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及启示

2018-06-05 10:04陈晓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陈晓茹

摘 要 玛利亚· 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思想关注生命的自发活动,刺激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自然地发展,让每个儿童成长为他自己。本文主要阐述了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其实施条件,针对我国幼儿园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蒙台梭利 自由教育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512 文献标识码:A

蒙台梭利是20世纪前半期的著名教育家,她在总结了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当时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研究成果,结合自己观察儿童、研究儿童的发现,形成了革命性的儿童观念。从民国初年至今,我国很多学者对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许多幼儿园成立了蒙台梭利教学班,还出现了一些蒙台梭利幼儿园。一方面,我国在不断地学习、借鉴和实践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我国传播和推广的过程中也显现出了诸多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充分发挥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1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阐述

1.1教育目的

玛利亚·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1870年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地区,中学毕业后,她在罗马大学医学院学习,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院作临床助手,主要研究弱智儿童的教育。1901年,蒙台梭利到罗马大学深造,研究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1906年,蒙台梭利将改进和完善后的一整套教育方法,运用到正常儿童的实际学习中,在罗马的圣罗伦佐地区创办了“儿童之家”,并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创立并实践了“蒙台梭利教育法”,提出了全新的、獨到的儿童观,形成了蒙台梭利教育体系,而自由教育思想更是贯穿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体系的始终。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目的有两个,一是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二是通过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儿童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这两个目的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自由就是能够按照 自己的意志进行的行为,为达到“自由”需要三个条件:行为的主体、不受限制、想做或不 想做的事件。自由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生命的自发活动,刺激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生长规律自然地发展,让每个儿童成长为他自己。

1.2自由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蒙台梭利认为“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自由教育就是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儿童自然发展,激发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儿童选择自己想做的和要做的事情并坚持下去,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来调整和改变,带着兴趣去努力探索,靠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

蒙台梭利倡导的“自由”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自由,是有条件和限制的,“自由是平等地给予团体的每一个成员的,在‘集体利益优先的原则下,对违反共同规则、妨碍或干扰别人活动的儿童,则应限制他的自由。”自由并不是让儿童肆意活动,而是需要服从集体的利益,服从真理,而且要有益于儿童自身的发展。自由与纪律是紧密相连的,自由是纪律的基础,纪律通过自由得以建立。纪律教育的开展在初期比较困难,一旦儿童真正理解了纪律这一概念后,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按秩序做事情,使得行动趋于完美。享有自由的纪律建立之后,自然就会废除奖惩,因为儿童渴望得到的真正奖励是内在的,而外在的惩罚只会压制儿童的自发行为。教育应帮助儿童获得自由,只有真正独立才是自由的。

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智力的自由、行为的自由和人格的自由。

1.2.1智力的自由

儿童的发育与成长说明了“智力”的发育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极其关键的部分,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体现,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智力的发展,倡导通过自由的教育方法,提供自由的学习环境和适宜的学习材料,主要通过感官、阅读、书写、语言、算术等方面来发展儿童的智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等,培养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理解客观事物以及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感官方面的发展体现在感觉训练,主要包括一般感觉(触觉、热觉、重量感觉)、知觉、味觉、嗅觉、视觉、分辨声音、音乐教育、听觉敏感度等,通过提供给儿童适当的感觉材料,让儿童在自然的状态下,通过反复练习,锻炼儿童对于不同刺激的感知力。其次,在阅读和书写方面,主要由儿童按照顺序通过写作训练、视觉与写作结合训练、组词训练,以及阅读、朗读单词、阅读句子的游戏,激发儿童的兴趣,提高儿童的主动性,使儿童可以准确地发音、流利地写作。再次,语言训练是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自由环境中,感受言语的魅力,清晰地进行发音,能够顺利流畅地与对方交流,表达情感,建立友情,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最后,算术训练的方法包括用符号呈现数字、数字记忆训练、1-20的加减乘除法、十进制课程等,循序渐进,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培养儿童“数”的概念,增强儿童的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

1.2.2行为的自由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刚出生时不具备任何行为能力,几乎是瘫痪的,必须靠他自己的努力,学会走路、跑步以及像其他动物一样攀爬,获得人类应具有的能力,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所以她提倡激发儿童的主动性和自发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日常生活练习、体格训练、手工劳动等塑造其行为。

