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春
酷热的八月,苗族人们迎来了他们最隆重的节日———赶秋节。
“苗族赶秋节”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名录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这盛大的节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摄影师、记者、艺术家纷纷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把宽敞的赶秋场挤得水泄不通。马路变成了弯弯曲曲的河床,流水一样的人群,还在源源不断地注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
火辣辣的烈日下,是闹腾的秋场。苗族巴代(祭祀、习俗及各种社会活动仪式的主持者)敲着大锣,吹着长号,举着苗幡,簇拥着五谷上神浩浩荡荡地走上祭坛,拉开了赶秋的序幕。
两百多面苗鼓擂响了,俊俏的苗族姑娘此刻变成了一群跃动的精灵,秋场四周围满了观众,四面的小山坡也站满了人。这边的拦门酒刚刚喝完,那边上刀梯的小伙子已经精彩亮相。接龙舞、都乐舞、柳巾舞,一波接一波轮番上场。秋场沸腾了,鞭炮声、锣鼓声、呐喊声、喝彩声,和着巴代们嘹亮的号角声,此时的苗乡到处是欢声笑语。
秋场的一角,却有着另一番景象。一头大水牛被牢牢地拴在涂满五色油彩的龙凤花柱上,牛头、牛角和尾巴分别被红色、白色的布条装饰起来。它像一个即将出场的演员,也像一位出征的壮士,它是今天椎牛祭的主角。
“椎牛”是流传于湘西苗族一带最隆重、最盛大的原始宗教祭祖祀典和还愿仪式。尽管“椎牛”习俗充满着血腥和迷信色彩,却因其饱含苗民对蚩尤祖先的敬重和解除重病、求福求子、消除灾祸的愿望而被苗族同胞代代传承,沿袭至今。清王朝在改土归流,乾嘉苗民起义之后,曾多次明令禁止苗区开展椎牛活动,但总是屡禁不止。苗族人民冒着违抗圣旨的风险,将这项原始而神秘的祭祀仪式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今天,我们才得以在湘西苗家的赶秋节上目睹这一盛况。
当很多古老的祭祀仪式在中国大地上慢慢消失不见时,椎牛祭祀和它背后承载的绮丽多彩的苗族文化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着我们,不得不说它是一个历史奇迹,是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它独有的民族特性和深厚的文化艺术价值,直至今天依旧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一场惊心动魄,纠结着爱与痛,夹杂着野性血腥与美好祈愿的祭祀,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庄严地上演。
一根根尖利的梭镖,刺穿厚厚的牛皮,刺进水牛鲜活滚烫的肉体,鲜血从伤口汩汩流出,溅满草地。水牛带着疼痛逃避,躲闪,狂奔……牛绳像一根命运的锁链,拴住了它逃跑的脚步,躲过了这一处刺杀,却又迎来了另一处等候多时的刺杀。
就这样,十来个手拿梭镖的苗族汉子,围着这头肩负祈福、还愿、消灾使命的水牛,一刺,两刺,直到水牛伤口喷血,生命耗尽,倒在了人们的脚下,完成了它神圣庄严的使命……
精彩的节目纷纷结束,赶秋节的帷幕徐徐降落。在巫师的祝颂声中,苗民们的母舅、妻舅、兄弟姐妹们领受牛肉、牛腿后各自散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乘着汽车扬着尘土而去。
烟尘带走了嘈杂和喧嚣,秋场一下子变得空荡寂静。一些身著苗族服饰,包裹着高高苗帕的本地人,扶老携幼、三五成群在秋场边的树林里静静地坐下来,深情地望着对面坡上大片大片的庄稼地。
秋天就要来临,稻子灌浆,玉米饱满,庄稼成熟,所有的果实都在阳光下闪着光,这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场景!远方吹来的山风,吹来了秋意的凉爽,也吹来丰收的讯息,烈日照耀下的苗家生活,那么安闲、自在。栖息在树阴下的人们和四周的大山一样安静,他们才是一群真正懂得赶秋的人。
(作者单位: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