的苦难,看看历史的车轮下来不及呐喊来不及挣扎的百姓的遗骸。我觉得,悲悯是一种崇高的情感,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更好地珍惜当下,更好地开创未来:
前人这样做,是对是错,对的话对在了哪里?错的话又错在了哪里?又应该怎样去避免我们重复这样的错误?
可能我看再多的诗歌,看再多的记载,都不能给我今日的难过与不平一个令我满意的答案。但如果一代又一代不断地有人为他们难过,为他们不平,尝试着去回答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就如愚公移山,“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我相信我们终能向时间、向历史、向我们这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过去与未来提交满意的答案。
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生年不满百》,开端的是两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于天地而言不过是须臾一瞬,那一瞬过后,多数人就那么灰飞烟灭,即是侥幸留下了什么,在又一个或两个瞬间之后也消失无踪迹。然而存在过的东西,它毕竟是存在过的。代代相传的薪火,也不会因为个体生命的终结而断裂。终有一些东西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更迭而改变,终有一些东西由一代又一代人上下求索。
注释:
①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312页。
②韦庄著,聂安福笺注:韦庄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16页。
③韦庄著,聂安福笺注:韦庄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