第一,日常生活练习包括对儿童依次进行清洁、秩序、体姿、会话四方面的基本练习,以及帮助儿童适应社会,学会照顾自己、照顾他人、照顾环境,突出培养了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协调性以及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第二,体格训练是为了促进儿童的行为自然发展和生理运动(如走路,呼吸,说话)发育进行的训练,包括体操(自由体操、教育体操、呼吸体操)和一般的肌肉训练,同时训练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鼓励儿童自己积极进行体验,如穿衣服、系衣扣、系鞋带、跳绳、踢球、搭积木等。第三,手工劳动训练的方法有陶工艺术,比如制作陶器、小型砖等,是儿童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在自由的活动操作中生产出对社会有用的产品,以增加世界的物质财富,培养儿童的社会行为。

1.2.3人格的自由

蒙台梭利主要通过纪律、性格、意志等方面来塑造儿童的人格,在主动发展的过程中,儿童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自身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等。第一,纪律对儿童的发展的意义非同一般。蒙台梭利认为当儿童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纪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自由的纪律才是最有效的纪律。自由的纪律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有非常精确的指导,使儿童在自由的基础上,成为一个守纪律的人,并在纪律的约束下,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 第二,儿童性格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儿童个人的一系列努力,其所做的努力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创造潜能和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障碍。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性格不是成年人教授出来的,成年人所能做的就是科学地进行教育,让儿童能够不受打扰和阻碍,并有效地完成这一过程。第三,意志在儿童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意志的外在表现体现在儿童的行动之中,儿童进行任何的行动,例如行走、奔跑、跳跃、阅读、写作、观察等,都被意志左右着。意志不仅导致行为的产生,还可以引导行为。这是一门能帮助儿童在不依赖别人意见的情况下形成自己决定的“学问”。

1.3自由教育思想的实施

自由教育思想的实施主要依赖于以下三个方面。

1.3.1“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在儿童出生以后是在成年人创设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这种环境不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儿童的成长环境相差太大,儿童在这样的成人世界中会产生困惑、恐慌,身心发展会受到阻碍。所以需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提供一种“有准备的环境”,这种环境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适合儿童的发展节奏和步调、儿童能够自由操作各种活动材料、对活动材料有所限制、有秩序、与成人环境有关联、安全、对儿童有美的吸引力。儿童在这种有准备的环境中可以自由操作各种活动材料,可以发自内心地主动发展、自然发展。

1.3.2“导师”

“我们的工作并不在于教育,而在于帮助婴儿在发展中塑造自己的思想”。“儿童所做的事,不管聪明、愚蠢的,还是可笑的,甚至与我们的意愿背道而驰(在不伤害他自己的情况下),我们都不应该去干涉,因为儿童应该去完成他心里所想的事”。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并不是由成人向儿童机械地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帮助儿童自然发展的过程,因此蒙台梭利把“儿童之家”的教师称为“导师”。在她看来,作为“导师”的教师,首先需要尊重儿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儿童,不能干涉儿童的自发表现;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运用观察法,细心地观察儿童,耐心地了解儿童,真实、准确地把握儿童的成长情况;最后,“导师”要认真完成教育任务,将教学内容物化为儿童可以操作的活动材料,鼓励、引导儿童积极地进行操作,促使儿童在实际的活动操作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让儿童成为活动中的“主体”,帮助儿童完成有益于其自身发展的活动。

1.3.3“工作”与“工作材料”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工作”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她对儿童的游戏和“工作”进行了区分,儿童的“游戏”是指儿童日常生活中的玩耍和使用普通玩具的活动,“工作”是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主动选择和操作活动材料,在过程中有所发现和发展的活动。蒙台梭利认为“工作”的重要作用在于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同时具有愉悦儿童身心的作用,所以要重视儿童的“工作”能力,充分尊重儿童的自由允许他们自由地选择教具和工作以及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工作速度的快慢。

由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依赖于发自内心地动手操作和学习,所以蒙台梭利认为也需要为儿童提供适合的“工作材料”。她特别指出作为儿童活动对象的“工作材料”和儿童的玩具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出发点是教育,尽管它也有娱乐作用,而后者的出发点是娱乐,尽管它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因此要为儿童提供适当的、可以满足儿童内在的发展需求、激发儿童兴趣与好奇心的“工作材料”,包括日常生活训练、感官训练、数学、语言、地理、历史、科学、艺术、烹饪等方面。

2我国幼儿园教育中蕴藏的危机

2.1缺乏真正的“有准备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幼儿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与发展。很多幼儿园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努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打着借鉴国外先进幼儿教育理念的旗号,吸引家长们的注意,迎合市场的需求,把“买来的环境”机械地搬进教室,进行高收费,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充分地利用所准备好的环境;除此之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长们越来越注重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投资,很多家长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非常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在“贵族式”幼儿园进行学习,但很多“贵族式”幼儿园只是环境优越,设施齐全,看上去很“阔”,但教育的功能未必发挥出来,教育理念未必先进,所以从实际意义来讲,并没有为儿童创设真正的“有准备的环境”。

2.2师资力量薄弱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其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发展。我国幼儿教育中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一方面,從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数量较少,因为很多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为了追求高收入和高回报,认为幼儿教师地位太低、薪资不高,太辛苦、太累,不愿在幼儿教育领域工作。另一方面,现有的师资水平不高,特别是在农村幼儿园,多数幼儿教师没有在师范学校进行专业学习,把幼儿园工作简单地看作照顾孩子,难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学。

2.3课程设置超载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很多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存在问题,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后,由于未能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幼儿园为迎合社会、家长的需要,在儿童的智力培养和兴趣培养方面,课程设置超载,比如开设了很多特长兴趣班,如珠心算班、英语班、书画班、钢琴班、舞蹈班、声乐班、计算机班等。过多的课程给儿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导致儿童自小就形成厌学的心理,不利于以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3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3.1提升蒙氏思想在国内幼儿园的适切性

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环境激活儿童潜能的内在能量,以此建构影响儿童发展的各个因素彼此之间的平衡关系,并在儿童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质,以此作为他未来的生活准备。我国幼儿园需要借鉴和推广蒙台梭利教育法,在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教具,包括儿童的日常生活训练、感官训练、数学、语言、地理、历史、科学、艺术、烹饪等方面,使教育内容生活化,贴近儿童的经验,满足不同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需求。教师不仅是环境的提供者,更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要充分地进行准备,为儿童提供自由的活动环境与活动材料,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循序渐进,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给予儿童自由、独立工作和活动的机会,使其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使用材料,使儿童的行为、智力和人格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真正发挥环境的积极作用。

3.2全面提高“导师”的素质

首先,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关于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和教育法的课程,尤其是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类高校,在培养幼儿教师的同时,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幼儿教师全面理解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更好地借鉴与运用。其次,幼儿园需要为幼儿教师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满足幼儿教师的不同需求,使幼儿教师能够整合周边的教育资源,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加强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理解,全面掌握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合理使用蒙台梭利教具等。最后,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要坚持扩充自己的知识,全方位学习和把握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教育法,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归纳和总结,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同时教师要有观察和发现的技能,观察每个儿童的发展情况,对不同儿童给予不同指导。

3.3提供给儿童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合理运用蒙台梭利教学法,将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真正融入到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儿童提供充分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自主操作的活动对象和活动媒介,促使儿童去努力实践、探索,把自己所看、所听、所想的一切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认识与判断,让儿童在自由的活动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强调儿童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儿童的主动发展。

參考文献

[1] 刘华.蒙台梭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科学教育法[M].霍力岩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4-5+7.

[3] 杨影.论自由教育视域下的蒙台梭利课程及其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4] (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M].祝东平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72+59+58.

[5] (意)蒙台梭利.发现孩子[M].胡纯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8.

[6] (意)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金晶,孔伟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22.

[7] (意)蒙台梭利.有吸引力的心灵[M].吴学颖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136.

[8] 霍力岩.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0(06).

[9] 王建平,郭亚新.蒙台梭利环境教育思想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理论建构[J].比较教育研究,2016(11).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